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2014年3月
课程标准
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 1.前言
1.1课程性质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辅助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软件使用能力、GB标准下的绘图能力,并能将其熟练应用于工程制图。同时通过大量的绘图训练调高学生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目标
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识、绘图能力,具备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探究务实的职业精神和技术意识。
职业能力目标:
熟练使用Auto CAD软件的基本功能 能对Auto CAD软件进行简单自定义的设置 能熟练掌握读懂机械零件图和简单机械装备图 能、熟练地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备图 能具有一定的对图纸技术要求的分析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工作任务 号 模块 Auto CAD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 掌握Auto CAD的启动和退出 2、 了解CAD的工作界面 3、 掌握图形文件的新建、保存和调用 4、 掌握工具栏的加载 2
活动设计 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 参考课时 1 2
5、 熟悉鼠标的操作 1、 掌握点的输入方法 2、 掌握直线命令的使用 3、 掌握矩形命令的使用 基本绘图 4、 掌握圆命令的使用 5、 掌握取消、重做、删除、重画命令的使用 图形对象的编辑 1、 掌握图形对象的选择方法 2、 掌握图形对象的复制、移位方法 3、 掌握图形对象的修改、编辑的方法 4、 能使用对象匹配和对象特性管理器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点、线、圆、矩形的使用。 2 2 3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完成特定图形对象的编辑,掌握常用编辑方法。 完成规定图纸的图层、线型设置。 4 4 1、 掌握图层特性管理器的使用 图层、线2、 掌握线型管理器的使用 型和颜色 3、 了解对象特性工具栏 4、 了解对象追踪 1、 掌握图形的缩放、平移 2、 掌握对象捕捉、追踪的方法和作用 3、 掌握绘图单位设置 4、 掌握绘图界限设置 5、 能查询图形信息 6、 熟练蒸饺功能的快速开关 1、 掌握点的绘制 2、 掌握多边形的绘制 3、 掌握圆弧、椭圆、圆环的绘制 4、 掌握图案填充 1、 掌握文字样式的简历 2、 掌握DTEXT和MText的使用 3、 掌握DDEDIT的使用 4、 掌握DDMODIFY的使用 1、 掌握尺寸标注样式管理器的使用 2、 掌握线型尺寸标注的几种方法 3、 掌握半径、直径、角度的标注 4、 掌握引线标注 5、 掌握公差标注 6、 掌握编辑和更新尺寸标注 1、 掌握内部块定义 2、 掌握定义外部块 3、 掌握块插入的方法 4、 掌握内部块的编辑 5、 了解外部块的编辑 1、 了解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2、 了解识图与视口 3
4 5 绘图辅助方法 通过大量练习,对绘制的图形实施朔方和平移,利用对象扑捉和对象追踪功能快速、准确绘制图形等。 4 6 绘制二维图形 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点的设置和定数、定距点的插入,熟练绘制圆弧、椭圆、圆环、多边形,熟练使用图案填充。 通过练习,掌握文字的样式设置、输入、编辑。 10 7 文字 4 通过练习,掌握完成对规定图形的尺寸和公差标注 4 8 尺寸和公差标注 9 块的定义、插入与修改 布局与打印 通过练习,完成内部、外部块的定义和插入,完成内块的编辑 4 10 通过练习,会完成图样出图 2
3、 掌握打印对话框的使用 专业图绘制 全面回顾本课程知识内容 理解并运用一定的AutoCAD绘制接卸专业图纸技巧 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绘制能力 机动 总计课时 通过大量练习绘制轴类零件图和简单装备图,并出图。 11 30 2 72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指导,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标准为依据。
2、教材编写要以岗位任务引领,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任务”着手,通过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任务的设置应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所设计的“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的展开而设置的。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3、教材中凡涉及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应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 4、教材内容应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拓展,要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教材。
5、教材内容要以实践性内容为主。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教材顺理成章,浅入深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滚动式递进。
6、教材内容要渗透科学方和德育教育的内涵。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适应计算机辅助技术发展的需要。教材中有关专业技术的专用英文名词应提供中文注释。
4
4.2教学建议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目标要求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改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题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知道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4.3教学评价建议
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过程评价。它是对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态度和能力,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它是对学生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它是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辅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