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亲生体验等活动,体会周长含义,并能结合生活实例具体指出周长指什么
2. 经历根据周长的含义测量出物体周长的过程,在不同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 通过认、量、比、用等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周长和面的大小无关,与边的长短有关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体会一周
环节一 故事引入 识一周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三只小昆虫和大家一起来上数学课。
看,他们正在树叶上举行爬行比赛。
(PPT出示小强,大强和小胖沿着树叶爬行的动画,出现三个运动轨迹)
师:游戏规则是:谁沿着树叶爬了一圈谁就获胜。
预设:
生1:小胖赢了。
问:小胖为什么赢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解释一圈)
问:小强为什么没有赢?应该怎么跑?(绕着外边跑)
问:那大强不是绕着外边的吗?(没有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
师:数学上这样的一圈叫做一周
问:谁来总结一下,怎样才是圈周?(生:从一个点出发,沿着边线,再回到这个点)
师复述强调,出示板贴
环节二 生活素材 描指说一周(辨析边与面)
问:生活中,你还看见到哪些物体表面的一周?
追问:一周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课桌,黑板有吗,快跑上来指指)
问:老师这里还有本数学书,你能指指课本封面的一周吗?
(语数)老师展示摸面
师:原来一周要指边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物体,他的一周在哪里?(三角板,钟面,7)
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师:我们看到的是课本的封面,三角板的表面,钟的钟面,但一周却是他们的…(边)
总结:看来一周与边有关
合作探究 认识周长
出示上图隐去后的几何形状
问: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生:形状,大小,曲直,长短不一样)
(出不来:从长度方面考虑呢?长短一样吗?)
环节一 量一量 认识周长
问:刚有同学说长短不一样,究竟多长多短?
借助工具动手尝试一下
汇报交流
(语数)预设:长方形用尺量,把每条边相加,算出得数
三角形类似(将折现转化为直线)
圆呢?(借助绳子绕一圈,再把绳子拉直用尺量)(归纳:将曲线转化为直线)
板书每个的长度数据
总结:刚刚大家量出的每个数据就是这些封闭图形的周长
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环节二 化曲为直 体会周长本质
展示把每条边拉开
问:发现了什么?(预设:都变成了直直的线)
还有直有弯吗?
总结:比周长,我们关注的是一周更多的长短,,而非曲直,形状
应用延伸 强化新知
环节一 体会一周长短与面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纸,有甲乙两部分,你们觉得谁的周长更长?(ppt出示)
开火车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有两种意见(有的说②号长,有的说周长一样)
请看大屏幕(先拼起来,再边重合)
问: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问:明明2比1面要大,但为什么周长却一样呢?
总结:比周长,我们不是看面的大小而是看一周的长短
巩固练习 学习单 比一比这四个图形谁的周长长
目标:怎么数周长,巩固与面的大小无关
师:四只小昆虫分别绕着下面4个图形爬,想一想,谁的路线最长,在练习纸上做一做?
(标出每个格子1cm)
数一数汇报
问:明明图形越来越小了,为什么周长却还是面小的长?
明确:周长是看的是边的长短,与面的大小无关
总结回顾
今天学到了什么?
(一周,周长的含义,周长关注的是边的长短,与其他大小曲直无关)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周长,比如相框的制作,外包装的设计
下节课我们在深入了解周长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