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风教风学风阐释

校风教风学风阐释

来源:暴趣科技网
校风教风学风阐释 今天,我要讲解、阐释我们及第中学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反映,也是学校校训的集中表现。它们是学校的⽆形资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教师的不断发展和学⽣的健康成长。⼀、校风校风即学校的风⽓,是学校个性特征、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全体师⽣努⼒的⽅向和⽬标,也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所遵循的⾏为准则。我们学校的校风是:“尚德、求真、奋进、创新 ”。“尚德”是指崇尚、注重品德。“德”是⼀个⼈的灵魂,没有“德”,知识和能⼒就没有了⽅向上的保证。和“崇德尚能”的校训⼀样,校风把“尚德”列为⾸位,强调育⼈的本质是学会做⼈,体现着学校“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引导着学校发展的正确⽅向。“求真”是指追求真理,就是要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按规律办事。“求真”,是坚持科学世界观和⽅的本质要求,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不讲科学,不顾实际,违背规律,我们的⼯作和学习不可能取得成功。“奋进”是指奋勇前进、奋⽃进取。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就是古往今来奋⽃者的真实写照。今天,要提⾼教育教学质量,要办⼈民满意的学校,就需要全体师⽣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到⼯作学习中去,向着办名校、出名师、育名⽣的⽬标奋勇前进。 “创新”是指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戒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离不开创新,学校的全⾯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学校要办出特⾊打造⾃⼰的品牌,就要创新发展模式。学校进⾏课堂教学改⾰,打造“363”⽣本、⽣态、⾼效课堂,开发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学⽣进⾏⾃主管理;注重学⽣个性发展,承认学⽣差异;开展“书⾹伴我⾏”读书活动,就是我们学校创新发展的表现。“彰显特⾊”是我们学校的追求,创新发展模式更是我们的奋⽃⽬标。⼆、教风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德与才统⼀性的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风是⼀个学校的精神旗帜,它对学⽣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良好的教风是形成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基础,它可以提⾼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我校的教风是“⾝正、严谨、乐教、善导”。“⾝正”是指⾏为端正、品质⾼尚,是对教师道德和⾏为的要求。著名的教育学家陶⾏知先⽣说过:“学⾼为师,⾝正为范”; 孔⼦也曾说:“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以⾝作则、为⼈师表是做⼀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尚的道德情操对学⽣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经师易求,⼈师难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全体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加强⾃⾝的道德修养,⾃觉抵制不良风⽓的影响,⽤⼀个⾼尚美好的⼈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熏陶学⽣,做⼀个廉洁公正、堪为表率的⼈民教师。 “严谨”是指严肃谨慎,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治学态度。从严执教对校风建设⾄关重要,它对学⽣⼀⽣都能产⽣重要影响;教师要终⾝学习,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提⾼⾃⼰的学识能⼒和教学⽔平,促进专业成长。“乐教”是指教师乐于从教、以教为乐,是教师的⼯作态度和精神风貌。教师乐教是学⽣乐学的基础和前提。古⼈说:“⼀年之计,莫如树⾕;⼗年之计,莫如树林;终⾝之计,莫如树⼈”;还说:“得天下英才⽽教之,⼈⽣⾄乐也”。教书育⼈是百年⼤计,是⼈⽣最⼤的快乐。我们应该珍惜教师这个神圣⽽充满乐趣的职业,潜⼼治学、谆谆育⼈、扎实⼯作,⽆愧于“⼈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善导”是指善于引导,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法和技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引导学⽣探索⾏之有效的学习⽅法;引导学⽣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做学⽣的良师益友。三、学风学风是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学风是⼀种潜移默化的巨⼤⽆形的精神⼒量,它激励学⽣奋发努⼒,健康成长。我们学校的学风是“品端、谦慎、乐学、勤思”。“品端”,就是品⾏端正,是指⼀个⼈的道德品质。品⾏端正是做⼈的根本,也是成才的基础。意⼤利诗⼈但丁说过:“⼀个知识不全的⼈可以⽤道德去弥补,⽽⼀个道德不全的⼈却难以⽤知识去弥补。”品⾏端正,通俗地讲,就是做⼈要正直、诚信、有责任⼼。

“谦慎”,就是谦虚谨慎,是指⼀个⼈对待知识的态度。⽑曾说过:“知识的问题是⼀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学习的敌⼈是⾃⼰的满⾜,要认真学习⼀点东西,必须从不⾃满开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不能“虚伪和骄傲”,不会就是不会,不要⼀知半解,更不能不懂装懂。要想学习不断进步,就“必须从不⾃满开始”。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虚⼼使⼈进步,骄傲使⼈落后”这⼀教导,端正学习态度,脚踏实地搞好各门功课的学习,为将来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乐学’,就是乐于学习,是指⼀个⼈对待学习的态度。孔⼦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境界是“乐之”。学习不仅要有“学海⽆涯苦作⾈”的刻苦精神,更要有“学海⽆涯乐作⾈”的乐观情怀。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悟,学有所乐,乐在其中不知苦,不做被动读书⼈。

“勤思”,就是勤于思考,是指⼀个⼈的治学态度。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顿也说:“我要把如同海滩沙粒⼀样多的真理,⼀个⼀个的加以思考”。同学们都知道“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的道理,所以希望全体同学在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问⼏个为什么,在勤学的同时,给思考留出⾜够的时间。

总之,校风是学校教风、学风的综合反映, 教风是学风的根基和导向,学风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归宿。三者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师们、同学们:“春风化作及时⾬,滋润万物细⽆声”,希望全体师⽣在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感召下,快乐⼯作,快乐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让我们齐⼼协⼒,拼搏进取,共同创造及第中学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家

——2013年3⽉18⽇国旗下讲话(副校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