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洞贯的结构

洞贯的结构

来源:暴趣科技网

洞贯的结构是:洞(左右结构)贯(上下结构)。

洞贯的结构是:洞(左右结构)贯(上下结构)。 简体是:洞贯。 注音是:ㄉㄨㄥˋㄍㄨㄢˋ。 拼音是:dòng guàn。 繁体是:洞貫。

关于洞贯的成语

花烛洞房  洞幽烛远  空空洞洞  通幽洞微  林寒洞肃  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洞洞灟灟  另有洞天  洞烛机先  

洞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穿透。引《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瑜之东渡,因与同行”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鲁肃﹞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清钱学纶《语新》卷上:“身被十八创,且以两手足合掌,用尖刃洞贯,索缚如豕。”⒉通晓,透彻了解。引《太平御览》卷二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岑晊字公孝,高才絶人,五经六艺,无不洞贯。”《朱子语类》卷一〇四:“今日看此一段,明日且更看此一段,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

二、词语解释

1.穿透。2.通晓,透彻了解。洞贯[dòngguàn]⒈穿透。⒉通晓,透彻了解。基础解释:穿透。通晓,透彻了解。

三、网络解释

洞贯洞贯,穿透。出自《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瑜之东渡,因与同行”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综合释义:穿透。《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瑜之东渡,因与同行”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鲁肃﹞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清钱学纶《语新》卷上:“身被十八创,且以两手足合掌,用尖刃洞贯,索缚如豕。”通晓,透彻了解。《太平御览》卷二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岑晊字公孝,高才絶人,五经六艺,无不洞贯。”《朱子语类》卷一○四:“今日看此一段,明日且更看此一段,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洞悉通贯,明白清楚。《朱子全书.卷六.学六.读书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网友释义:幽灵抗辩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针对检察官的有罪控告,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罪责而提出的难以查证的抗辩。汉语大词典:(1).穿透。《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瑜之东渡,因与同行”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鲁肃﹞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清钱学纶《语新》卷上:“身被十八创,且以两手足合掌,用尖刃洞贯,索缚如豕。”(2).通晓,透彻了解。《太平御览》卷二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岑晊字公孝,高才绝人,五经六艺,无不洞贯。”《朱子语类》卷一○四:“今日看此一段,明日且更看此一段,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国语辞典:洞悉通贯,明白清楚。洞贯[dòngguàn]⒈洞悉通贯,明白清楚。引《朱子全书·卷六·学六·读书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辞典修订版:洞悉通贯,明白清楚。《朱子全书.卷六.学六.读书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看来看去,直待无可看,方换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贯。」

关于洞贯的词语

乌洞洞  洞洞属属  暗洞洞  灰洞洞  洞贯  洞洞  空空洞洞  紧洞洞  洞洞惺惺  贯洞  

关于洞贯的造句

1、山的西麓,韶音洞贯穿南北,悠风习习,与皇泽湾的淙淙流水和洞口阵阵林涛,交织成韵,有如韶乐。  

关于洞贯的诗词

《清平乐·宿白鹿洞贯道溪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