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分 50 分,
45 分 。
一、 (本大 共 15 小 ,每小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 出的四个 中,只有一 是最切合 目要求的。 )
网上流行的一 帖子 写道:
人就笑了;人 他民族多;
北京人 他 沙多, A 地人就笑了; A 地人 他面 大,
B 省人就笑了; B 省人 他地 高,人就笑了;西
藏人 他文物多, 西人就笑了; 西人 他早, 江西人就笑了 ⋯⋯ 据此达成 1~ 3 。 1.对于帖子中 A 地的 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 源 乏, 落伍
)
B .草原面 大,有斑点状沙漠化圈 象 D .属于我国西部 地
(
)
C.河流 以高峰冰川融水 主
2.对于帖子中省 行政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A 地的城市化水平比 高
B.的城市主要散布在盆地内部
C.B 省的烟草 突出, 在花卉栽种 展很快
D.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散布在地 高的高原面上
3.对于 B 省的 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 源 乏, 落伍
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 突出
D.受地 和距海 近影响,自然 境拥有 状散布特点
” ,判断 4~ 6 。
C.旅行 源丰富
“ 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 状况散布
4.相关①、②两河段水 状况及成因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 .①河段水 好,因 河段流域内工 布局 少
( )
B.①河段水 差,主要因为 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 重
C.②河段水 好,因 河段支流多,河流 化能力
D.②河段水 差,因 河段工 染大
5.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
B .地 逐 降低
A .均匀流量明 加大
C.含沙量明显增大
D .结冰期渐渐变短
6.最适合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数字地球
D .全世界定位技术
(
)
C.遥感技术
面积近 240 平方千米, 由火山喷发、 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
位于我国某省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右图是
“该湖及其周边水系图
(
” ,据此回答 7~8 题。
7.对于该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位于内蒙古,是内地湖
是外流湖
)
B .位于内蒙古,
C.位于辽宁省,是内地湖
D.位于辽宁省,
是外流湖
8.以下描绘切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
)
A .丘陵地形,散布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B.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凹地
C.高原地形,散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D.地处辽河平原,地表宽泛散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石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备自然地理、 人文脉络、 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好性等诸多
要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以下图为 “ 长江经济地带空间构造表示图
” 。据此回答 9~ 10 题。
9.长江经济地带空间构造中的辅轴的散布规律是 A .沿长江干流散布
C.沿沪杭 —浙赣 — 湘黔 — 贵昆铁路线散布
()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长 D.沿公路线散布
10.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的条件剖析错误 ..的是 ( A .地江上游地区中心,地理地点优胜 C.经济总量大,对四周辐射带动作用大
)
B.是上游地域的交通枢纽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胜
以下图为 “我国在同一纬线邻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 ” ,读图达成 11~
12 题。
11.①、②、③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最可能的是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 )
B.太湖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D.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12.③城市日照时数显然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由是
( )
A .距海远
B .受季风影响小
C.气温低
以下图为以塔里木盆地某点
D .海拔高
(O)为中心向 a、b、 c 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依据上图判断图中剖面图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
A . a—— ① b—— ② c—— ③ B . a—— ② C.a—— ① b—— ③ c—— ② D .a—— ③
b—— ③ b—— ②
c—— ①
c—— ①
14.对于 a、 b、c 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切合实质状况的是 A . a 线沿途资源丰富,矿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
( )
B.b 线地域农业发展的优势要素有热量充分,年较差大
C.c 线地域地质条件柔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
D. a、 b、 c 三条线路中河湖都之内流为主,水源不足
15.若乘火车由北京出发至拉萨,沿路过过的地理事物有
( )
A .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B.旅行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布达拉宫
C.铁路线:京广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城市:北京→武汉→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拉萨
