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来源:暴趣科技网
XIANGCUN KEJI乡村科技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胡 静(绩溪县农水局,安徽 绩溪 245300)[摘 要]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养殖行业的重点项目,目前已经开始借助微生物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基于对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思路的明确,结合对目前较为完善微生物技术机理和技术形式的分析,本文探讨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水平。[关键词] 微生物;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饲料发酵技术[中图分类号] S9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106-2目前,开发出的微生物技术使用形式包括微生物发酵技术、水体净化技术、有益菌群体系的营造技术等。前两种技术形式较为成熟,菌群环境塑造技术仍处于大力研究状态。不同的技术使用方法、使用要求和作用效果之间存在差异性,要分门别类合理应用。1 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思路1.1 饲料发酵技术水产养殖动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要力保营养均衡,包括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传统的养殖饲料加工由于采用常规方法配置,饲料的发酵效果较差,鱼类、甲壳类水产品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较低。这类水产饲料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后,可以把多糖类物质、蛋白质分解为葡萄糖、果糖和氨基酸,降低了水产养殖生物吸收营养物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加快了动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了动物的营养储备量。另外,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类饲料原材料,提高各类饲料的品质,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所需投入的综合成本。1.2 水体净化技术水产养殖生物对于水体的要求较高,水体清澈是最基础的要求,同时要求水体的氧气含量、营养物质含量、有益菌群的密度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为例,若高出标准值,水体中的蓝藻易大规模生长,导致[1]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微生物投入到养殖池之后,一方面其在增殖过程中会消耗其中的营养物质,防止出现营养物质大量累积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包括蓝藻等单细胞生物,降低大范围污染问题的发生率。目前,经过多年研究,微生物技术中环境污染监测、污染物质消除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大大提高水体的净化程度。1.3 菌群环境塑造技术鱼类及甲壳类水生生物在养殖过程中都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而出现损伤,由于水体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种类较多及来源复杂,易含有一些对生物健康影响深远的菌群。针对该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向水体中加入抗生素,但是养殖后的生物体内易残留大量的抗生素,这与当前我国的食品质量管理要求不符。有益菌群环境塑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向养殖池中加入促进水生生物生长以及伤口感染防范的微生物,在其作用下可以加快水生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提高其疾病防范能力,既能保障食品安全,又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药品成本投入。2 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2.1 水体净化技术的应用2.1.1 污染来源分析。水产养殖用水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活水养殖,另一种是固定水体养殖,前者能塑造更为优质的水体环境,后者的养殖成本通常较低。无论对于哪种水体来源,都要优先分析水体中的污染来源,之后才可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水体净化水平。对于活水养殖,污染物的来源有2个:一个是水体的自然环境污染和工业污染,主要污染性物质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元素等;另一个是经过养殖池后的生物污染,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未被消耗饲料中的污染物质、生物排放废弃物等。其中,当前针对前项污染的研究较多,而后项污染的处理难度通常较低。对于固定水体养殖,污染物质的来源通常仅有生物污染,包括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生物废弃物、有害菌群等。2.1.2 微生物的投放。在当前的活水养殖过程中,除了特殊环境下会将养殖池建设在水流速度较高的区域,大部分水产养殖设施会建设在缓水区域,经检测后确定水体中的工业污染物指标符合要求时,可以在最上游区域定期投放生物污染处理的有机物,包括生物排放废弃物的分解菌群、高效表达酵母菌等,其可以清除出现的水体污染。当确定整个水域中的工业性污染物质超标时,不可在该区域建设养殖系统,原因并非是微生物无法处理污染物,而是处理难度过大。对于固定水养殖技术,饲养池底部会遗留大量的养殖生作者简介:胡静(1981—),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山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上)106 XIANGCUN KEJI 2020年2月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周旭东(滨海县五汛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滨海 224533)[摘 要] 对于畜牧养殖行业而言,饲料属于主要的投入成本之一。相关数据表明,饲料的投入可占畜牧养殖成本的70%以上,饲料安全关乎畜牧业相关产品的品质,可以影响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现阶段,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至饮食安全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影响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畜牧养殖安全。[关键词] 畜牧;饲料;安全[中图分类号] S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107-2饲料是畜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一旦饲料出现安全问题,一定会对畜牧养殖的相关产品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消费有问题的畜牧产品的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为了使畜牧养殖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提升养殖人员的畜牧养殖能力,针对畜牧养殖行业实施有效的饲料管理,并且总结日常畜牧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1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的影响因素1.1 畜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完善对于畜牧养殖企业而言,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定要使自己的经营模式及经营理念更加丰富。但是,目前部分畜牧养殖企业在对饲料进行选择时,为了节约成本,会首选价格低廉的饲料,这一选择为以后的畜牧产品品质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1.2 畜牧养殖中饲料有部分农药残留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饮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在大多数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都会出现用药过量的现象,这便会造成饲料中农药残留过高。使用农药的主要原因是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但会对我国的生态平[1]衡产生一定的破坏。而且大部分农药都会在作物中有物排泄废物和饲料,可以投入的微生物有特定的乳杆菌和枯草菌等,经过检测发现有机淤泥的含量下降1/3~1/2,水体中的硫化氢物质降低1/3,水生生物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2.2 饲料发酵技术的应用水产养殖要求定时定量向饲养区域投放饲料,为了降低养殖区域有机淤泥的生成量,可采用的方法包括缩短饲料中有机物的碳链长度,并做到均衡营养物质供给。其中,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在饲料的制备中发挥重要效用。首先,要根据投入的饲料类型和主要原料选用对应的微生物,如某饲料中含有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2种,则加入的发酵菌为酵母杆菌,提高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其次,要研究菌群繁殖中生成的副产物类型,如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会生成乳酸,当乳酸总量过多时会导致水体呈现弱酸性,不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所以,在实际的饲料配置和生产中,要合理控制微生物的加入量和原材料的发酵时间。最后,饲料的质量检测。一些情况下发酵过程会受到一些微生物的污染,如肉毒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本身及生成的副产物都会对养殖生物形成健康威胁,在饲料制作中要分析这类物质的含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2.3 菌群环境塑造技术的应用当前,菌群环境塑造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微生物繁殖特性和竞争关系的分析,制定了“三步塑造技术”:第一步是分析当前养殖地点的水质情况,研究数据包括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密度和类型、蓝藻等单细胞生物的密度、工业污染物质含量等,向养殖区域投放与蓝藻具有竞争关系的污染物处理微生物,降低污染物质总 [2]量;第二步是向其中加入乳杆菌及枯草菌,让其高效处理养殖池中沉积的有机淤泥;第三步是投放有益微生物,如鱼类的肠道微生物、青霉菌等,以营造保护性养殖环境。3 结语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目的包括水体净化、饲料的高水平处理和有益菌群环境的塑造。微生物技术的使用方法要根据养殖环境设定,在水体中的污染性物质消除并去除养殖池中的有机淤泥后,投放相应的有益微生物,可提高水生生物养殖水平。参考文献[1]赵帝,徐在言,吴山功,等.草鱼肠道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9(6):111-116.[2]郑梅清,冯鹏,姚灵丹,等.养殖水质原位自净微生物诱导及复合应用[J].生物资源,2019(5):411-418.XIANGCUN KEJI 2020年2月(上) 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