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来源:暴趣科技网
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

试卷

一、选择题

1.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 B.“焚书坑儒” C.修建宫殿和陵墓 D.法律严酷

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秋收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在餐桌上他们的食物中,应该包括( ) ①大米饭 ②小米粥 ③猪肉 ④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1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为( )

A.治水英雄

B.兵家鼻祖 C.人文初祖 D.一代天骄

6.《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A.大禹治水 B.打败商汤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8.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涿鹿之战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换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韩非 D.孔子

10.能够通过《史记》这部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1.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1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13.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北到长城一带 B.南到南海 C.西到临洮 D.东到东海

14.“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取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5.继秦之后,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建立了,它的都城位于( )

A.咸阳 B.陈 C.长安 D.洛阳

16.如果你是汉代的商人,那么你用于交易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铜钱 B.半两钱 C.五铢钱 D.刀形币 二、简答题

17.战国时期和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 三、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名称写出来 (2)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19.某校七年级(1)班再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措施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1)【第一组:汉初国策】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________的宽松,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

(2)【第二组:知识归纳】

①政治上,颁布“________”,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③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设________,在地方设官学。 (3)【第三组:活动总结】

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秦末农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令楚军过漳河,背水扎营.并下令将士带三天的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粮.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的有关知识的把握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答案】A

【考点】秦末农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时期,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任意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秦末农民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A符合题意;BCD不是根本原因。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秦末农民的时间、领导人物、提出的口号等。

3.【答案】B

【考点】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使用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生活年代、使用的工具,过着群居的生活等。

4.【答案】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是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典型代表,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而且他们还会饲养家畜,如猪,狗等,还会用鱼叉等打猎捕鱼。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关键词“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所以大米饭和小米粥才会在餐桌上出现。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C 【考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D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牧野之战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牧野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7.【答案】A 【考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展对外活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首霸--齐桓公。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D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涿鹿之战是说距今大约65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东方的蚩尤部族在涿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ABC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战国时期的战役较多,学生要掌握这些战役的名称、交战双方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A 【考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换,他的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学生要列表格识记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

10.【答案】B

【考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蔡伦改进造纸术都是东汉时期的成就,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③⑤。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要掌握《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历史地位。

11.【答案】C

【考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因为孔子的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因此,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论语》。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特别注意《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作品,有孔子的弟子所编,并不是孔子所编写。

12.【答案】A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封到各地做诸侯。“齐”“鲁”“楚”“燕”就是通过分封建立的诸侯国,而“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也随之出现。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封制的有关知识。抓住题干信息——“齐人”“鲁人”“楚人”“燕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13.【答案】C

【考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朝疆域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把秦朝的疆域和清朝的疆域对比识记。

14.【答案】C 【考点】秦末农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陈胜、吴广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清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由此可知,最后率兵攻取咸阳,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灭亡的知识。本题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秦朝灭亡的时间。 15.【答案】C 【考点】西汉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刘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西汉,定都长安,C项符合题意;咸阳是秦朝的都城;陈是陈胜建立的农民政权的都城;洛阳是东汉都城。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汉建立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

16.【答案】C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汉代的商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造五铢钱。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分清秦朝统一货币后使用的是圆形方孔钱,西汉是五铢钱,不要混淆。本题难度不大。

二、简答题

17.【答案】都江堰,灵渠。

【考点】大变革的时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秦昭王末年,由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灵渠是秦朝时期的修建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点评】学生还要掌握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都江堰是防洪灌溉与一体的水利工程。灵渠连接了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

三、综合题

18.【答案】(1)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④西亚;⑤欧洲。 (2)设立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东地区。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过甘肃、,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所以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④西亚⑤欧洲。(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东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丝绸之路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等知识。学生还要掌握张骞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19.【答案】(1)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2)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

(3)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考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1)第一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初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宽松,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2)第二组:知识归纳: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守统辖.这样,既可以把王国的地盘化大为小,以分散其势力,大力加强监察制度。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了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儒家教育,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官学。 (3)第三组:活动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采取的措施,难度适中。学生要把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对比识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