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参考本)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参考本)

来源:暴趣科技网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参考本)

东莞市**电子有限公司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次: A-1

发行日期:2011-10-10

责任部门签署

制修订技术部

审核管理者代表

批准总经理

东莞市**电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2/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次修订单编号修订日期修订原因页次修订内容

A-0 A-1 --------- 2011.2.25

2011.10.10

首次发行

1.部门设置变更 2.优化流程

1.调整责任部门

2.优化流程及表单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3/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设计和开发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及记录管理等工作,使设计和开发达到预期的目的,特拟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合本公司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 权责

3.1业务部

3.1.1 负责同客户沟通及顾客对产品要求信息的取得;

3.1.2 新产品设计开发需求的提出;

3.1.3 新产品设计开发、客户端文件和资料的提供;

3.1.4 产品确认阶段,送样予客户承认并追踪确认问题及结果。

3.2技术部设计课

3.2.1 负责产品和模具图纸设计工作。

3.2.2 负责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策划,主导评审、验证及出样的最终判定。

3.2.3 制作相应技术文件,标准。

3.2.4依设计和开发策划做好各阶段的接口管理工作,以期各阶段及各部门间工作顺利延续,

依期完成设计和开发工作。

3.3 技术部生技课

3.3.1 负责产品试样,试产所需夹治检具设计,制作。

3.3.2 协助新产品样品试做。

3.3.3 负责试产过程跟进,问题点汇总。

3.4 技术部工模课: 负责模具制作,维修,修改及试模确认。

3.5 采购课:负责外发加工及物料的采购与进度跟进。

3.6 PMC:负责试产物料之备料及试产,量产计划之排期。

3.7 注塑课,冲压课:负责零件试模,试产,打样,模具报修。

3.8 制造课:负责产品组装及人员安排。

3.9品质部:负责产品性能检验测试。

3.10 文控:负责相关工程资料新版发行,旧版回收。

4. 定义:

4.1 设计:参考相关资料,样品或概念,将产品的计划,设想,通过电脑软件转化为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4.2 开发:实现设计结果,使之形成实物产品的过程。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4/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4.4 验证:通过客观的测量,测试,分析,对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认定过程和结果,对产品进行耐久性测

试以确认产品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4.5 试模:模具制作或修改完成后,试产前所进行的测试注塑/冲压过程,以确认模具制作,修改,维修是否达

到预期要求。

4.6 试产:产品在正式生产之前,为验证产品或模治具等是否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小批量试生产过程。

5. 流程

5.1 设计和开发流程图(附件一)

5.2 设计和开发变更流程图(见《工程变更作业程序》)

6. 运作程序

6.1开发立项评审,策划

6.1.1业务部将有关客户开发新品意向填写《开发任务书》及相应附加资料、样品等

交设计课。业务部应于《开发任务书》上载明如下信息:客户开发性质,开发参考资料,客户要求,订单预估情况等。

6.1.2设计课接到《开发任务书》,样品等相关资料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立项评审,将评审结果记录于《开发任务书》上。评审内容包括:环保要求,规格要求,我司模治具开发能力,开发费用,产品成本,开发周期等。设计课评审完成后将《开发任务书》交由技术部和业务部最高主管会签意见,由总经理批准是否立项成立。若立项否决,则取消此案,若立项成立,则由设计课立案开发。

6.1.3 设计课主管确定设计担当工程师,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制定《产品开发计划表》,根据产品特点、复杂程度、本公司的特点和经验(如行业惯例)等因素,明确划分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阶段。同时应规定各阶段中的每项活动的内容、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并经相关部门会签确认及相应上层主管批准后生效。

6.1.3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由于产品目标、资源等可能发生变化,设计课应在相关部门或会议讨论确认后更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并须重新会签及批准后生效。

6.1.4设计和开发的接口管理

A.设计和开发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工作小组之间,也可能涉及到公司外部之间的工作衔接。

B.公司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及工作小组之间的信息沟通,由设计课设计担当工程师统筹协调解决,必要时,可经由上级主管进行协调解决。

C.有同外部客户之间的联系及信息传递时,若为重要信息,由设计课以《内部联络单》或电子邮件等形式书面知会业务部,由业务部同客户沟通后书面回复设计课;必要时,可由设计担当工程师或设计课主管直接与客户沟通确认,简单次要问题沟通可通过口头形式直接传达。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5/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6.2设计输入及评审

6.2.1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

A.产品开发任务书;

B.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C.客户提供技术资料及参考样品;

D.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过去类似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予以充分借鉴。

其中,如果是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而有效的有关设计要求和信息,适用时,也应作为设计输入所考

虑的内容;

