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曲靖学前特岗教师试题模拟二

2019年曲靖学前特岗教师试题模拟二

来源:暴趣科技网
2019年曲靖学前特岗教师试题模拟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是( )。 A.形容词 B.副词 C.代词 D.动词

2、吃过巧克力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知觉的适应 D.知觉的对比

3、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4、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时问道:“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呀?”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引发幼儿的(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幻想 D.再造想象

5、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6、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是指( )。 A一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7、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两极分化 B.不合群 C.胆小 D.自私

8、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调节策略 B.监控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9、幼儿的学习是以( )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直接经验 B.动手操作 C.直接感知 D.亲身体验 10、《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 )。

A.师德 B.专业理念和师德 C.专业理念 D.自身素养 11、《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 )的机构。” A.保育和教育 B.教育和游戏 C.教育和养育 D.学习和活动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法聘任校长的部门是( )。 A.省级 B.县级

C.省级教育行政部 D.县级教育行政部 13、( )是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凭借想象、构思出新故事情节的活动。 A.创造性讲述 B.情景表演 C.看图 D.识物 14、( )是思维的“体操”。 A.数学 B.艺术

1

C.科学 D.语言

15、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属于自主性教育中( )的基本内容。 A.生活方面 B.动作方面

C.关注环境方面 D.待人接物方面

二、填空题

1、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_______,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脏功能,但运动量要____.

2、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幼儿周围的资源,对0~6岁儿童施以 、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3、康有为在 第一次提出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4、一个小朋友玩飞盘出了一身汗,教师不顾他满身的汗水,手把手地纠正他扔飞盘的动作,教师的行为违背了学前教育特殊原则的 原则。

5、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 的原则,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6、学前教育是指从 到六岁儿童的教育。

7、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_ 和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 和 ,以_ _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8、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 和 的机构。

9、幼儿园_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10、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有 、 、 。

三、判断题

1、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 2、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 )

3、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情绪易变性的表现。( ) 4、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 )

5、幼儿园不仅要重视幼儿身体健康,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 6、“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调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主要是终身学习。( ) 7、教师违法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 9、幼儿园应该向家长公开食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 ) 10、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 )

四、简答题

1、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阶段。 2、简答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要求。

3、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应采取哪些综合性预防措施? 4、如何发挥家庭、幼儿园各自优势,构建家园互动平台?

五、论述题

1、良好同伴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你对帮助班级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有何策略?

2

一、单项选择题

1、【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儿童最早掌握的词汇是名词和动词。 2、【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感觉的对比现象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吃过巧克力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是感觉中的味觉产生了对比形成的。 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活动是对漂亮玩具的指向和集中,因此,心理现象为注意。 4、【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5、【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6、【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 7、【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即特好和特差。 8、【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9、【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1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 11、【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2、【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故正确选项为D。 1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创造性讲述是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凭借想象,构思出新故事情节的活动。A项符合题干的表述。 14、【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发展。 15、【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包括儿童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清扫教室、擦桌椅,浇花、除草等。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快;适度 2、【育萃专家解析】有目的 3、【育萃专家解析】《大同书》 4、【育萃专家解析】保教结合 5、【育萃专家解析】保育和教育相结合

3

6、【育萃专家解析】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7、【育萃专家解析】人格;权利;规律;特点;游戏;个别差异 8、【育萃专家解析】保育;教育 9、【育萃专家解析】保育和教育 10、【育萃专家解析】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看到图画书中的坏人,因厌恶而将其枢掉,这种心理现象是道德感。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 5、【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理健康。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题目所引古文意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困难,认识困难后通过自强和学习完善自我,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中的终身学习。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师违法行为是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8、【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三章学前教育指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让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四、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 (1)涂鸦期

在1岁半左右,儿童开始用笔在纸上涂画,所画的东西纯属涂鸦,在画面上只是一些杂乱的线条,这类线条被称为涂鸦线。画涂鸦线的时候被称为涂鸦期,它可能要持续到3~4岁。

(2)象征期

象征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发生于学前初期。大约在3岁左右,幼儿开始产生表现的意图,能用所掌握的图形和线条将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由于这时幼儿使用形状有限,类似的形状在每个幼儿的不同作品中可能代表着极不相同的事物。 (3)概念画期

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但是该阶段的儿童常以程式化的图形表现物象,缺乏写实性,形象不完整,喜欢用固定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画作比较概念化。 2、【育萃专家解析】

(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3)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保护幼儿声带;

(5)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3、【育萃专家解析】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

传染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患儿、早隔离患儿,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经常性预防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空气新鲜、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是对传染病患儿所在班级的环境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提高儿童杭感染的能力;坚持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合理营养,增强儿童体质。 4、【育萃专家解析】

构建家园互助平台,我们应该利用家庭和幼儿园以下优势:

(1)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第一位老师,而幼儿园能够运用集体环境推动幼儿的社会性、情绪和道德发展,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2)在构建家园的互助平台时,要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态度,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的互补作用和各自优势。

(3)要注重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4)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平台,如个别指导、集体形式和其他形式的指导等。

五、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1)影响因素: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幼儿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 ②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幼儿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③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幼儿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 (2)策略:

①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在生活中,教师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译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 ②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③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教师重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注意娇正行为。用移请训练、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谦让、助人、抚慰等。

5

④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着现实生活,对教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

⑤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