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来源:暴趣科技网


(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计算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门票总收入约12530000元。各景点售票情况如下表。

景点名称 桃花峪 天外村 红门 天烛峰

票价(元/人) 80 80 60 60

人数 20840 71030 72860 13480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

我的问题是:

我是这样解答的:

学习目标:

1、认识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及功能

2、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

1、展示交流:

预设:(1)桃花峪一共收入多少元?××××

20840×80=

(2)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多少元?

12530000÷7= (元)

(3)“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

20840+71030+72860+13480= (人)

(4)……

2、师:计算太难了!能不能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计算呢?

3、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4、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5、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器的有关知识,那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器尝试着计算一下呢?

(1)挑选几道题:12530000÷7=

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四、达标测试

1、(1)计算P5的第1题。

(2)师生第二次竞赛:

第一组:左边的五个题

第二组:右边的5个题

2、简单应用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如果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

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41×6=246

441×6=26

4441×6=266

44441×6=2666

(2)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

(3)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26666

4444441×6=266666

44444441×6=2666666

(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5) 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6)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交流)

3、用计算器算出泰山门票的总收入是否是12530000元。

五、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计算器(2)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2、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

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

活动一:

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计算器了,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越性?(生答)

师:我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你信吗?

活动二:

出示:99998×15,9999×19,9999×12、、、、、、你们用计算器,老师口算,咱们比比看。你想知道其中的诀窍吗?如果学会了你也会算得比计算机还快。

请你用计算器完成42页的算式,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9999×11=1099

9999×12=119988

9999×13=129987

9999×14=139986

师: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根据规律,你能不用计算器计算出9999×15的得数吗?你还能计算9999×19吗?你是根据什么算得?

师:现在谁知道刚才我们比赛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是赢吗?

师:是呀,有很多的题目计算结果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注意寻找规律,就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下面我们亲自来试试好吗?

四、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第4题,用计算器计算,完成,班级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第5题,拓展练习:第6题,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回文数。

自主练习第8题,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并用下面的数 按照你发现的规律试一试,验证你的发现

29、85、68、13、69、758.

五、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我学会了吗?(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教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本单元知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五、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出示课本第7页,说说看到了什么?

说说与所学本单元有什么联系?

体会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小组互助

1、完成第7页的1题

2、完成第2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交流提升:

第一题通过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什么规律?

让学生分析第二题的解题方法

四、达标测试:

配套练习册第二页的1、2、3、5题

五、总结拓宽: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