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前言 .......................................................................................................... 1 2.工法特点.................................................................................................. 1 3.适用范围.................................................................................................. 2 4.工艺原理.................................................................................................. 2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 6.材料与设备 ............................................................................................. 7 7.质量保证措施 ......................................................................................... 7 8.安全措施.................................................................................................. 9 9.环保措施................................................................................................ 10 10.效益分析.............................................................................................. 11 11.应用实例 .............................................................................................. 11
1.前言
对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降水稀少,蒸发能力为降水量的4~10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是西北大开发的关键因素。对于西北地区的工业的发展的更需有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处理并储存水资源,使企业生产能够正常的运行,服务公众并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我单位在神华68万吨/年煤基新材料项目-净水场装置中,承建厂区水池结构包括:清水池、吸水池、V型滤池、高效沉淀池、储泥池、等大型水池结构,为厂区有效处理并储存水资源的重点工程,我单位有效利用水池变形缝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工艺:使水池伸缩缝处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并有效防止变形缝处漏水、渗水现象。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受到业主方好评。
2.工法特点
利用橡胶的高弹性,使构筑物在各种荷载作用下都有一定的伸缩能力,从而起到密封坚固,可以有效防止建筑构造的漏水、滴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增加弹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 1
第 1 页 共 12 页
3.适用范围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必须设有的永久性变形缝内,如水渠、隧道引出口、蓄水池、滤池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适应温度:普通型:-25℃-+60℃;耐寒型:-40*C-+60℃。
4.工艺原理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这是一种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混凝土内部设置的止水带,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紧固密封有效地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可确保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橡胶止水带连接 橡胶止水带安装 底板安装遇水膨胀橡胶聚乙烯板安装 混凝土施工 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填缝 第 2 页 共 12 页
5.2. 施工方法
5.2.1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条(仅用于底板施工)
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底板伸缩缝处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条。将伸缩缝垫层部位杂物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用锚栓将氯丁胶在此部位涂刷均匀,将遇水膨胀橡胶条铺设在垫层上并用力按压使其粘结牢固。
5.2.2橡胶止水带的连接
1.底板橡胶止水带防水铺设至底板边,东西向直接与外墙竖向接头,接缝留在底板平面上,距底板边距离大于600mm,相邻接缝位置错开不小于200mm。止水带连接采用氯丁胶进行粘结,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橡胶止水带必须粘结良好,严禁不加处理的“搭接”。 2.粘结前,首先用小刀将止水带突出的部分割掉,然后用锉刀将待粘结的两块橡胶止水带的粘结面锉出新鲜面,并清理干净(如图2)所示)。变形部分接缝的圆腔相接处是粘结的薄弱部位,因此采用玻璃胶封堵内腔,以防此处漏水。
