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基础教育 力口强听说训练, 提意学生帕语言表达鹾力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中学 张[摘燕 要]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既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 表达能力 训练内容训练途径 来。为了使朗读充分发挥培养听说能力的作用,应注意给学生以切实中 肯的指导,从发音、速度、停顿到语调及气息都应严格要求,以利改 进和打好基础;对学生的尝试要多从长处着眼,多加鼓励少做批评。为 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进而培养出人际间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融洽关系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听说训练表达能力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系工作、处理事情、参与公开活动方 面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现代化开拓型人才智能结构的要素之一, 它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训 练是提高语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促进学生读写能 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和日常 生活的需要。良好的听说能力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好各 门学科所需的基本能力,因此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语文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重视读写,轻视听说。比如,在语文教学质量检查中,无论是统测还是升 学考试,都没有对听说能力的考查,许多教师怕安排听说训练会影响教 学进度和占用读写训练时间,因而有意或无意的放松和忽略了听说能 使学生都有朗读机会,可多采取分段读、分组读等方法,平时还可借助 广播、新闻播音者的帮助,从而进行倾听或模仿,使学生有良好的说话 环境。 力的训练等。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呢?笔者根据 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教 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所 需要的听说技巧,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l、说话是以声音为表达手段的,咬字、发音等方面的训练非常重 要。训练中必须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调准确,把握语速的快慢、抑扬 顿挫、节奏变化和轻重缓急及气息,比如课堂上不善言谈的学生, 初发言时会神情紧张,出现说话犹豫,声音较低,口齿不清等现象,平时 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以适当引导,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别训练和提 高。 2、词语句的运用合乎分寸是听说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用词 妥帖、语句完整、句式有变化、无语法错误,加强表情达意的技巧训练。 在训练初期,运用词汇方面应尽量准确,一般不要使用古语、粗俗语和 俚语,多使用短句而避免层次多、长修饰的长句。力求保持口语生动,简 明,易懂的特点,还要兼顾表达复杂事理时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3、听说训练要有实在内容和明确的观点,不说空话和废话是口语 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应让学生掌握停顿艺术,借助停顿来镇定情绪, 组织思想或随机调整自己的发言内容和顺序,迅速把发言内容和思想 材料形成思路,减少不必要的夹杂成份和过多的罗唆重复。 4、叙述方法的选择和话题的组织选用方面不可忽视。若选用的好, 能使发言意思集中,前后一贯,不离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断 断续续,时而眼望房顶,时而低头,或内容紊乱等。但是如果经过老师指 导,说的能力定会取得较快转变,否则,在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的今天,学生走出校门时很难适应社会。 5、神态、姿势是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说的能力往往要借助身姿和 手势的帮助,有时尚能替代某些语言,也可丰富语言的含义,但是初中 学生大部分都缺乏这种意识。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常有吐吐舌头,手不 知放在何处地抠这摸那,或身体摇晃满脸胀红,或眼睛东张两望等现 象。若在平时多加重视仪态方面的要求训练,毛病是能纠正的,这不仅 是一种文明教养的需要,还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心理的紧张感,也是促进 说的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 二、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 的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而 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也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提高。培养听说 能力离不开思维训练,语言文字是它的外表形式,思维活动是它的内 涵,学生们在听的时候要凭借语言进行听音辨义、理解、归纳等一系列 紧张的思维活动。在说的时候,也需要有确立中心、归纳要点、安排顺 序、选择词语等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发展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过 程TF是发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听说这一活 泼的语言活动形式来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 捷性、逻辑性、深刻性,以至于创造性。教师应该合理指导,把学生的现 有兴趣、“强项”引人口语训练之中,归结起来加强听说训练的主要途径 有以下方面: l、加强朗读是听说能力训练的基础,可以受到标准化训练,从而得 到全面提高,让学生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使自己的听说和读写沟通起 --一、2、课堂上采取各种方式给学生较多的口头复述机会,培养系统而 连贯的说的能力。如:课前三分钟讲话,要求每节课有一位学生在课前 三分钟内讲一段话。这段话还要有题目,中心要明确,语句要通顺,内容 要健康。另外,还可以通过课文讨论分析,让学生口头表达故事情节,揣 摩作者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等。再则,可让学生先看课文然后进行复 述。可以由一位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也可以在几位同学发言之后, 指定一位同学作综合发言。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并重视课文语言,秩序 渐进不断提高。 3、在复习课或思考练习的基础上,多组织口语表达等活动,激发学 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发明 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若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教师把握质疑具有深刻 的启示作用。可以进行制造矛盾,设置疑点问,以虚求实问,探微溯源 问,变换角度问等等。例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一文的结尾,若问“这样 描写表现作者一种什么思想?”常规性问法会使学生觉得无新颖感,甚 至腻烦。如果变换角度问:“人逐渐远去,身影应该是愈加小,为何说身 影越来越大?”学生感到有趣,就会积极求答。对于学生的回答,一方面 给予全面的评价,包括答案正确,语言表达形式、神态姿势各个方面;另 方面引导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遇事多问:“为什么”,比仅获几句“鉴 定式”的结论更富感染力。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 听说训练的质量显然又提高了一步。 4、在阅读课中,善于组织学生一定程度的讨论,锻炼他们即兴说的 能力和思维敏捷度,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谈个人看法和理由。实践证 明,学生在此法中可能受到的效益,远比单纯机械练习更有价值。形式 方面,采取“即兴式”或有计划有准备的讨论均可,但讨论须在教师的指 一导下展开。 5、结合作文讲评,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体会,不仅训练了说的能 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和写都是语言表 达,二者的基础都是思维,使之相辅相成。运用这种训练,一般要经过准 备、口述和讲评兰个阶段。因此,作文讲评课须改革以往重教师讲,轻学 生说的倾向。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同时,选择出优、良、中、差有代表 性的文章,或经比较分别抽出部分文章在开拓主题、结构选材、细节描 写、开头结尾、叙述议论等某一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在讲评前约定 时间及人员,让他们对发言内容有所侧重并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上台 谈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想。最后由教师联系实际总结归纳。这样不仅便 于初学写作者之间的沟通,受到相应启发、产生共鸣、消除畏难情绪,提 高写作能力,又能达到听说训练的目的。 另外,教学中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节目主持人活动,或利用班会发 言,竞选学生干部,学习经验交流及学生评教等形式,但应坚持循序渐 进,注意训练的梯次效应。 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 的需要。影响学生听说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听说能力的训练途径也是 多样的,本文不能一一赘述。但只要我们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分 析学生听说水平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实际着手, 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实践,多给他们希望,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 机会,不仅仅能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 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流畅性、写作的独创性,更有 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2]倪文锦等.《语文教育展望》_华东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