E.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

F.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它要求。

6.2.2设计评审

6.2.2.1.开发对象为本公司原有产品上新增互换等较小的变更,或结构极为简单的产品或零件,在设计

课初步评审中确认可直接开发的,可无需再作评审,设计课主管确认后直接进行下步动作;对

于全新产品,全新结构,涉及新材料新结构应用,有必要由相关部门评审的,须进行设计评审。

6.2.2.1.评审内容

A.必须对所有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重点在于确认设计的充分性、适宜性、准确性、

明确化、协调矛盾以及无遗留问题。

B. 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原理采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C.设计和开发合理性、工艺性、经济性与可靠性。

6.2.2.2.评审方式

由设计课主管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评审方式为:传阅会签评审或会议评审,并在《设计评

审记录表》上注明。

6.2.2.3.评审人员

评审人员一般为技术部相关人员参加,若有其它部门参加必要时,由技术部项目工程师确定并通知

其参加。

6.2.2.4.评审准备与评审记录

A. 评审所需文件和资料由项目工程师准备。

B. 评审结果记录于《设计评审记录表》上,并经评审人员会签及呈上层主管批示后生效。

6.2.2.5. 评审问题的识别及解决措施

对评审识别出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需记录于《设计评审记录表》上,若有涉及到相关附件文件并随

后保存。经评审后若需对设计进行较大修改,必要时须重新评审。

6.3设计输出

东莞市**电子有限公司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6/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6.3.1产品设计

设计担当工程师依设计评审确认的方案进行产品结构、外形、零件结构等设计。

6.3.2零件图,成品图输出

设计担当工程师完成结构设计,输出相应零件图和成品图,由设计课主管审核,确认OK后,提出《开模申请单》交技术部最高主管批核后,加盖“供开模使用”印章,提供给模具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且提供一份给生技课进行夹治检具设计。有需要外调的部件,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图纸及相关要求转给采购寻样。

6.3.3 模具设计

模具工程师依设计担当工程师提供之开模零件图进行五金模及塑胶模具设计,模具图经设计课主管审核OK后,填写《模/夹/治具制作通知单》,连同模具图下发工模课。

6.3.4其他资料输出:

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开模零件图交模具工程师设计模具之后,再进行其他工程资料的编写,如《物料配套清单》,包装图,QC工程图,规格书,测量测试记录表单等相关工程

资料。

6.5模夹治检具制作

6.5.1模具制作

工模课收到模具图后开始依计划日期及图面进行模具制作。模具制作完成后模具部门进行试模。在模

具制作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可与模具工程师,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沟通,必要时可变更产品或模具

设计方案。新开发产品模具在首次试模时,模具工程师到现场跟进模具试模情况。试模结束后工模课将试模样品(包含水口,料带)连同《零部件检验报告》交模具工程师进行相关检验确认。

6.5.2 夹、治、检具,SOP制作

A.生技课收到设计担当工程师提供的图面后,生技课主管指定一名生技工程师(PE工程师)负责此案,

生技工程师依计划日期进行生产辅助治具,检具设计,制作。检具包含电性检测治具,寿命测试夹具,模拟PCB板等。

B.生技工程师根据产品特点评估产品组装过程,编制初步装配作业指导书(SOP)。必要时与设计担当工程

师进行信息沟通,协同进行。

6.6设计和开发验证

6.6.1零部件的确认:试模后零件经模具工程师初步确认无异常,转交设计担当工程师确认,项目工程师负

责对零件进行尺寸,外观,环保,实配等各方面的确认,对零部件的确认结果记录于《零部件检验报告》中,如有异常,反馈给模具工程师,模具工程师通知工模课修改后重新试模送样。设计担当工程师经确认须对零件进行更改时,开立《模具修改通知单》及更新后的零件图给模具工程师实施变更。零部件送样数量:塑胶件送6模以上,五金件送100pcs-200pcs,零件需求数量大于前述数量时,设计课需提前通知。零部件测量数量:塑胶件取一整模穴,五金件随机抽取5pcs。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7/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保资料,承认书等资料。外购件送样数量至少50PCS以上,数量有要求时,须提前知会采购,较为贵重部件,可适当减少数量。

6.6.3 成品样品测试/试验: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进行尺寸,外观,功能等各方面的确认,

部分项目可委托品质部进行测量测试,本公司测试不了的,可申请委外测试。测量测试后须出据相应测量测试报告。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样品试装及试做送客户样品时,生技担当工程师需调试好相应夹治检具,并协同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样品制作。

6.6.4产品试产

A.样品经测量检测OK后,设计担当工程师将相关测量测试报告及样品汇总,交设计课主管确认OK后,

设计担当工程师通知相关部门召开试产前会议,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和生技担当工程师共同主导,介绍产品开发过程,产品特点,试产注意事项等。试产前会议参加人员一般为技术部相关人员,生产部,品质部,PMC,业务部,总经理等。