图2 橡胶止水带锉磨
第 3 页 共 12 页
3.在粘结面均匀涂抹氯丁胶胶液,待胶液风干后,两块止水带进行粘结,粘结后用木锤捶打,使粘结面尽可能全面接触,最大程度的减少空隙,然后用木方、步步紧将搭接部位夹紧,30分钟后拆下。(如图3所示)
图3 搭接处粘结夹紧固定
5.2.3聚乙烯板与橡胶止水带安装
割除伸缩缝处底板与池壁交接部位的钢筋,留出止水带的界面位置,将橡胶止水带穿进伸缩缝处钢筋内,并使止水带处于居中位置,施工时防止损伤、划破止水带。止水带在池壁顶部用方木与步步紧夹紧固定并使止水带保持垂直牢固,一定要使橡胶止水带在其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能出现扭接现象,如发现有扭转现象及时进行调整。 5.2.4聚乙烯板安装
由于聚乙烯板比较脆弱,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破碎,因此施工时必须安装牢固并防止破碎断裂,尤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更容易破碎。利用附加钢筋固定,加固时在聚乙烯板两侧用Φ10@80绑扎钢筋网片
第 4 页 共 12 页
用绑扎丝将其与聚乙烯板固定在一起,提高其整体性(如图4)。
5.2.5混凝土施工
1.伸缩缝处混凝土施工是止水带施工的关键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橡胶止水带全部浇埋进混凝土中,一定要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先要使其在界面内保持平展,接头部位粘结紧固。
2.混凝土浇筑时橡胶泵管在距离伸缩缝处1.5m的位置分层进行浇灌,使混凝土缓慢流动至伸缩缝位置,并注意伸缩缝两侧要同时浇筑,以免两侧压力不同将挤塑板挤碎或使橡胶止水带发生偏移。混凝土振捣时用力要适当并且充分振捣,使其与混凝土充分结合,以免影响止水效果。
3.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许多尖角石子和锐利的钢筋,所以在振捣和定位橡胶止水带时,应注意振捣的冲击力,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
第 5 页 共 12 页
图4 聚乙烯板的固定
5.2.6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填缝
1.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伸缩缝部位聚乙烯板抠出30mm~50mm,并将混凝土表面妥善清洁,除去灰尘和油污,并使施工缝部位保持干燥,因该胶系油性物质遇水不粘。将双组分聚硫密封膏黑白两种按比例白:黑=100:10配制,根据气温可适当调整黑色组分用量,一般可在100:8~12之间调整。单黑色组分不宜加量过多,因固化块而影响粘结强度。
2.填缝前对缝面两侧非密封区,应贴胶带纸,预贴的胶带纸在涂胶、整形后应立即除去。注胶完成后进行整形,整形后缝面胶体应承U形状。整形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气泡,增加光洁度和密实度,使缝壁两侧粘结牢固并扩大粘结面,冷缩时增加延伸率,热涨时胶体不宜凸出缝面,不会因长期摩擦对胶体产生破坏。 5.2.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橡胶止水带连接处粘结牢固且搭接长度满足要求。 2.安装时注意不要损坏其表面,并且要安装牢固。 3.聚乙烯板安装牢固防止破碎。
4.混凝土施工时注意随时观察止水带与聚乙烯板的位置,发现偏移及时修正,并防止将挤塑板挤碎。
5.双组分聚硫密封膏按比例调匀,每次配置并一次性使用完,避免新配置的胶料与上次剩余胶料混合使用,保证密封质量。
6.填缝时保持施工缝处清洁、干燥,与混凝土面结合要牢固,表面平整光洁。
第 6 页 共 12 页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准备
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包括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聚乙烯板、双组分聚硫密封膏,氯丁胶粘剂、玻璃胶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检。橡胶止水带不得长时间露天暴晒,防止雨淋,勿与污染性强的化学物质接触,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防止机械、钢筋等损伤止水带。 6.2机具准备
锉刀、小刀、木锤、手棍,毛刷
7.质量保证措施
7.1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预控活动,及时收集反馈建设单位、质监站对工程质量的意见、评价和建议,及时改进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进操作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7.2项目部必须严格按公司要求选择合格的材料分供方,确保材料进货渠道正规;进场材料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前对所有到期的计量设备、器具、经纬仪、水准仪、台称、试验器具、钢卷尺进行检查、校验。
7.3立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做好隐蔽工程的评定工作,对不合格部位及时做出处理。
第 7 页 共 12 页
7.4工程主要用料(钢材、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质量不明的材料。
7.5在业主监督下严格“三检一评”制度,责任到人,层层把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下道工序施工。
7.6各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并由技术负责人及时办理隐预检手续。隐蔽部位必须经检查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7.7对已施工完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及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7.8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7.8.1根据工程进度,掌握当地气象变化情况,以利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7.8.2根据雨季施工要求,做好物资供应、劳动力调配和加强现场调度工作。添置必要的防雨设施,搭设雨棚,购置机具,修整道路和改善排水设施。
