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
议
摘要:时代环境下小学班主任要把对学生的责任心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为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教班主任要不断的的积累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做好榜样。小学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也在无形中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有一颗爱的心灵才能不断传播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家长与班主任的密切联系与良好沟通,也会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小学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及表现,争做学生理想班主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良好习惯;责任心
新时代环境下,教育发展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吃过苦头,再加上父母的保护溺爱,让学生逐渐地不懂得感恩与回报,对于长辈老师的付出和社会的关怀都非常麻木,这种情况就使得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有些困难。在学校的管理和运行中,班级是一个细胞单位,因此小学班主任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班主任要极大化的发挥自己的责任心
小学班主任应该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里,时刻想到他们的安危与情况,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学生学科成绩的好坏与否,不仅仅在于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小学老师对于学生的责任心,同样的,班级的班风好坏与否,不仅仅看班主任的形象高低,最重要的是班主任是否把服务学生,把爱奉献给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核心。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小学班主任才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才能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
二、好习惯成就好班级
众所周知,良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的伟大一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小学班主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团结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集体中体会到温暖与爱。
例如,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勤于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从而避免细菌的滋生而影响班级同学的健康。与此同时要建立表扬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惩罚。当一个同学受到小学班主任的赞美,班上其他的同学也会非常羡慕,从而会激励他们表现得更好,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委婉的批评,告诉他们不讲卫生的后果,会把细菌传染给班上的其他学生,等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进行有利的表扬,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心里也会印象深刻,从而把好的习惯坚持下去。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能坚持好的习惯,整个班级就会有好的习惯,学生们互相影响与激励,就会是一个爱干净,、爱整洁的班级。小学班主任要一点一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性格的代名词,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三、构建合理可行的班规
任何一个集体都需要有规矩,规矩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因此要建立合理可行的班规。班规最重要的一步是要落实,一旦没有人执行它,班规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的督促与付出。而且班规的制定要合理化、简洁化,避免过于冗杂,否则起不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刚入学的同学可能还不懂得戴红领巾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小学班主任就要发挥作用了,班主任要提前通知同学带好红领巾,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学校也会派学生督导检查,这样更多种途径的对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然而还会有学生不戴红领巾,小学班主任就应该在全班同学都在的情况下,说明不带红领巾会为班级的考勤扣分。这样一来,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增强,就都会把红领巾佩戴好,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展开。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在相关规则的面前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班规也得到了巩固,学生也会逐渐对自己严格要求,班级内就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鼓励后进生
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后进生多半为调皮的学生,实际上他们都心地非常善良,只是表达自己用错了方式,此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合理的教育,否则会影响班级的风气。
例如,当一个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来向班主任问自己不懂得问题,班主任要细心地为他讲解,并在日常教学中多表扬他做的好的方面,学习上鼓励他突破难点,不断进步,这样他就会收获信心,会保持对学习钻研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后进生,带领他们一起进步。班级中的后进生都能够努力向上,班级的氛围和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
五、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一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榜样,对每一位学生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和感化,不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创新与开拓,不断播撒爱与希望,不断为学生的成长,鞠躬尽瘁,争做学生心目中充满爱的理想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杨茜.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2]钟红.定位整合设计——在“一班一品”活动中探索班级文化建设之策略[J].中国德育,2011.
[3]曹凤芹,王万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问题探析[J].中国教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