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最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最新】

来源:暴趣科技网
Since I have chosen a far place, I will only take the wind and rain into consideratio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

2021年《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021年《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收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难点

认识常见的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各种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核心问题

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储蓄罐) 储蓄罐有什么作用?(存钱) 钱可以用来干什么?(买很多东西)

钱的作用真大,我们要爱护钱,不浪费钱。在我们国家,把钱叫做人民币。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看,这是商店出售的一种糖,这么多需要1元人民币,请你找出课前准备的人民币的学具中面额为1元的人民币。 你怎么知道这是1元的? 生:(硬币)写着1,单位是元

生:(纸币)这也是1元,上面写着“1”,还写着“壹圆”。 “壹圆”就是“一元”的大写

2、如果只买其中1颗糖,用1元买合适吗? 生:不合适,太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比元小的单位“角”。看一看你手中邮那些是用角作单位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x角的?它有什么特点?

3、这1颗糖的价格是1角。如果要买下所有的糖,但忘了带1元的人民币,只带了很多1角、5角的人民币,你有办法买下这些糖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生1: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

生2:1角+1角+1角+1角+1角+5角=10角 生3:5角+5角=10角

观察这些方法,1元和10角有什么关系? 生:1元=10角

4、买这支笔要2元,你也可以用多少角买?(20角) 买这个本子用了30角,也可以怎么买?(3元) 三、认识分

1、比元小的单位是角,还有比角更小的单位:分。

找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这几种人民币好像啊,你们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吗? 2、1个1分是1分 2个1分是2分 3个1分是3分 ……

10个1分是10分 10分就是? 生:1角 对1角=10分 四、应用新知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都能分得清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2021年《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 )角 5元6角=( )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 )角+( )角=( )元( )角 37角=( )角+( )角=( )元( )角 58角=( )元( )角 46角=( )元( )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进行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巩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