7.8.3加强计划、调度管理工作,组织施工人员讨论雨天施工作业计划和措施的实施,避免因雨天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7.8.4做好材料和半成品的保管工作,对材料仓库要经常检查,做到通风、不漏雨、仓库周围排水畅通。
7.8.5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草袋、塑钢布、苫布等由材料部门提前准备,及时组织进行。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第 8 页 共 12 页
7.8.6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
8.安全措施
8.1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 1 劳动保护 进入现场不穿防护鞋 2 主要控制措施 教育培训现场检查把关,立即整改 必须配齐进场。 备注 震捣未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混凝现场检查控制,装漏电保护混凝土浇筑 土浇筑机具未装漏电保护器,电线破器,必须佩带绝缘手套绝缘损 高处作业区的平台、走道、斜布道未按要求装设防护栏杆及易坠物平台安装踢脚板; 高处作业区域内有空挡、未满铺铺设脚手板;高处作业区域内脚手架端头未封闭;六级风以上高处作业;垂直交叉作业层间未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措施 鞋,安排电工更换 平台走道等装设防护栏杆,并按规定铺设踢脚板,高处作业区的孔洞必须在施工前用脚手架板满铺,必须按照要求安装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六级风以上禁止高处作业;垂直交叉作业层间用脚手板隔离。 确佩带安全带 立即整改,高空作业工具存放在工具包内,禁止上下抛掷 料 挪动安全防护设施需经安未经安全部门而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全部门同意,并及时恢复出施出入口未设防护栏杆和警告牌 入口等位置架设防护栏,并设警告牌 灭火器材未按要求合理配置 4 现场防火 安全通道不畅通 合要求 施工现场要按要求布设消防器材 通道上不许堆放杂物 持安全距离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立即整改,高处作业必须正3 高空作业 全带 高空作业未佩戴工具包、传递物品时随意抛掷 高处作业平台、走道、脚手架超过允禁止在平台走道上堆放物许荷载 危险品仓库距离建筑物安全距离不符危险品仓库距离建筑物保
第 9 页 共 12 页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主要控制措施 备注 设备不按期检查保养,连接螺栓松动,连接螺栓检查力矩合格定各机构制动器失灵 操作人员上下塔吊不遵守规定 起重机上向下抛掷物品 电器或电动部件漏电或绝缘不良 期维护与试验检查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按规定上下塔 起重机不得向上向下抛物 起重机不得向上向下抛物电器部件做好漏电保护,做好绝缘 使用完毕起重机,未锁紧。 设备运转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起重机使用完毕锁紧夹轨钳 设备定期维护,调试运行 9.环保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汽车尾气 施工现场灰尘 防腐作业 施工阶段 设备维修 设备撤场 混凝土浇筑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控制措施 备注 1 2 3 4 5 6 8 空气污染 灰尘 气味 风力 汽车用环保型燃料,用燃气代替汽油。 空气污染 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 气体中毒 作业时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对垃圾进行定点存放及时清理 将盛器放在有可能漏油的位置放置污染 发生油品泄漏显现立即用盛器盛装油品 专门场地清洗,废水经过处理排放 固体废物排放 污染土壤 油品泄漏 油品泄漏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混凝土罐车清洗 土壤污染 9 10 11 车辆运输 夜间作业 雨天作业 噪声、大气 光线不好 作业面滑 车辆噪声 合理调度车辆 产生扬尘、限速行驶,道路洒水 污染大气 碰撞 照明充足 滑到跌伤 暂停作业,清扫作业面
第 10 页 共 12 页
10.效益分析
本工法可操作性强,安装简便、技术难度不大,橡胶止水带安装质量容易控制,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避免了池体在变形缝渗水、漏水现象。为解决变形缝、施工缝渗漏的通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避免池体渗漏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1.应用实例
在我单位施工的神华68万吨/年煤基新材料项目中,净水场装置清水池、吸水池、高效沉淀池,以及第二循环水装置中的吸水池,给水及消防水泵房、冷却塔塔下水池;污水装置二沉池、AO池等共计有30条变形缝和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可有效避免出现变形缝或施工缝上的漏水返工。
变形缝和施工缝如产生漏水返工,以每处漏水返工维修费5000元,一次满水试验费用30000元计(单个池体满水蓄水需40000m3,试验费用0.5元/ m3),可节省费用=5000+20000=25000元,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保证池体满水试验合格通过,从而节省了机械设备和人工费用的支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 11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