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比较表(同性质比较)
项目时代背景国内国际领导者参加者明治维新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极端孤立。西方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戊戌变法清对外妥协退让,对内绞杀人民,守旧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脱离人民群众。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次改革比较(同时间比较)
以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中国洋务运动(1860—14)是不改变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技术,主要是军事。最主要的洋务活动是创办企业。学西方是清同意并得到支持的个人行为。中国学西方与中下层民众无关。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开始)全方位的学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等。是一次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启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要从根本着手。应涉及各个方面,几个企业无法救中国。个人的力量太小,改革需要大刀阔斧的改。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改革要从基层做起。行为。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争取民众的支持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改革比较一览表内容项目背景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闭关落后的国家,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政治、经注、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改革。为摆脱危机,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国家。1861年改革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留了大理封建残余,对外扩张,建立起跨亚、欧的大帝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威胁沙皇统治(内忧)。废除农奴制,解决农奴的土地问题(实际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问题)。为摆脱农奴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建立庞大的俄罗斯帝国。相同点性质结果局限性背景不同点内容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