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暴趣科技网
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乌鲁木齐市

祝斌

E-mail:478257858@qq.com

摘要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可以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能把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在课堂上迅速掌握“内化”了的知识,进而获得自我驾驭知识的能力。正因为此,案例教学法日益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重视和关注。本文试图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新课改案例教学法地理课堂教学总在中科院第13次院士大会上发言指出: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地理新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改革理念,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使命感。新课程新理念,它呼唤着地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通过在课堂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学习兴趣的新型教学方法,与地理的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在地理新课程中被大量采用。对于广大地理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化抽象为具体,变灌输为内化。高中地理知识大多是抽象和深奥的,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认真分析和探讨,许多深奥、抽象的内容被具体化了,学生不仅掌握“内化”了的知识,而且获得了自我驾驭知识的能力。

2、创设宽松环境,培养创新能力。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有着较多展现自我机会的宽松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掌握学科知识的精髓,又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挥主体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

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尽力从学生身边知识出发,选取一些真实的、与实际生产生活有关的典型案例呈现出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如对案例《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的学习就可促进城市区位、城市规划等相关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4、紧扣课标导向,强化课改理念。就高中地理新课程而言,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许多章节都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来编写教材,进一步明确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从而使案例教学实际上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必将促使整个课改理念的深化,也将对今后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1、地理案例的选取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选取地理案例的质量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授课前教师对地理案例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案例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2)案例选取要有真实性和实用性。案例必须来自客观实际,反映地理事实,并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树立“学有所用”的意识,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3)案例选取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的案例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4)案例选取要难易程度适中。太难和太易都会使学生丧失对案例参与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案例,往往有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2、地理案例的引入

教师最好提前告知学生本次案例的探讨方向,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课堂上教师呈现地理案例时,尽可能采用从小到大、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并尽量用多媒体形式来呈现地理案例,以增加信息量。

3、地理案例的探讨

案例探讨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学生通读案例素材,并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尽力把事件发生的背景、案例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揭示清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路,让课堂成为创造的乐园。

4、地理案例的概括评价

这是案例教学的过渡与升华阶段,

一般由教师针对案例讨论的内容、学生

在讨论中的表现、结果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与长处,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同时应注意保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通过案例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大。因此,教师运用地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精选案例。案例选取过程是一个不断筛选积累的过程。选择地理案例时,既要考虑案例的质量,又要兼顾学生的自身素质,更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切实处理好“热”、“精”、“度”三方面的关系。精选的地理案例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2、精心备课。案例教学法对地理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高,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要通过多渠道搜集案例素材,精选案例。只有平时勤于积累,善于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课堂的经验与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3、精致授课。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因材分层施教,把握提问对象及提问时机,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及效率。在整个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节奏的,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如学生对案例可能有不同见解,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才能给出明

确的结论,不能随意而答。

4、精准评价。案例教学法本身的主观性很强,有些案例无明确的好与坏的标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致力于问正确的问题,而不要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对于案例学习而言,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可行的方案”,每个方案各有千秋,我们应教会学生在众多方案中进行抉择的方法。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优势也很明显。在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适时、适度地采用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相信案例教学必将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1、阮洪《关于案例教学法的若干思考》江南论坛3、杨毅《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云南教育2002.122001.192001.32001.42、王红姝《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4、扬树新《案例教学法初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15、王明峰《实施案例教学法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学院学报6、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比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