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辨认的人有哪些解释

《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辨认的人有哪些解释

来源:暴趣科技网
No decision is made until there is no disagreement.精品模板 助您成功(页眉可删)

《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辨认

的人有哪些解释

导读:我国的民法是为了解决民间的民事案件进行设立的法律,我国的相关未成年人和不能够对事物辨认的人,在我国的法律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解释和介绍。下面就《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的人有哪些解释,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我国的民法是为了解决民间的民事案件进行设立的法律,我国的相关未成年人和不能够对事物辨认的人,在我国的法律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解释和介绍。下面就《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的人有哪些解释,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一、民法总则怎么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提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可以作为其近亲属向提出认定申请,其他与该公民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向提出申请。

申请程序。申请认定时除了应当提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即需要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能证明双方关系的资料外,还需填写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被申请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如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或因处于植物人状态无意识等。

二、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人?

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或者智力状况确定的,一种从年龄上推断公民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近期的会议中提出了将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最低年龄降为8岁。年3月15日审议通过的最新《民法通则》中已经明确规定,将我国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调整为八周岁,因此规定8~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另一种是因为患有精神病而导致的意思能力受。

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不是行为能力人,因为即使其身体有缺陷,并不影响其正常的思维意识,除非其年龄在8~18周岁或者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第十三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种: 1、八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中十六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主要是指间歇性精神病人。其中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其精神状况正常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或者智力状况确定的,一种从年龄上推断公民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规定8~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另一种是因为患有精神病而导致的意思能力受。

相关的未成年人和一些特殊的人群不能够对一些事务进行辨认,我国的法律对这类人的身体和法律都加以保护。需要监护人进行相应的监护责任,还应对其法律进行相应的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