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提问这条途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和反馈。提问处理得当,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集中注意力上课,如果课堂提问把握不好,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堂的提问。
一、 面向全体的问
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的素质,就课堂提问而言,在课堂中,我们作为老师都希望能听到学生流利正确的回答,而老师又不用花多少力气点拨。但课堂教学要求是使全班的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不能抓住少数而丢掉多数,应该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照,课堂提问应尽量多给他们参与机会,在这节课上,因为是刚开始两步计算应用题,所以有许多的学困生都表现出很强的发言欲望,所以我尽量给了很多学生机会,即使回答是错的,我还是给了他们鼓励,然后一起请大家来帮助。因此,提问要看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二、 松紧有度的问。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时间、内容、语气、方式等方面要因人而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怕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心理较为紧张,刚好教师点到他的名字,在慌乱中,甚至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会结结巴巴,逻辑混乱。这时,我采用“慢慢来,仔细想一想,你能想出来的”来稳定学生的情绪,语气要平缓、亲切、切不可连珠炮似地发问,必要时给予点拨。有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或者知识本身综合的容量较大,学生要把一系列的思维过程用语言完整、有序、严密地表达出来,确实不容易,所以提问要看内容、看对象,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做到松紧有度。
三、 有序渐进的问。
课堂提问切忌随意性,没有条理。提问要促进学生有序思考,启动思维,开拓思路。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我们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我作了这样启发性的提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从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你想到什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解决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要做到适时适度,讲究实效,恰到好处的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避免“信口开河”,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