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

来源:暴趣科技网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

1.抄写下面的字。

2.读拼音,写汉字。

mà 蚱 hóu 咙

特shū 飞chí

sù 然起敬 养zūn 处优

3.判断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

(bó) 笼(lǒng)罩 屏(píng)障( ) (1)停泊...(zhàn)抖 调(tiáo)度 踉(liàng)跄( ) (2)颤...(wěi) 霹(pì)雳 澄(chéng)澈( ) (3)忌讳...

4.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1)我们的教室辽阔明亮。( ) ..

(2)他经常干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蠢事。( ) ....(3)如果妈妈当众批评孩子,孩子会很难堪。( ) ..

5.按要求写句子。

(1)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比不上他。(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使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邀游汉字王国》。这个单元一定让你学到了很名有关汉字文化的知

识,学习了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搜集资料可以通过查找图书转,网络搜索和请教别人等方法。( ) (2)隶书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致, 象形意味不明显。( )

(3)研究报告的标题可以不用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要写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 (4)在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许多象形字向形声字演变,有些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的,有些是增加形符创造的。( )

二、积累

1

7.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锻炼 预计 承认 一声不吭 C.屏障 呐喊 拇指 摩拳擦掌

8.判断句子跟原句是否相符。

B.眷恋 欺负 慈祥 手疾眼快 D.尤衷 包袱 保母 心惊胆战

(1)为设果,果有杨梅。( ) (2)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义。( )

(3)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9.把句子补充完整。

(1) ,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三、古诗鉴赏

诗歌鉴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0.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歌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表现了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B.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

C.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D.诗歌后两句表达了遗民们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11.诗歌的题目,让你想象出怎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现代文阅读

月光启蒙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差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2

②“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③“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⑤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⑥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⑦“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⑧“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⑨“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⑩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⑪我问:“朝哪里猜?” ⑫母亲说:“朝吃的猜。”

⑬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⑭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2.根据给出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 ②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或者一下子领悟明白了某种道理。——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最美时辰”是指童年的夏夜。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童年夏夜和风和流水的轻柔动听。

C.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住在黄河故道的家乡人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精神生活富足,喜欢唱歌谣。 D.第④段是围绕这段的第一句话来写的,具体写了母亲给“我”什么样的启蒙。

14.读了文中的童谣、歌谣,你想到了小时候唱过的哪些童谣?选一个写下来,或者自己创编一个写下

3

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段画线句为什么说“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童年的夏夜,母亲给我做了什么?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至少写两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表达了对夏夜,童年和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

19.《月光启蒙》的美好场景相信你也有过。请写你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件愉快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

清楚,把家人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要求:⒈题目自拟:⒈不少于350字:⒈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学校名称一律写成“红星学校”,人名一律写成“小张、小李、小王”等。

4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尼、轧、革、牲、秽、堪、彭、瑞、寨、樱

【解析】【分析】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书写“轧”“秽”“堪”“樱”,

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尼、轧、革、牲、秽、堪、彭、瑞、寨、樱。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答案】蚂;殊;肃;喉;驰;尊

【解析】【分析】“蚂蚱”(mà zha)释义:动物名。“蝗虫”的俗称,指北平方言。指蝗虫,北方有人将其油

炸,当成食品。“特殊”(tè shū)解释:(形)事物的性质或情况不同于一般规律。“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释义: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喉咙”(hóu lóng)释义:(名)咽部和喉部的统称,也叫嗓子。“飞驰”(fēi chí),意思是飞黄腾达,驰骋于仕途的达官贵人。解释:指飞黄腾达,驰骋于仕途的达官贵人,犹疾速,很快地跑。“养尊处优”(yǎng zūn chǔ yōu)意思是: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蚂、殊、肃、喉、驰、尊。

【点评】本题考查对看拼音写词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应加强对疑难易错字的重点识记。学生对于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与书写,根据课内所学生字的读音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的字词,完成时要注意将字写舒展,正确。

3.【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解析】【分析】(1)“停泊(bó) 笼(lǒng)罩 屏(píng)障”正确;

(2)“颤抖”chàn dǒu,意思是:颤动;哆嗦;发抖。形容身体某个部位发抖。“ 调度 ”diào dù,意思是:(动)安排,指挥调派人力、工作、车辆等。也指担负此种工作的人。因此:错误;

(3)“忌讳”jì huì,意思是: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力求避免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霹雳”pī lì,释义: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发生于云层与地面之间,引发巨大的响声,危害人畜、建筑物等。现多形容突然发生的、带给人巨大打击的事件。因此:错误。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及形近字的能力。辨析字音时,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辨析形近字时,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4.【答案】(1)错误

5

(2)正确 (3)正确

【解析】【分析】(1)“辽阔”:(形)空旷而宽广,应该为“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错误;

(2)“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正确; (3)“难堪”:难以忍受,难为情。正确。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给字词的使用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字词在意义、结构、属性等方面的特点,然后选择。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所给题目,结合意思联系语境看搭配是否正确。

5.【答案】(1)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我比不上他。

(2)每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3)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奔出教室,犹如一只只活脱的燕子。

【解析】【分析】(1)修改病句是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注意结合

情境具体分析,并进行修改。“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比不上他。”缺少主语成分,因此: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我比不上他。

(2)反问句改陈述句时,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因此:每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3)结合题干“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句子也必须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我比不上他。;(2)每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3)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奔出教室,犹如一只只活脱的燕子。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的运用与转化。包括:修改病句、改陈述句、使用修辞手法写句子,平时多注重积累与练习,加强巩固。

6.【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解析】【分析】(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搜集资料时可查找图书、上网搜索或向别人

