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机床电气控制》的教学效果
《机床电气控制》是技工院校电气类及机加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具有专业课的性质,对专业的其它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其课程特点:一是理论系统性强,前后连贯紧密,教学目标明确;二是实践性强,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相联系,是理论教学直观有效的反馈评价途径,易于对教学进行矫正和检测。
技工院校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级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对理论内容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重在强化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多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机床电气控制》这门课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电气控制电路中常用低压电器,第二部分讲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第三部分讲直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第四部分讲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技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制定计划时对教学顺序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发挥智力潜能80%以上,而做他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则只能发挥智力的20%左右。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1. 重视上好“绪论”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机床电气控制》“绪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中电机及拖动的应用案例展开教学。
2. 加强直观教学
《机床电气控制》课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教学中加强了直观教学,采用实物、现场演示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
3.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基本控制线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线路工作过程中的动态效果,既可
以帮助学生理解线路原理,又将枯燥的线路分析变得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三、创新方法
教学与实践经验表明,长时间的理论教学对基础较差的技校学生是不适宜的,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笔者在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机床电气控制》课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先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钻研教材,解决好知识重点难点
对于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非常重视,要清楚学生学习难在何处。要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变为教学中的重点活动,并在实际教学中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绪反映,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技校学生大多对理论的接受力差而喜欢“动手”,教师应抓住这个突破点,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引导他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教学中,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因为多数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些理论知识,学不好还会影响他们学习本课程的信心。教师要开动脑筋,尽可能为学生组织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及时通过习题课消化和巩固新知识
习题课是《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练习具有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始终一贯认真学习的优良品质。所以,教师在补充一定量的理论知识后要及时上习题课。教师要按照每段练习应起的作用,精心设计、选择练习题或练习项目,避免盲目的练习,增加学生负担。练习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练习到综合性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还要注意练习质量,以能达到教学目的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