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健全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并履行职责。
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并建立培训记录。
三、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明确,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四、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不同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到指定隔离室诊疗,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五、各诊室、留观室、抢救室等应定时开窗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消毒处理;每周进行一次室内环境的彻底清洁消毒。
六、工作人员工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要求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七、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腹泻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八、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治疗
过程中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人体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所有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九、加强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并按要求报告,对监测发现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十、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过滤网应每季度清洗并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布巾清洁一次,每季度对空气生物学监测1次并记录,每月对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进行生物学监测1次并记录,且不得有致病菌检出。不合格者,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后再次监测,直至合格,确保医疗安全。
十一、严格执行我院《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等工作,交接登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