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时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从小做起。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 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 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 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 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现象。
(4) 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四 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
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和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五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机关。
(5) 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K粉等兴奋剂。
(6)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六 作业: 请为禁毒教育写二三条广告词。
七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社会,身心,人体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 __。
二、教学重点:
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了解戒毒的艰辛。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_初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 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 ——“罪恶之花”(课件)。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生:(略)
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 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生:(略)
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 状固体。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其成瘾性和 毒性比吗啡强4—5倍。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
品时间的延长,瘾君子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才能产生原来的精神效应。滥用海洛因的危害有:急性中毒,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传播艾滋病、多种性病和传染病;扭曲人格,败坏道德,使吸食者走向犯罪。
(3)使中枢神经兴奋剂,滥用时可精神亢奋,运动明显增加,可诱发 暴力行为和刑事犯罪。大剂量、长期使用病毒可致精神失常、易怒、行为失控甚至发生自杀和伤人行为。
2、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毒品可分为:品、精神药品
(2)从毒品和生产方法,毒品可分为:天然毒品、合成毒品
(3)毒品对人体的作用,毒品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毒品可分为:软性毒品、硬性毒品
(三)案例分析
1、学生讲述因吸毒而引发的悲剧。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真大,毒品这个“白色魔鬼”,正疯狂伸出罪恶的魔掌 残害人类!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更有甚者染上这个“白色恶魔”,最后横尸街头。同学们,你搜集到了哪些真实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老师这儿也有一段真实VCD,有一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为了吸毒却走 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
(播放剪辑过的VCD:《青少年教育》12’00”—14’45”)
3、看着一张张后悔、沮丧的脸,冰冷无情的监狱里,那一声声撕鸣,吼叫 的声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一个又一个无知、轻浮、暴躁的青少年,本该享受美好人生所带来 的家庭温馨,社会关爱和好友相拌,但是似长大却又未长大的他们在好奇心的屈服下,走入了黑暗与死亡的殿堂,带给他们的只有痛苦和家破人亡。
(四)讨论交流
1、这白色恶魔让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其实,像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中 国,甚至整个世界中还有为数不少。(出示全世界以及中国目前吸毒者的人数)
2、看了这两个 __的数字,你有什么要说吗?(指生说)
3、毒品既然如此可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沾染毒品?他们是怎样染上 了毒瘾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吸毒者的自白吧。请阅读“报告会”中的故事。
读了这些人的自白后,你觉得他们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五)自主选择,向毒品宣战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和对毒品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让我 们大快人心。那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样用实际行动向这可恶的毒品宣战呢?(生讨论)
2、刚才,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是有一些青少年却没有这么幸运。一个个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让他们误入歧途,由于
好奇,由于父母、老师的一句责备,由于一时之气,走进了网吧,那些充满了乌烟瘴气的地方,毒贩们步步逼近,吸引着,吸引着让他们上钩,最终,毒品让他们摆脱不了这种感觉,从此他们就这样将美好的前程双手拱让了。让我们警记那一张张包含泪水的脸,警记那一张张的脸,引以为鉴,做一个远离毒品的人。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21’20”—27’10”)
(六)课外延伸,实践作业
同学们,毒品既然是人见人恨的恶魔,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行动起来, 向毒品说不,向毒品宣战!
1、创作一幅反毒、禁毒宣传画。(课件:反毒、禁毒宣传画)
2、和小伙伴合作,设计一项反毒、禁毒的宣传活动。
(七)小结:
同学们,行动起来,加入到反毒、禁毒的行列中去,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让祖国更强大,让世界更美好!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27’10”—27’36”)
七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侯进寿 主题
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为配合落实禁毒教育活动的落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从而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并结合 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 “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形式:
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是什么使她变化?
