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L#中国高新技术含量 浅析翡国出口企业硇反倾销策略 ◆文/黄勤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贸 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 更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ill标,是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企业的反倾销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策略出口企业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 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 果的法律行为。我国被实施反倾销所涉及的产品范围日益广 泛。上世纪8O年代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主要集中于欧 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入9o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 家如巴西、泰国等也加入了对我国出IZl商品实施反倾销的行 列。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反倾销案件涉及的规模和金额日 益增大。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研究我国 反倾销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反倾销观念和意识 目前我国出IZl企业反倾销的观念和意识相对薄弱,国内 一些出IZl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时,由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 不配合或不积极配合往往力不从心.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 “搭便车”的心理,对于外国提起的反倾销调查要么置之不 理,要么惶恐不安,但最终都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应努力为我国企业应诉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应诉与收 益相对称机制,我们应该广泛通过、商会行会等各种组 织以各种途径让他们了解到反倾销的重要性和后果以及应对 方法.进而让他们积极的应对及时抗辩,拿起反倾销的武器 来保护自己。在我国,不论是企业、还是进出IZl商会、各 律师事务所等,都奇缺反倾销专业人才。中国迫切需要建立 一支了解国际市场的反倾销人才和律师队伍,要解决这一问 题就应该加强培训反倾销律师,同时注意充分利用国外市场 中这方面的人才,也可以通过驻外机构、向外国资本输出的 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业,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动态, 并及时反馈给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 网,完善我国预警机制,为打赢反倾销诉讼作好充分准备。 二、健全反倾销法律制度 反倾销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当前法制经济的时代必 须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应诉,外国对中国提出的 反倾销多是以反倾销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国应引 导我国企业认识清楚反倾销的本质,不应总是在遇到反倾销 指控时。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作自我检讨,而应主动参与到反 倾销诉讼中,争取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企业在国 际市场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所以我们有必要在 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键全反倾销法律 制度。并且加强普法与执法力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 国内广大企业对反倾销的认识与重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应 诉不力的现象,同时也才能切实的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 益.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 一2O一 三、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支持体系 的所有和措施都应该以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公平 竞争为前提,应建立国际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从物 流、金融、保险、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引导。应当 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对出口产品总量和产品结构进行宏 观,鼓励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互补型产业,在巩固原 有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市场。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主要 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消弱了我 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我们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 场的开拓,逐步实现市场结构多元化,提高我国出口企业抵抗 倾销的能力。建立国家反倾销咨询机构和建立全国范围内的 反倾销数据网络系统,及时公开各国反倾销的法律、法规、政 策,各“替代国”的价格、计算数据、成本资料等。及时向国内 出IZl企业发布预警信息。 四、提高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面对反倾销威胁,出口企业应做好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工 作,优化产品结构,尽快转换竞争方式。变“以价取胜”为“以 质取胜”,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等种非价格竞争手段, 在出IZl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上下功夫,扩大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产品出IZl。同时在制度安排上可以考虑“优质高价 出IZl原则”。这一准则首先强调的是“高价”。一种国内产品在 向同一海外市场外销的活动中,外销价格高的企业将赢得市 场。外销价格的比较在经过技术处理后可统一在离岸价上进 行,由海关设置“价格门槛”,出口产品的外销价格只有高出 这一“价格门槛”才能溢出海关输往目标市场,在这个意义上 说,“优质高价出IZl原则”亦可称为“最低出IZl价格准则”。这 一准则的确立和有效进行有助于彻底解决我国出IZl低价竞争 的老大难问题,并把出IZl竞争引向高价竞争,从而也就能够防 止低价竞争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国有资产流失或市场行为 执行人中饱私囊的不法行为,并将有效地刺激出IZl产品质量 和档次的提高。另外我国企业应合理定价,这是我国出IZl企 业反倾销诉讼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避免歧视性待遇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大部分行业的市 场化运营。然而有些国家却无视客观现实,妄加臆断中国为非 市场经济国家。以不确定的“替代国”标准对中国出IZl企业提 起反倾销诉讼。