请教。查找图书时可以按类别查找,可以根据书名、目录、简介等判断书中书否有需要的内容上网搜索时要选准关键词,检索后要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还可以想想谁会有自己相关的资料想好问题,向合适的人请教。正确;

(2)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

6

多地使用这种字体。错误;

(3)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的研究报告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三种。普通研究报告应该体现完整的内容结构,包括标题、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文献回顾、方法、发现、讨论和建议。研究报告应该体现完整研究的内容结构,除了标题、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之外,还应从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成果应用、讨论和建议入手;错误;

(4)象形字向形声字的转变,或者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个声旁用来表示这个汉字的读音。形声字是汉字王国的重要一员,我们的祖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部首造字,用以表达汉字意义,这就使汉字具有了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生命力。因此: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对汉字文化的理解。把握时,平常多加注重识记与理解,熟能生巧。

7.【答案】D

【解析】【分析】A项、B项、C项正确;

D项中“尤衷 ”错误,应改为“由衷”,意思为:是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也指出自内心的情意和向别人指出自内心的情意。“保母”错误,应改为“保姆”意思为:以帮人从事家务劳动或照看小孩为职业的妇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8.【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解析】【分析】(1)“为设果,果有杨梅。”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杨氏之子》,意思为:他为孔君平端来

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为: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判断时要注意是否与原文或原诗句相符合。

7

9.【答案】(1)牧童归去横牛背

(2)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分析】(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意思为:放牛的孩

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意思为:漫天的黄沙中,边塞战争频发,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身上的盔甲都已经被磨破,但是将士们有着坚定的信念,一日没有将边塞的祸患肃清,他们便一日就不会回归故里。 故答案为:(1) 牧童归去横牛背;(2)不破楼兰终不还。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答案】10.D

11.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

【解析】【点评】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

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1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它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首诗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故答案为:D。

11.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感受到虽有凄凉无奈之感,却感受到诗人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故答案为: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

【答案】12.高深莫测;豁然开朗

13.B

1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子里呼呼跳。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

15.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母亲在院中搂着我,唱起歌谣,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16.在月光下为“我”唱民谣、童谣,讲传说故事,说谜语。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8

17.这是一位勤劳、乐观、有智慧的母亲,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启迪孩子想象,为孩子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18.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月光下进行的,这种启蒙教育不仅充满母爱,而且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而且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夏夜,月光是美好的象征,往往能给人想象的空间,以“月光启蒙”做题目,有助于激发读者美的想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

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短文主要写了现代儿童无法走进书里’ 的原因及‘走进书里’ 的方法,呼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2.文中“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豁然开朗意思为: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也表示: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或者一下子领悟明白了某种道理。“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高深莫测意思为: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 故答案为:高深莫测、豁然开朗。

13.A项、C项、D项正确;B项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童年夏夜和风和流水的轻柔动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母亲歌声的美妙动听。并非“童年夏夜和风和流水的轻柔动听。” 故答案为:B。

14.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故答案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子里呼呼跳。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

15.“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指代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母亲在院中搂着我,唱起歌谣,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故答案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母亲在院中搂着我,唱起歌谣,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16.“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充分表现出对我的爱,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故答案为:在月光下为“我”唱民谣、童谣,讲传说故事,说谜语。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7.“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

9

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概括出母亲是一位勤劳、乐观、有智慧的母亲,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启迪孩子想象,为孩子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故答案为:这是一位勤劳、乐观、有智慧的母亲,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启迪孩子想象,为孩子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18.题干围绕“夏夜,童年和母亲”进行分析,通过题目“月光启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对夏夜的怀念,对母亲的爱。

故答案为: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月光下进行的,这种启蒙教育不仅充满母爱,而且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而且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夏夜,月光是美好的象征,往往能给人想象的空间,以“月光启蒙”做题目,有助于激发读者美的想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9.【答案】 一件愉快的

事情 我的童年丰富多彩,发生了许多快乐的事,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但有一件事让我难忘,那就是我学会了骑车。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看见大哥哥大姐姐在小区里高兴地骑着两轮自行车,我十分羡慕,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终于同意教我学骑车啦!

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将自行车扛到楼下,爸爸说:“学骑车可难了,你要小心喲。”我胸有成竹地说:“怕什么呀,三轮的自行车我骑过,这只不过少了一个轮子而已吗。”爸爸先告诉我骑车的要领,我照着爸爸说的,先坐上车座,双手紧握扶手,右脚踏上踏板,猛地一蹬,车子果然动了起来,可车子晃晃悠悠的,跟喝醉了酒一样。我的心慌极了,还没骑几米就“扑通”一声,跟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摔了个“狗啃泥”。我痛极了,心想:骑车那么难,不学了。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之前不是很有自信吗?学本领哪有不遇到困难的?一定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这次爸爸扶着你,你放心骑吧!”于是我鼓起勇气,又骑上自行车,这次有了爸爸的保驾护航,我感觉车子稳多了,我越骑越快,忽然感觉车子轻多了。我一转头,发现爸爸在远处看着我。“爸爸,你没扶我。”我生气地说。“我不扶你,你也不是骑得很棒嘛。”爸爸笑着说。“啊!我终于学会骑车啦!”我开心的叫起来。

从此,每个周末我都会骑着车在小区里穿来穿去,感到十分快乐。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也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容易让考生追寻到写作思路,

但想写好它,却有点难度,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题目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

【点评】作者通过对《月光启蒙》的理解,写“ 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描写童年学会骑车,在父亲的帮助下,最后在鼓励和爱的教育下,学会了骑车。可见写作要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情,通过理性的思考,达到写作的要求。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