答案: C
分析: A 选项中,不经过昆仑山脉,
B 选项中,不经过敦煌石窟, D 选项中,将不会经
过武汉市,故只有
C 项正确。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16.以下图为“浙江某地区地形图”,此中
A 、B 、C、D 、E 为 5 个居民点,读图达成下
列各题。
(1)图示地区内最高点的海拔
数值范围为 ________。简述该地区
的地形特点。
(2) 图中①~⑥六个观察点中,起码选择 ________观察点 (填序号 )才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地区。
(3) 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域经济发展的假想。 (起码说出两点 )
(4) 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度,该地域近期拟建立一个建制镇。你以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论述原由。
17.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通往城市①
的铁路线名称。
(2) ②河年总径流量为 43 亿米 3,在河西走
廊绿洲农业浇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剖析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由。
(3) 指出③地区发展 栽种业的主要性自
然条件。
(4)图示地域 ________工业发达,试剖析其有益的区位条件。
中国地理参照答案
答案: 1.B
2.C 3.C
分析: 我国风沙许多的省区为内蒙古,资源丰富,
草原面积广大,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
的城市多分
为主, 属中部经济地带, 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多散布在盆地边沿。
布在谷地中。 B 省民族最多,为云南,烟草、花卉业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不便;自然环境
没有环带状散布特点。
答案: 4.D 5.B
6.C
分析: 第 4 题,依据图例可知①、②两处水质较差。①河段流经地区及②河段上游地域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密集,工业污染致使河流水质较差。故
D 正确。第 5 题,黄河水
由③流向②,故地势由③到②渐渐降低。故
B 正确。河段③到②的天气为温带天气,
A 错误。黄河的泥
为温带草原天气区, 所以
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域,降水较少,所以该河段的均匀径流量较小,故
沙大多数根源于黄土高原, 河段③到②位于黄土高原的上游地域,
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变化不大,故
C 错误。因为从③河段到②河段纬度先高升后降
D 错误。第 6 题,因为遥感技术监测范围大,
低,所以河流的结冰期应为先变长后变短,故
资料获得速度快,被宽泛地用于环境和灾祸监测。
7.A
8.C
依据等高线可
所以
分析:第 7 题,依据题意和经纬度可判读出该湖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
看出, 东北角上的河流流入湖泊,而东南角的河流虽是往外流,但并无跟湖泊相连,
该湖泊只有流入水量,而没有向外流出,故是内地湖,
A 项正确。第 8 题,据上题剖析可知 C 项切合题意。
该湖区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域,以风力作用为主,
9.C 10.D
分析: 第 9 题,由图中能够看出经济辅轴沿昆明
— 贵阳 — 怀化 —长沙 — 南昌一线延长,
是沪杭 — 浙赣 — 湘黔 — 贵昆铁路线。第 10 题,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干流集合处,地理位
置优胜,是西南区的交通枢纽,对四周辐射影响作用大,所以成为中心城市。
11.B 12.D
分析: 读图,依据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①、②两城市最低月均匀气温位于
0 摄氏
度以上, 降水量集中于夏天, 所以能够判断为亚热带季民风候。 可是①城市日照时数远多于
城市②。能够推测出①②两城市拥有地势上的差别。 城市③最低月均匀气温在 0 摄氏度以下,
夏天月均匀气温在
20 摄氏度以下,年温差较小,同时间照时数整年都特别丰富,所以能够
判断出该城市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
13.B 14.C
分析: 第 13 题,依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山山脉、帕
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
a— ②, b— ③, c— ①,应选 B 项。第 14 题,我国西北地
区以致亚洲内地地域,天气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光照激烈但热量条件不理想,人口
散布较少,城市密度小;青藏高原地域,地形曲折,地质条件柔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故
选 C。
15 C
分析: A 选项中,不经过昆仑山脉,
B 选项中,不经过敦煌石窟, D 选项中,将不会经
过武汉市,故只有
C 项正确。
16 答案: (1)700 ~ 800 该地区南部高北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
(2)③④
(3)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民风候,而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合发展亚热带水果种
植业、 水稻栽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鉴于该地区的某些特点农产品, 可发展特点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疆有海岛和沙岸,能够开发休闲旅行业。
(4)C 居民点。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地点适中 (中心地 ),有益于增强与四周居民点的联系;原有规模较大。
17 答案: (1) 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包兰线。
(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和少许的山地降水 )。
(浇灌水源不足 )、多风沙、土地盐碱化。
(3)主要性自然条件:降水少 (4)有色金属
镍、铅锌矿、铜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较发达;水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