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3教教学设计
论述类文本 3
科目 :
语文
主备人 :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备课日期:
计划上课日
课 题 第 课时
期
讲课目标 掌握做理解见解、语句题的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见解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论述类文本“理解”层级中
讲课重难点
的两个重要考点。
讲课流程 内容 板书 重点点
拨
阅读下边的文字,回答
1~2 题。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加工润
色
“粉丝”来自英文的
fan ,源出 fanatic ,乃其缩写, 但经瘦身今后, 换骨脱胎,
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
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
,并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阵容。
“粉丝”自然是多数, 只有三五人甚 至三五十人, 怎能叫做 fans ?对偶像自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日异月新,飘忽无定。丝,极言其虽细却长,纠葛而善依赖,因此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如虎生翼,
知音是为孤独雪中送炭。杜
甫尽管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必然自己的价值,这孤独的寸心还是欣慰的。
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以前。叔本华的母亲是畅销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友善,而歌德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必然他是英国之宝。
此地我必然特别提出夏志清
来,说明知音之难得,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
天才,并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第一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伯仲之间,令读者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3教教学设计
耳目一新。 文坛的旧观, 向来以为钱钟书但是是学府中人, 偶涉创作, 既非“进步”
作家,也非“前卫”新锐;张爱玲但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 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在四十年前美国讨论界“左” 倾成风的困境里,绝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有知音一锤定
音,不愁没有粉丝,灿烂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老是 独来独往,欣然会意,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 的意会,充分的认识。知音与天才的关系好像信徒与神,其实不需要“现场”,由于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否则。这类高速流动的族群必然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堵而
歇斯底里,群情不停加温,只待偶像突然出现而达于沸腾。
“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擅长弹琴,唯有知音钟子期知道他意在
顶峰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一生不再演奏。
《论语》说: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
孔子真可谓知音了, 但是居然三月不知肉味, 岂不能够了人所说的“发热友”了?
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没关系引贤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
第七章《述而》吧。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粉丝 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1.依据文章内容,比较生活中粉丝与知音的不一样样。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___________
2.作者既说孔子“真可谓知音了”,又说他“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对此应该
如何理解?
答
(1) 审题①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②锁定区间,注意题干语所在的地方,常常是答
题区间。③圈出题干重点词。
(2) 答题
①特别注意用原文重点词句组织答案。②解析概括题答题的重点
几乎没有单个
的,一般在 2~ 3 个,甚至更多。答题时尽量优选全,多想一下。特别对内容容量极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3教教学设计
大的句子要擅长拆分、切割成重点作答。
重点打破
方法一
“重”是从精神上的影响来说
的,重申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 或是一种沉
入心底的重量 ) ;“轻”是从书的功用性、适用性上说的,重申阅读的自觉性 有预设希望 ) 和阅读心境的。
( 或没
方法二
①生命内部生长出诱惑与渴求,是最好的读书感觉器;②读无定法,能否让 生命获得滋润与提高是选择书本的最重要标准;③基于热爱的内在感情,会让人产生
最大的感情欢欣;④作者这样说的妄图是告诉读者,阅读不该跟风,而要审察自己心里,依据内在需求选择书本和读书的方式。
解析 依据本句的 上 下文可得出一、二两个小点,依据第二、三段的表述可概括出第三小点,第四小点解说了本句作为文章主旨句的写作妄图所在。
牢固提高
1.①粉丝为成名如虎生翼,知音为孤独雪中送炭。
②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老是默想独行。
③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音是与天才会意。
2.说孔子是知音, 是由于他对音乐有深刻的意会和充分的理解;
戏称他为粉丝,
是由于他对音乐十分陶醉,以致于三月不知肉味,已近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赶。
作业
部署
讲课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