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红外镜头[发明专利]

一种红外镜头[发明专利]

来源:暴趣科技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221111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6.02

(21)申请号 202010196525.2(22)申请日 2020.03.19

(71)申请人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地址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镇隆甘

陂村旱亚背地段(72)发明人 孙加安 王锋 周明明 马庆鸿 

万良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4260

代理人 张德兴(51)Int.Cl.

G02B 13/00(2006.01)G02B 13/14(2006.01)G02B 13/18(2006.01)G02B 5/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7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红外镜头(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镜头,所述红外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离光轴处至少有一个凹临界点;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证结构紧凑的情况下实现红外成像以及深度感知、且具有成像质量较好、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使用过滤可见光材质镜片,镜片本身就可以过滤大部分可见光,使红外成像更清晰,更少受到可见光干扰。

CN 111221111 ACN 11122111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

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离光轴处至少有一个凹临界点;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凸面;

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9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后焦距为BF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4.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6.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G23,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G45,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352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一种红外镜头

1/18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镜头。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器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由于半导造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型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红外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传统搭载于手机相机、电视、体感游戏机等上的镜头多采用多片式透镜结构,但是,随着镜片的增多,造成镜头体积笨重,生产成本增加,且成像质量降低。【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红外镜头,其能够在保证结构紧凑的情况下具有成像质量较好,生产成本较低、红外成像更清晰、受可见光干扰少等优点。[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红外镜头,所述红外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0007]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于离光轴处至少有一个凹临界点;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凸面;[0008]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009]-1.14≤f5/f<-1.07。[0010]优选的,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011]1.91[0013]4.54[0015]6.533

CN 111221111 A[0017]

说 明 书

2/18页

0.20[0018]优选的,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G45,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019]2.35[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2是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26]图3是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27]图4是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002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6是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30]图7是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31]图8是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003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10是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34]图11是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35]图12是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0036]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37]图14是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38]图15是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39]图16是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0040]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18是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2]图19是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43]图20是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0044]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22是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6]图23是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0047]图24是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

4

CN 111221111 A[0048][0049][0050][0051]

说 明 书

3/18页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图27是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图28是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5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005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0055]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镜头,包括五个透镜,具体的,所述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

[0056]本发明的红外镜头可以包括由五个透镜构成的光学成像系统。即,红外镜头可由所述第一透镜L1至所述第五透镜L5构成。然而,红外镜头不仅限于包括五个透镜,而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例如,红外镜头还包括调节光量的光圈。此外,靠近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上还可顺序设置有滤光片及像面,所述像面上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类图像传感器,即,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与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点”光源的光敏元件相比,图像传感器是将其受光面上的光像,分成许多小单元,将其转换成可用的电信号的一种功能器件。[0057]如此,外界事物折射的光线顺序通过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后,经所述滤光片,入射至所述像面上,经过所述像面上的所述图像传感器传换成可以传导的电信号。[005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所述第四透镜L4以及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透镜或者玻璃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L1至所述第五透镜L5分别为五个的透镜,且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设置有间隔,即,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并未相互接合,而是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设置有空气间距。由于与且非接合透镜相比,接合透镜的制程较复杂,特别在两透镜的接合面需拥有高准度的曲面,以便达到两个透镜接合时的高密合度,且在接合的过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粘贴密合度不佳,影响整体光学成像品质,如此,所述红外镜头设计成四个且非接合的透镜,以改善接合透镜所产生的问题。

5

CN 111221111 A[0059]

说 明 书

4/18页

请参阅图1,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于

离光轴处至少有一个凹临界点;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三透镜L3为正光焦度;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0060]进一步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透镜组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061]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067]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红外镜头的具体实施例。[0068]实施例1

[0069]以下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70]如图1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071]其中,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

6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5/18页

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1所示:[0072]表1

[0073]

[0074]

由表1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

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30;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077]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2所示:[0079]表2

[0080]

面号S1S2S3

A4-9.29E-021.98E-014.33E-01

A6-2.27E-01-3.19E-01-1.02E-01

A82.13E-015.08E-011.61E-01

A103.80E-019.24E-01-9.E-02

A12-8.05E-02-5.16E-013.11E-01

A14-6.50E-01-1.03E+008.10E-02

A163.90E-013.44E-01-1.19E+00

[0078]

