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C.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衡摩尔质量 D.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7.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用于验证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含有CO2
C. D.
用于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用于制备蒸馏水
8. 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9.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考点67】下列物质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①CH3(CH2)4CH3 ②CH3CH2CH===CH2
A.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由2个—CH3、2个—CH2—、1个—A.4种 B.5种 C.6种 D.9种
—和1个—Cl构成的有机分子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第 2 页,共 6 页
11.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其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乙醇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 mol·L-1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0.1 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13.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14.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乙溶液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A.SO3、H2SO4、H2SO3、H2S、S C.SO3、H2SO4、H2SO3、S、H2S
B.SO2、H2SO3、H2SO4、S、H2S D.SO2、H2SO3、H2SO4、H2S、S
2C(g) +D(g),
1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3mo1A和1mol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衡时,C 的浓度仍然为w mol·L-1的是
A.6molA +2molB B.1.5molA-0.5molB+1molC+0.5molD C.3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B+2molC+1molD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由水电离的 c(H+)=10-4 mol/L 的溶液,有可能是稀盐酸 B.pH相同的 NaOH 溶液和 Na2S 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者 pH 较大 C.pH=5 的 CH3COOH 溶液和 pH=5 的 NH4Cl 溶液中,c(H+)不相等 D.NH4Cl 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 Kw 均减小
达平衡时,测得C 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持容器中容积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
17.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放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5 80 2 230 1.9×10-5 平衡常数 5×104 Ni
第 3 页,共 6 页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则此时V(正)>V(逆) C.25℃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mol·L-1)3
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2 mol/L 18.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 △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1-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②中,反应物的键能大于生成物的键能
19.【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2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D.长石(KAlSi3O8)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
二、填空题
21.固体D是一种红色氧化物。
(1)混合气体A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溶液B中属于盐的溶质有 。 (2)白色沉淀C中加入盐酸的实验现象为 。 (3)固体D与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在200℃和a℃时,反应X(g)
4Y(g)+Z(g)中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 4 页,共 6 页
(1)200℃时5min内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200℃、8min时,Z的浓度为__________。 (3)200℃时,在__________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200℃、7min时,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5)从图中可以看出,a__________200(填“>”、“<”或“=”)。
23.硫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常用接触法制硫酸,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过程大致可 分为三个阶段: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的 SO2、SO3 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 SO2 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 加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50.00 mL,加热至 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 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1)由 1 组数据直接推测:1.81 g 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2)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求所用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24.
第 5 页,共 6 页
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法制备氯化亚铜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热至50℃,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②通入并调节氧气的量维持三颈瓶内压强不变。停止加热,反应继续进行,且越来越剧烈; ③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待气囊变瘪、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关闭K;
④将液体(含CuCl32-等)转移至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氯化亚铜粗品和滤液; ⑤氯化亚铜粗品经洗涤、烘干得氯化亚铜。 已知:Cu2+ + Cu + 6Cl-= CuCl32-
(1)①中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②中停止加热后,反应越来越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 (3)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 (4)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④所得滤液经浓缩后可返回至烧瓶继续使用,此时需向烧瓶内补充的物质有________。
(6) ⑤中粗品用蒸馏水洗涤时,表面会产生黄色固体CuOH。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白色固体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