B.试产前会议结束后设计担当工程师开出《试产通知及反馈单》经技术部最高主管批准后通知试产。

C.PMC接获《试产通知及反馈单》后,依据设计课所发BOM进行备料,并安排试产时间排期。

D制造课依PMC通知领取试产所需零部件材料,安排好试产人员,生技工程师调试好试产所需夹治检具,临时性SOP等。

E.试产材料和人员就位后,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和生技担当工程师指导试产人员试产过程。试产过程中,

品质部需指派人员跟进。

F.品质部安排人员对试产产品进行检验,分类统计好不良数量,保留好不良样品,试产结束后将不良样

品及各种不良统计数量转交给生技担当工程师。

G.产品试产完成后,相关部门将试产情况记录于《试产通知及反馈单》上提供给生技课。生技担当工程

师将不良问题点汇总记录于《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并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发给相关责任单位,

相关责任单位收到信息后最迟一周内回复问题改善对策。

H.生技担当工程师主持召开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如下问题:

a)产品作业流程是否合理;

b)产品问题点改善效果确认;

c)产品品质隐患及对策;

d)最终结果判定试产通过与否,是否还需再次试产。

I.生技担当工程师整理《试产通知及反馈单》及《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交由生技课,设计课会签,

送技术部最高主管裁决最终试产结果。《试产通知及反馈单》及《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签核后,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8/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原件由设计课存档,由设计课复印分发相关部门, 《试产通知及反馈单》分发生技课,PMC,品质部,生产部,《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分发生技课,品质部,生产部。

J. 试产结果判定合格通过,则此次试产结束,可进入正式量产阶段;

若试产中存在一些较小问题点,非产品结构及材料因素造成的轻微且可避免之不良,经试产总结会议确认可无须再试产的,可在生产过程中持续改善;

若试产存在的问题必须经改善后再次验证的,则经改善后重新依试产流程进行试产。

6.6.5 验证记录

样品测试/试验确认OK后,同时将样品测试及试验产生的各项数据记录在《样品检验报告》及相应测试报告上,由设计课存档。

6.7 设计和开发确认

6.7.1 确认的内容

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规定使用要求或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客户要求,行业惯例标准等)。

6.7.2 确认的方式

A. 送客户测试/使用

a)经品管、工程确认OK的样品,由业务部负责连同承认书送客户承认。

b)业务部负责跟进客户测试使用及承认结果。

B.本公司自行开发的产品模拟客户使用条件进行确认。

6.7.3 确认人员:外部确认由业务部送客户确认,并负责联络追踪客户确认结果;内部确认由设计担当工程

师及品质部相关人员。

6.7.4 确认问题的识别及解决措施:对确认识别出的问题需记录在相应记录上,并书面通知技术部,由技术

部针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及拟出改进措施。

6.8 开发结案

产品经客户确认OK,试产OK后,技术部将相关工程图,技术资料正式发行受控,开发过程结案,可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6.8 设计变更

试产完成后,经检讨有变更需要时,由变更需求部门提出《工程变更申请单》,由技

术部审核后实行变更,其操作流程参见《工程变更作业程序》。

7. 参考文件

7.1 文件控制程序

7.2 质量/环境记录控制程序

制订部门技术部页次:9/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7.3工程变更作业程序

8. 使用表单及附件

8.1 设计和开发流程图(附件一)

8.2表单

序号表单名称表单编号保管部门保存期限

1 产品开发任务书技术部2年

2 产品开发计划表技术部2年

3 设计评审记录表技术部2年

4 模/夹/治具制作通知单技术部1年

5 零部件检验报告技术部2年

6 试产通知及反馈单技术部2年

7 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技术部2年

8 样品检验报告技术部2年

9 开模申请单技术部2年

10 模具修改通知单技术部2年

制订部门 技术部

页次:10/10 版本/次:A-1

文件名称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流程图

责任部门 作业流程

相关文件/表单,记录

产品设计输入

设计评审

设计资料输出

模具/夹治具制作

业务部

技术部设计课,

生技课,工模课 业务部,品管部 采购课

技术部生技课 技术部工模课

品质部

技术部 文控中心

产品开发任务书 产品开发计划表 试产通知及反馈单

更改管理

技术部设计课

品管部

技术部设计课,生技课 品管部,PMC ,生产部 开模申请单

相关图纸

模/夹/治具制作通知单

技术部设计课

技术部工模课 技术部生技课

设计评审记录表

NG

NG

产品开发任务书 产品开发计划表

试产验证检讨

设计和开发立项初评.策划

结案

业务部

技术部设计课

设计和开发

提出

NG

技术部设计课 试模样品确认

零部件检验报告

相关测试报告

试 产

修模或设变

工程资料发行

技术部设计课,生技课 品管部,生产部

试产通知及反馈单 产品试产问题点检讨表

样品检验报告 相关测试报告

成品样品确认

零件图,成品图,包装图

QC 工程图,SOP 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