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实验报告

来源:暴趣科技网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论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针对文言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文言文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是继承整个民族文化的前提。中国的文字来源于古汉语,中国文化建构思想道德的大厦仍建立在古文字的基础上,学懂了古文将会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字,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将会欣赏古文化的经典美,将会了解前辈的主流意识。文言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之根。 文言文离我们这个时代遥远又古奥难懂,使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学习就会有成效,所以要在教法上、引导上下功夫,

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古文化的语言美、文采美、思想道德美,并将这些美传承和发扬. 二、课题的界定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若夫经过试验证明,人的学习活动不仅仅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和潜意识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是潜意识与显意识交替的心理活动。当潜意识和显意识处于和谐的相互作用的状态下,学习效益就会成倍的提高。钱梦龙老师也说:“教师‘教’的重点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研究本课题,探索出一整套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方法,从而提高其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高中一年六班的学生,将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内动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欣然接受。其中的兴趣指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摸索出一套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朗诵提问促进兴趣结果,多媒体教学促进兴趣,利用工具书促进兴趣,“字字落实”促进兴趣,还有“整体把握”促进兴趣等。

指利用课外时间,在高中生中组织背诵课内外古诗文比赛,让学生把常用实词集成册等活动,通过此活动来促进学生兴趣。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目标是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大背景下,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高考成绩,更关注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把握文言知识的同时,从古人身上学习优秀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的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在传文化滋养下,培养学生做一个善良正直热爱生活的人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目标,化作每堂课的小目标,就是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

四、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对语文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看法。 2. 文献资料法:研读有关专著,收集有关先进教学思想和模式的资

料及论文。

3. 行动研究法:对本学科、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4.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总结。坚持理论研

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研究过程中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处理和组织,要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等。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搜集整理阅读教学的各种信息,采用问卷调查、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对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了解。

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及文言文水平,找出学生问题症结,有的放矢,综合分析学情。

第二阶段,激趣阶段:找名人轶事,成语故事,四大名著故事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针对学生对寓言和故事感兴趣的特点,选择性地找出故事性强,文言知识丰富,有内涵的语段,利用课堂前十分钟,既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阶段,保持阶段:选择指定篇章或作品阅读,通过课内课外文言文考察实词识记情况。将文化常识精选出来,以比赛的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完成,优胜者有物质上的奖励。

将文言120个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以发单篇的形式,一次15个,学习小组之间竞争,优胜者可以为小组加分。

第四阶段,提升阶段:阅读文言文,提升文化素养,研读经典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文言基础知识,翻译的“留换补增删调”六字诀之后,将文本的难度加大,选择“二十四史”中的经典篇目,鼓励学生翻译,并写出对传主的感悟。知识与人格魅力结合起来,作文与作人同时进步。 六、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相关论文 3、相关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