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3分)我国科学家发现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氮分子
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是一种无机物
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2.(3分)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膜都是氢氧化钙 B.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 C.白膜可用盐酸除去 D.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
3.(3分)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摸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4.(3分)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
是
(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5.(2分)2022年3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在北京完成首次试车。氢氧发动机为火箭腾飞提供“硬核”动力,结构简图如图。 发动机工作时,从燃料泵和氧化剂泵排出的液氢、液氧,经阀门调节比例后供给燃料室充分燃烧,产物为 ,清洁无污染,符合环保的发展理念。
6.(4分)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
(1)金属失去电子后形成 离子,锂、钠、钾等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
(2)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 电池。
7.(4分)小嘉归纳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
(1)请写出符合图中转化规律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使用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第二步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其中第二步利用了图中转化规律 (填序号)。
8.(2分)钻石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
天然钻石产量极其稀少,在很多领域会用性质相近的氧化锆(ZrO2)替代。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
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格,第24、25小题每空3分,第26、2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9.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 。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
四、答案题(本题有6小题,第28~32小题,每小题0分,第33小题8分,共43分)
10.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水稻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如在水稻抽穗、开花时期,为促进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多施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碳酸钾(K2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2)氮肥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一百亩水稻需要施碳酸氢铵3950千克,用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需要氨气多少千克?
(3)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一次这种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500千克,应购买5%的井冈霉素药液 千克。
11.我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除了陆地植物固碳外,海洋也
是重要的固碳之地,如图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方式。 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元素以碳酸钙的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多少亿吨碳元素?
12.2022年我国将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谢废物。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
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
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答案】解: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千金藤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37:3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解:A、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白膜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白膜可用盐酸除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有些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剂使用后应及时
盖上瓶塞,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答案】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手摸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答案】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等于7,说明溶液显中性,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稀盐酸均能与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5.【知识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答案】解:发动机工作时,从燃料泵和氧化剂泵排出的液氢、液氧,经阀门调节比例后供给燃料室充分燃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生成水,则产物为水。 故答案为:水。
6.【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答案】解:(1)电子带负电,金属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2)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由图示可知,钾离子的离子半径最大,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快,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故答案为: (1)阳; (2)钾。
7.【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答案】解:(1)转化规律①是金属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合理即可)。
(2)第二步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利用的是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新金属和
新盐溶液,则第二步利用了图中转化规律⑧。 故答案为: (1)2Mg+O2(2)⑧。
8.【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答案】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天然钻石、氧化锆,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故答案为: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格,第24、25小题每空3分,第26、2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9.【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答案】解:【实验步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故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仍能得出述结论。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MgO(合理即可);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四、答案题(本题有6小题,第28~32小题,每小题0分,第33小题8分,共43分)
10.【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解:(1)A、碳酸钾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B、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设需要氨气为x。 NH3+H2O+CO2═NH4HCO3 17 79 x 3950kg
x=850kg
答:需要氨气850kg。
(3)设应购买5%的井冈霉素药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x×5%=7500kg×0.01% x=15kg。 故答案为:15。
11.【知识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答案】解: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碳元素的质量为4亿吨×95%×100%=0.456亿吨。
答:该地贝壳堤固定了0.456亿吨碳元素。
12.【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答案】解:(1)由图可知,航天员呼吸生成水,将航天员的尿液净化得到水,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甲烷,故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三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2)设可生成水质量为x 4H2+CO2
2H2O+CH4
×
44 36 1.1千克 x =x=0.9千克
答:可生成水0.9千克。 故答案为:
(1)3;尿素、尿酸; (2)0.9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