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姓名 任课教师 清河县教学效果调研性抽查 初一语文试卷(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相信你一定会读会写下面这些词语,请给加点的字注音,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0分) 滑稽( )炫耀( )称职( )侮辱( ) 牢骚( )眺望( )骨髓( ) ....... 贮蓄( )丢三落四( )苦思冥想( )相形见绌( )采(xié) 戏(xuè) ....
(kuì)____赠 深____(suì) (mò) 地 步(lǚ)____ 荒(dàn)___ (pán)___跚 (yín)____唱 2、你一定理解下面这些词语吧,请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4分) (1)笑靥 (2)丘壑 (3)人迹罕至 (4)万籁俱寂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某公用电话亭) 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 ______应改为_______ (某手机专卖店) 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 ______应改为_______
4、下面句子都有毛病,相信你一定能找出,请把病因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4分) (1)保护环境,在今天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 (2)他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 ) (3)我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左右,才做好了这些题目。( ) (4)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 5、你一定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名句,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1) ,随君直到夜郎西。 (2)会当凌绝顶, 。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6、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_________,我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是__________,我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写作(6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8分)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
1、《送董邵南序》的作者是 朝著名诗人 ,他是“唐宋家”之一。请写出另七位中的两位 、 。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子: 苟: 强: 矧: 聊: 卜: 3、翻释画线的句子 译: 。 4、作者对董生的郁郁不得志怀着怎样的感情? 5、作者对董生前往燕赵地区持什么态度? (二)阅读《小溪流的歌》(节选),完成文后问题。(16分)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他不断向他所遇到的东西打
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四色的石卵,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害怕。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小蝌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腿。
小溪流在狭长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后来来到了一个拐弯的地方。那里有一截枯树桩,还有一小片枯黄的草。枯树桩年纪很老,枯黄的草也不年轻。他们天天守在一起,就是发牢骚。他们觉得什么都不合适,什么都没有意思。他们看着活泼愉快的小溪流奔流过来,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喂,小溪流!这么高兴,到哪儿去呀?”小溪流回答:“到前面去,自然是到前面去呀。”
枯树桩叹口气说:“唉,唉!忙什么呀,歇会儿吧!”
学校 班级 姓名 任课教师 枯黄的草也叹口气说:“唉,唉!累坏了可不是玩儿的,就在这儿待下来吧,这儿虽然不太好,可也还不错。” 小溪流看着他们笑了笑:“为什么啊?就不!不能够停留!”
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了,他又不停地往前奔流。前面出现了村庄。村庄里有水磨等着他去转动。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又有些旁的小溪流来同他会合在一起,小溪流就长大了。
1、选文作者是_______,体裁是_______,请另写出两篇这种体裁的文章题目________、______(4分) 2、选文将“枯树桩”“枯草”与小溪流对比着写,试概括其各自特点。(4分)
3、小溪流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请结合选文做一下分析。(2分)
4、选文结尾说小溪流“长大了”,请你写出小溪流成长的几个阶段?(3分)
5、文章有一个诗意的题目——“小溪流的歌”,小溪流的歌声是不是仅指溪流动发出的潺潺水声呢?请你做一下探究。(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你究竟怕什么
一名新兵怕跳低板墙。连长问他:为什么不敢跳?新兵答:怕栽倒。连长问:你以前跳过吗?新兵答:没有。连长问:那么低板墙绊倒过你吗?新兵低头:当然没有。连长问:那你怎么知道它会使你栽倒?然后连长命令新兵跳高,成绩为1.7米。连长又问新兵:你知道低板墙有多高?新兵说:不知道。连长说:1.5米。
一名失业青年近几年在家埋头写作,发表了一千多块“豆腐干”。一天,父亲指着一则招聘启事说:某报社需要编辑,快去试试!长期与社会缺少直接接触的青年胆怯地说:我未必行。父亲问:为什么?青年答:没学历。父亲问:或许你发表的作品能打动报社总编呢?青年答: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应聘,咋会看上我呢?父亲问:你见过总编了?青年答:没有。父亲问:你了解过全部竞争对手了?青年答:没有。父亲问:那你究竟怕什么?
怕跳低板墙的新兵后来终于咬牙跳了一次,并且以后再也没有犹豫过;怕应聘的青年后来背着一袋报刊去见总编,居然被破格录用……他们就是今天的我呀!
我曾反复品味父亲的问题:你究竟怕什么?我的回答是:怕我心中那个与生俱来的“怕”字。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胆怯( ) 犹豫( ) 直接( ) 2、 文中写了两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话概括。(4分)
3、“怕我心中那个与生倶来的怕字。”这句话中的“怕”字指什么?(2分)
4、怕跳低板墙的新兵以后再也没有犹豫过,怕应聘的青年居然被破格录用。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试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四)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读完《你究竟怕什么》一文的感受。(要求200字以上)(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