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来源:暴趣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3期 继续教育研究 ji XUjiao yu yanjiu 77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陈 克 (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科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本文从素质教育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企业多层次、多渠道、 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研究 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要求 国家的国民整体素质要有极大的提高。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大,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江总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随着我国加人wTO的成功,我国经济已经纳 入国际经济的轨道,面对着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我国 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一批既懂工 程技术、又懂工程管理;既懂法律法规、又懂外语;既具 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适 应现代企业进人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驾驭现代 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目前,国际经济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和全球 化。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应该充分利用国 际分工、国际贸易,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 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现代企业作为生产要素的 结合点,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分工的承担者以及市场的 参与者,其生产要素是国际性的、产品生产是国际性 的、分工和市场也是国际性的。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必 然要求大批的具有科技实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设计出 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高等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 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重视社会化教育, 即同化性教育,基本上是采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 造”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培养出 来的学生创新能力普遍差,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学生个 性的发展,影响了优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学科建 设上“近亲繁殖”,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也严重地阻碍 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导致学科建设上的不成熟, 难以形成学科建设上的新理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后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 的传播,必然导致教育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转变 向学生单纯传授课程知识的观念,树立融知识传授、能 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观念,确立与适应 WTO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结合 的德育观念。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开设了 具有广阔空间的任选课程,例如:美学、心理学、法律、 艺术作品欣赏、文学欣赏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 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 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每个 人都面临着无数信息的选择。一方面,人们必须依赖 大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又必须在无限的信息 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生活、工作或发展的信息。这就 要求人们具有识别、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 信息的有效利用。因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 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 分拣、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 人。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进行大胆改革,将完全由教 师讲授逐步转向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詹姆斯教学法”进行专业 课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加深对专业 课的理解。案例教学法是由哈佛商学院首创的管理教 学方法。这种方法贴近实践,是管理理论与经验的有 效融合,它利用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和实践模拟法等 手段,使学生们设身处地地思考管理问题,并调动自身 的所有知识和潜能来解决问题,缩短了管理教学与实 际商战的距离,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了适应未来工作 必要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通过强化现场 实习、专题录像讨论、计算机模拟管理等教学环节、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提倡鼓励学生大 胆怀疑、设想、批判,找出自己的答案,通过检索对问题 的回答和阐述,鼓励学生自己做进一步探讨,找到自己 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正 在进行教学改革,主要表现为:转向更为应用性的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8 继续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 识、开发更加综合性的课程、引进更多技能性的成果, 同时积极地试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从利用计 算机辅助教学到实地实践学习。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保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将向世界 全方位开放,我国企业不仅要同国内的企业竞争,而且 要同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企业的发展、竞争 的压力,需要大批既懂业务、技术,又懂管理;既懂外 贸、法律,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教 育,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目标,本科生基本上 是从校门到校门,连打工的时间都很少,对企业几乎没 有了解和认识,因此,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 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保证。 专业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实践的一次尝 试,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在课堂上所学 的内容,培养自己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 识综合运用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之前的工程师 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自己独 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 解决本专业领域一般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在校时就具 备了适应未来工作必要的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从而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因此,高等学校要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习经费的保证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需要一定的经费作 为支持,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学合格评估达标标 准,教学经费开支应为每生年均600元标准,以确保必 要的教学支出,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2.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实践性教学环 节的质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指导人员水 平的提高和实践的积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 以实现实习目标的要求。 3.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 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实习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专业实习中,学生是第一次 接触实践性教学环节,不知从何做起。由于学校总教 学时间的,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 索,因此,教师的指导就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实 习的不断深入,由专业实习到毕业实习,由毕业实习到 毕业设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不断地丰富,教 师的指导也由具体的指导转向启发和导引式,以培养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综合素质对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必须具备两 个条件即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21世纪是信息 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门学科互相渗透,知识 更新加快,人类知识量飞速增长,肩负着培养跨世纪的 人才使命的人民教师,要具有努力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师必须具有科学家强烈的求知精神,认真读书学习, 像海绵吸水一样,从人类生活和科学发展中吸取一切 优秀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以自己渊博 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教学中能高屋建瓴,满足提出各种 问题的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培养 和激励学生的不畏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具有 坚忍不拔的优良素质。 2.教师应具有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创 新的精神 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师传授给学 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信 念、一种方法,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人一生的强 大精神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应具有自信、自强的优良 品质。一个人只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智慧、才华发挥 至极。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作为教 师应该珍视这种自信,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一 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 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 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撞击成 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新的世纪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从到 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 际化影响下,人才培养目标朝着符合国际化准则方向 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我国 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 争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