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先决条件不解决,中国多 数出IZl企业就将仍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国应利用 国内外媒体加强宣传攻势,大力宣传我国市场化进程,并可以 委托过国内外有关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程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我国有必要按 失。出口企业自身或者以商会行会的形式也要设立相关的反 照市场经济国的条件,尽快在竞争领域完成国有企业民营私 倾销监测机构,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搜集有关各类信息,做到 有的转制改革,等到劳工工资、生产资料控制及资源配置、产 常备无患。因此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成为必要。 品价格、产量等一系列障碍均不复存在,市场经济的价 格运行机制真正建立起来,我们完全可以要求美国确认我国 参考资料 的市场经济国地位;倘若还不能取得市场经济国地位,则可诉 [1】《反倾销文集》作者:《反倾销文集:浙江省百名注册会计 请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美国的歧视和行为予以裁决。 六、拓展信息渠道 师反倾销应诉人才培训心得》编委会编 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O6月 出版社:中国财 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出口企业应促进贸易双方的深层了 [2】《反倾销案例研究》(2000—2005)中国十大反倾销案例解析 解与合作,拓展信息渠道,达成相关协议,以求在中国出口产 作者:常亚平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106年12月 品被指控倾销时,该国部分相关企业能共同参与诉讼,提供 2(出版时间: 有利于我方的相关证明,甚至说服起诉方撤诉,这已经是化 [3】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博弈与我国对策研究作者:杨仕辉著 解反倾销调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处理反倾销调查是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O6月 个预防与应对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能有效的预防反倾销调 [4】李锋章仁俊著: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遇警机制的缺陷《经 查,不仅能够节省调查过程中的大量应诉成本,而且也可以 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68页 减少甚至消除因为反倾销调查而给我国带来的大量间接损 石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作者单位系上海电力学院管理与人文学院) 写 写 写 写 写 写 穹 石 写 ; (上接18页) [3】梁世夫.粮食安全背景下直接补贴的改进问题U】.农业 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走加强经营管 经济问题,2005,(4)4—7 理,提高单位产品的技术含量的集约化道路,这是保证规模 [4】程时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成本问题的几点看法U】.粮食知 经营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6】。 参考文献 识,2002,(5)20—24 [5】吴天锡,重视节约粮食生产成本问题U】.中国粮食经济, 2001,(3)4—6 2001年,(3)79—83 [1】万劲松.生产成本对21世纪初期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U】, [6】课题组.增加粮食收益的市场对策U】.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宏观经济研究,2004,(9)24—28 [2】邓大才.中国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研究U】.农业经济导刊, 2006,(2)106—116 牙 ’_、 牙 蠕 写 ! ! ! ! ! ! ! (作者单位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 ! ! ! ! ! ! ! ! ! ! ! !;、!;、!;、 f上接19页) 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装、轻工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并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这 些传统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国际 一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国来自这方 竞争力。同时,应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 面的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企业、中介组织要形成合力. 部地区进行转移,以增加就业和满足现阶段西部地区数量型 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国的贸易利益。 经济增长的要求,以发展现有的比较优势。其次,我国的对外 贸易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关键时 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价格必然会提高.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步消失。因此,今后培育技术密集 参考文献 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将是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 [1】张鸿.外贸万亿美元的一位——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键任务。目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 [J].江苏商论.2006,(6). 长点,我们应当抓住此机遇,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吴仁波.中国如何能圆贸易强国之梦[J].江苏商论.2006,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 (5). 争力,建立起我国的竞争优势。 [3l林健.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 3、进一步强化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经 报.2003,(12). 营能力 [4l陈丽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 自主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我 版社.2003 国的大多数企业都采用贴牌生产,形成了对国外品牌的依 [51I曲晓如.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赖,必须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现状,着眼培育和创建 [61I李刚,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 自主品牌,这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4、积极参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定,运用国际通行规则保 [M].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系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