7

CN 111221111 A

S4S5S6S7S8S9S10

-7.14E-021.60E-011.55E-014.22E-01-2.75E-01-1.01E+00-4.28E-01

-1.08E-01-4.40E-01-1.75E-01-9.22E-015.06E-011.18E+005.34E-01

说 明 书

2.41E-01-6.75E-02-1.56E+001.91E+002.15E-01-1.38E+00-4.62E-01

-6.57E-01-2.12E-021.34E+00-1.76E+00-1.70E+006.10E-011.57E-01

1.34E-011.E-012.71E-02-5.15E+001.21E+00-3.02E-017.44E-02

7.31E-011.60E+00-1.47E+007.90E+001.46E-031.11E+00-7.26E-02

6/18页

-7.56E-01-2.41E+001.40E+00-2.12E+003.42E-01-5.82E-011.43E-02

由表1和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

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084]以下参照图5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085]如图5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086]其中,实施例2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3所示:[0087]表3

[0081]

[0088]

8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7/18页

[00]

[0090]

由表3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

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32;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093]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3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3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4所示:[0095]表4

[0094]

[0096]

[0097]

[0098]

由表3和4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

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9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8/18页

=7.987;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AG23,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20[0101]以下参照图9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102]如图9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103]其中,实施例3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5所示:[0104]表5

10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9/18页

[0105]

[0106]

由表5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

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29;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109]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5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5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6所示:[0111]表6

[0110][0112]

面号S1S2S3S4S5

A4-9.11E-021.97E-014.33E-01-7.12E-021.47E-01

A6-2.26E-01-3.19E-01-1.02E-01-1.09E-01-4.44E-01

A82.14E-015.07E-011.60E-012.41E-01-6.55E-02

A103.81E-019.22E-01-1.00E-01-6.57E-01-1.57E-02

A12-7.98E-02-5.19E-013.09E-011.35E-011.98E-01

A14-6.49E-01-1.04E+007.93E-027.34E-011.62E+00

A163.91E-013.39E-01-1.19E+00-7.52E-01-2.40E+00

11

CN 111221111 A

S6S7S8S9S10

1.56E-014.27E-01-2.77E-01-1.01E+00-4.30E-01

-1.73E-01-9.24E-015.07E-011.17E+005.32E-01

说 明 书

-1.56E+001.90E+002.18E-01-1.38E+00-4.61E-01

1.34E+00-1.76E+00-1.69E+006.01E-011.57E-01

2.61E-02-5.16E+001.21E+00-3.10E-017.47E-02

-1.47E+007.90E+00-4.37E-041.11E+00-7.28E-02

10/18页

1.40E+00-2.13E+003.36E-01-5.83E-011.40E-02

由表5和6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

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116]以下参照图13至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117]如图13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118]其中,实施例4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7所示:[0119]表7

[0113]

12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11/18页

[0120]

[0121]

由表7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

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076;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124]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7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7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8所示:[0126]表8

[0127]

面号S1S2S3S4S5

A4-8.47E-022.00E-014.38E-01-6.50E-021.67E-01

A6-2.26E-01-3.12E-01-1.02E-01-1.09E-01-4.41E-01

A82.12E-015.18E-011.54E-012.39E-01-7.75E-02

A103.81E-019.49E-01-1.13E-01-6.50E-01-2.40E-02

A12-7.80E-02-4.74E-013.04E-011.29E-012.03E-01

A14-6.53E-01-1.00E+009.39E-027.42E-011.68E+00

A163.86E-013.78E-01-1.07E+00-7.37E-01-2.29E+00

[0125]

13

CN 111221111 A

S6S7S8S9S10

1.46E-014.14E-01-2.76E-01-1.01E+00-4.30E-01

-1.88E-01-9.07E-015.09E-011.21E+005.49E-01

说 明 书

-1.54E+001.E+002.31E-01-1.43E+00-4.60E-01

1.38E+00-1.78E+00-1.69E+005.97E-011.51E-01

5.12E-02-5.16E+001.17E+00-2.61E-017.13E-02

-1.47E+007.88E+003.35E-031.17E+00-7.41E-02

12/18页

1.47E+00-2.20E+002.31E-01-7.42E-011.62E-02

由表7和8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

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131]以下参照图17至图2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132]如图17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133]其中,实施例5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9所示:[0134]表9