二、毒品的危害
1、 对个人:
吸毒使人百病丛生
吸毒易患艾滋病
吸毒导致死亡
2、 对家庭:
吸毒终致倾家荡产
吸毒导致婚姻家庭破裂
吸毒祸及下一代
3、 对社会:
毒品危害社会
世界为毒品所伤
三、毒品的定义--多媒体展示
四、图片展示会----会快快说出图片所示毒品的名称
五、讨论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1、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的区别
- 作用不同
- 吸食方式不同
- 吸食前犯罪与吸食后犯罪 2 吗啡
3、
4、
5、 致幻类毒品:麦角乙二胺(LSD)
七、讨论:我们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 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
好奇心驱使,幼稚轻信。上当受骗 ,喜欢模仿,不辩是非, 精神空虚,寻求刺激,缺乏顽强的意志同挫折和不幸抗争,朋友的负面影响 2、 青少年应该见机行事,坚决拒绝毒品!
直截了当法, 金蝉脱壳法,主动出击法,秘密报案法
九、课堂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十、禁毒公益广告
最后,让学生以两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第一课时
一、 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 __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_初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 __、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出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
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
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 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二) 认识毒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毁人健康,
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
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的吸毒者,他对吸毒的人又憎恨又不解,在他看来,凡事都能戒掉,关键是有没有毅力。他决定以身试毒,为吸毒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和他见到的那些吸毒人一样对毒品戒断不了,成了毒品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的确,好奇心往往为了“试一试”,这样的念头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毒品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 __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一年轻男子,有一份好的工作,收入可观,他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别墅,够买了豪华轿车,在村里可谓是一名“亿元户”,他也是村里人奋斗的榜样。几年后,娶了妻子,生下可爱的女儿,他为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而骄傲,在一次出差的途中,他结识了一个“哥们儿”,在“哥们儿“的诱导下,他开始吸食毒品,起初,他只是用兜里的钱,慢慢的,兜里没钱了,他就拿存折里的钱,存折里没钱了,就卖车子、卖房子,妻子看到他已无药可医,就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这个人最后沦落街头,成了一名乞丐。
3、毒品会导致堕落、犯罪。
很多吸食毒品的人兜里都没有太多的钱,毒瘾发作让他们受不了,他们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会想方设法赚钱,要么去骗、去抢,要么就是去偷,如果被人发现,还会杀人,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 __远离毒品呢?
我认为:1认识必须到位。2正确面对挫折。3学会拒绝诱惑。4对毒品的好奇心要不得。
同学们,曾有人告诫吸毒者: “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面对毒品,江 __指出: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 __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_初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 __、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Yes to Life, No to Drugs!”
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怎样摧残人性和人体的,是怎样危害社会的;懂得种毒、吸毒、贩毒都是犯罪行为,从而自觉远离毒品,坚决与吸毒、贩毒的犯罪行为作斗争。真正达到知法,守法,自觉地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主题班会 班会策划书 设计方案 学雷锋 防溺水 安全教育 感恩教育 文明礼仪 学风建设
缅怀先烈 交通安全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 食品安全 我爱我班 养成教育 珍爱生命 诚信教育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作为教师的你有责任带领学生从活动中了解一些禁毒知识,下面是为您收集的两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 __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
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 __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
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 __、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
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
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三、活动方式:
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
2、学生讨论、发言
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
4、教师小结归纳
四、准备工作:
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节目场景
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
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
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吸食K粉是不是吸毒?”,并观看影片资料得到解答
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
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
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xx年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
(二)班主任小结归纳
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
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
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
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
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
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第一,摧残身心。这些毒品最初被用于麻醉、镇铮、止痛的医疗药品,一旦被人吸食成瘾后,在给人带来短暂的快感的同时,对人体会产生高度的心理和生理破坏。在生理上,这些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人的机体发生适应性改变,建立起新的药物作用下的平衡,从而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即所谓成瘾。一旦停止用药,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在心理上,毒品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会出现一种精神效应,使人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久而久之,毒品会摧毁吸毒者的精神和意
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瘾,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第二,引发刑事犯罪。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是不可能的。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不得不采用非法的方法来获得钱财,从而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极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