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上第1课信息技术初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多边形”工具的特点,学会利用“多边形”进行创作图画,掌握“多边形工具”的操作技能。
(2)学会合理选择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1)培养并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及创作望。
(2)逐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创作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3)通过绘画培养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活家园的情操。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简单的绘图工具的学习后,有能力进一步进行较繁杂的绘画创作,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调动其手、眼、脑协同活动,积极探索,自主、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用法,并综合运用画图各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在掌握多边形基本画法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及空间想象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发情趣,引入画境
大自然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我们能通过我们学过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在电脑上画出来么?并且表现出花的形态不同?(激趣设疑)
下面看老师画的一副画(屏幕广播或投影)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么?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知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活动2【讲授】“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以前学过的绘图工具虽然可以画出图示画面,但较麻烦,通过“多边形工具”的学习我们可以轻松完成。
1、学习使用“多边形工具”画简单多边形。
选择“多边形”工具。将光标移动到画纸上,在画多边形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不松开,从①拖动到②会有一条直线出现,松开左键,多边形的第一条边画好了。将光标移到③后,单击鼠标左键,在②和③之间自动会出现一条直线。再把光标移回到①后,单击鼠标左键,图形封闭。
2、学习使用“多边形工具”画较繁杂多边形。
使用多边形工具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多边形。以五角星为例:画出第一条直线后,将光标移到③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在②和③之间会出现一条直线,同理,将光标移到④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在③和④之间会出现一条直线,在④的位置双击鼠标左键,在④和⑤之间会形成一条直线,图形封闭,五角星就画好了。
活动3【练习】个体练习与小组交流合作
尝试用“多边形工具”画多边形,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可小组交流)
概括提示:利用“多边形”工具画图形时,简单的方法是:拖动鼠标画出第一条线后,将光标移到第二条线的终点处单击鼠标,将光标移到第二条线的终点处单击鼠标,这样会自动出现下一条线,不必每次都拖动鼠标画线。等到画最后一条线时,只在上一条线的末端处双击,图形自动封闭。
活动4【活动】使用多边形工具画课前图示,并填充颜色(个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1、画前先想一想然后交流一下,说一说打算怎么画出由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的这副画面,可以通过哪些工具来完成?(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
提示:
(1)用“多边形”工具,在画纸上画出大小不同、高矮不同的花朵外形。
(2)用“椭圆”工具添画花心。
(3)选择“直线”工具,确定线宽和颜色画出花茎。如果想使花茎有弯曲、低头的动感,也可以用铅笔来画。
(4)使用“椭圆”工具添画叶子。注意叶子的大小、位置要有变化。
(5)用“填充”工具上色。
2、绘画操作。
活动5【练习】丰富画面,主动学习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这副画添加更多的画面(小草、树木、动物、小溪等等)添画进来
活动6【作业】用我们的画作换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们的大自然多美啊,不过大自然正遭受着来自我们人类的破坏,拿起我们的画笔,展示我们的画作,去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们去爱护大自然吧。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年级上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认识计算机家族成员。
2、知道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3、学会正确的开机。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电脑授课系统正确讲解和演示、教会学生。
2、学生通过互帮互学和讨论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他们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学习兴趣很容易流失,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不强。由于我所处的学校是农村,他们大多数家里都没有电脑,也没有使用过电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有少数学生家里有电脑,使用过电脑,对计算机有初步的了解。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高。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学会开机和关机,认识鼠标,初步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用鼠标探索计算机奥妙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
2、学会开机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电脑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
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
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 (谜底:计算机)
师: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第2课 与计算机交朋友。(出示课题)
活动2【讲授】(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计算机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都能做些什么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
(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 )
师:大家除了在学校里见到过计算机,还在其他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机?
生:学生自由发言。 (银行、邮局、等等。)
师:这些地方可以用计算机做什么事情?
学校: 银行: 邮局:
2、计算机的组成
人是由头、身体、四肢这几部分组成,那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1)硬件
观察自己眼前的计算机,思考,你现在都看到了几部分?
你知道这几部分的名称吗?
教师总结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一般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传声器、音箱等组成。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邦邦”的部分叫做硬件。
·主机箱里安装着计算机的主板和其他部件。
·显示器可以显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键盘和鼠标用来操作计算机。
·传声器也叫麦克风、话筒,用来把声音传送到计算机里。
·音箱用来播放声音。
主机箱内装有主板,还有一些与主板连接的部件,如CPU、内存储器、硬盘、电源等。
CPU的中文名称是“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工作过程中,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人们一般用CPU的处理速度和内存储器的容量来衡量一台计算机的性能。
主
板 CPU 内存条
(2)软件
这些图标认识吗?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些摸不着的部分就是计算机的软件。
软件是我们与计算机交流的桥梁。
比如:电视机是硬件,电视节目是软件。
人的身体是硬件,人的思想是软件。
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等。
应用软件包括:聊天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现在我们的新朋友在休息睡觉。让我们叫醒他,跟他问声好吧。
3、开机
使用计算机前首先要开机,开机就是启动计算机系统。
按一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
‚按一下主机箱电源开关。
整个屏幕显示的区域叫做“桌面”。
开机之后我们想要操作计算机就需要鼠标了。
4、初识鼠标
目前常用的鼠标大部分都是光电鼠标,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一般包括有左键、右键和滚轮。
正确的使用鼠标方式是: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握住鼠标。
握住鼠标,让它在平面上滑动,这种操作叫做移动。
‚用食指按一下鼠标左键后立刻松开,这种操作叫做单击。
计算机工作一会后也会累了,和我们人一样,工作会需要休息一下,那么怎么让计算机休息呢?大家注意看老师的操作!
5、关机
不在使用计算机时,可以关机。
关机的过程一般是先退出系统,然后在关闭显示器电源开关。
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单击关机选项,关闭计算机。
关闭显示器的电源开关。
提醒学生:关机时一定记住最后关掉显示器,千万不要让计算机“睁着眼睛”休息。
强调:不要直接关闭主机电源,这样新朋友会生气,可能以后不理你了。
温馨提示 操作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不要频繁开机和关机,这样会缩短计算机的寿命。
·关机后最好等一两分钟后再重新开机。
·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要拔插计算机电源插头。
·爱护计算机,保持清洁。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活动4【作业】
课本第13页思考与练习
活动5【活动】板书
第2课 与计算机交朋友
一、计算机的应用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三、开机
四、初识鼠标
五、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