[0128]

14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13/18页

[0135]

[0136]

由表9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且

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05;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139]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9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9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10所示:[0141]表10

[0140][0142]

面号S1S2S3S4S5

A4-8.69E-022.00E-014.38E-01-7.11E-021.66E-01

A6-2.23E-01-3.16E-01-1.05E-01-1.04E-01-4.46E-01

A82.16E-015.11E-011.56E-012.42E-01-7.32E-02

A103.80E-019.33E-01-1.14E-01-6.55E-01-2.15E-02

A12-7.85E-02-5.07E-012.93E-011.31E-012.02E-01

A14-6.49E-01-1.01E+007.41E-027.30E-011.63E+00

A163.E-013.30E-01-1.16E+00-7.55E-01-2.37E+00

15

CN 111221111 A

S6S7S8S9S10

1.47E-014.22E-01-2.76E-01-1.02E+00-4.26E-01

-1.78E-01-9.25E-015.09E-011.17E+005.49E-01

说 明 书

-1.57E+001.90E+002.21E-01-1.37E+00-4.62E-01

1.34E+00-1.76E+00-1.69E+006.36E-011.56E-01

2.34E-02-5.16E+001.21E+00-2.66E-017.38E-02

-1.47E+007.92E+00-3.25E-031.13E+00-7.29E-02

14/18页

1.41E+00-2.17E+003.44E-01-6.66E-011.46E-02

由表9和10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四

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146]以下参照图21至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147]如图21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148]其中,实施例1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11所示:[0149]表11

[0143]

[0150]

16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15/18页

[0151]

[0152]

由表11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

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29;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155]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1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12所示:[0157]表12

[0156]

[0158]

[0159]

[0160]

由表11和1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

17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16/18页

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163]以下参照图25至图2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结构示意图。[01]如图25所示,红外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顺序包括五个透镜L1-L5,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可选地,红外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L6,滤光片L6可为带通滤光片。在本实施例的红外镜头中,还可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0165]其中,实施例7的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EFL、全视场角FOV、光学总长TTL、光圈Fno、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如表13所示:[0166]表13

18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17/18页

[0167]

[0168]

由表13可知,OBJ表示光源;所述红外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

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4≤f5/f<-1.07,具体的,f5/f=-1.140;所述红外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红外镜头的半像高为Img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91[0171]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

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3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在上表13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n阶的修正系数,各镜片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及A16,如表14所示:[0173]表14

[0174]

面号S1S2S3S4S5

A4-9.02E-021.96E-014.33E-01-7.51E-021.56E-01

A6-2.25E-01-3.20E-01-1.05E-01-1.11E-01-4.46E-01

A82.14E-015.10E-011.54E-012.39E-01-7.11E-02

A103.81E-019.29E-01-1.07E-01-6.61E-01-1.90E-02

A12-7.98E-02-5.07E-013.05E-011.33E-012.00E-01

A14-6.49E-01-1.03E+007.88E-027.34E-011.62E+00

A163.90E-013.57E-01-1.18E+00-7.46E-01-2.38E+00

[0172]

19

CN 111221111 A

S6S7S8S9S10

1.51E-014.28E-01-2.77E-01-1.02E+00-4.36E-01

-1.73E-01-9.26E-015.09E-011.17E+005.39E-01

说 明 书

-1.56E+001.90E+002.20E-01-1.37E+00-4.59E-01

1.35E+00-1.77E+00-1.70E+006.36E-011.57E-01

3.21E-02-5.16E+001.20E+00-2.67E-017.39E-02

-1.46E+007.90E+00-1.91E-021.12E+00-7.30E-02

18/18页

1.43E+00-2.13E+003.25E-01-6.52E-011.46E-02

由表13和14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1,所述第

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6.53[018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载的范围。

[0181]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175]

20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7页

图1

图2

21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2/17页

图3

图4

22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3/17页

图5

图6

23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4/17页

图7

图8

24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5/17页

图9

图10

25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6/17页

图11

图12

26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7/17页

图13

图14

27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8/17页

图15

28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9/17页

图16

图17

29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0/17页

图18

30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17页

图19

图20

31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17页

图21

32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17页

图22

33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4/17页

图23

34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5/17页

图24

图25

35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6/17页

图26

图27

36

CN 1112211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7/17页

图28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