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来源:暴趣科技网
第2l卷第5期 2015年10月 上洛戈 振(自然科学版) Vb1.2l No.5 Oct.2015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DOI:i0.3969/j.issn.1007-2861.2014.02.015 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雷静桃,戴文杰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 分析了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的运动学正逆解,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坐标法 进行正运动学建模,获得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空间位姿;采用位姿分离法进行逆运动学建 模.求位置逆解时,由约束条件分别获得前4个关节角位移解析解;求姿态逆解时,采用欧拉角 表示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姿态,减少了计算量.以SCHUNK模块化7自由度机械臂为例, 进行了运动学正逆解分析,并基于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关键词: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位姿分离法 中图分类号:TP 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861(2015)05—0588—10 Inverse kinematics analysis of modular manipulator by separating attitude from position LEI Jing—tao,DAI Wen—jie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 Abstract:The kinematics for a 7-DOF(degrees of freedom)redundant manipulator is analyzed.The Denavit—Hartenberg(D—H)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forward kinematics.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end—effector with respect to the base are obtained.Attitude is separated from position in analyzing inverse kinematics.For the position inverse kinemat— ics,angular-displacement of the former four joints is obtained under a constraint condition. For the attitude inverse kinematics,the Euler angles are used to describe attitude of the end—effector with respect to the base.This way,the calculation is reduced.For the modular 7-DOF manipulator produced by SCHUNK,kinematics is analyzed and verified by virtual pr0totyping simulation. Key words:7-DOF;redundant manipulator;inverse kinematics;separating attitude from position 7自由度机械臂属于冗余自由度机械臂[1】.在机械臂末端f以下简称末端)位姿确定的情况 下,非冗余机械臂的关节变量和末端位姿是一一对应的.而冗余机械臂和非冗余机械臂最大的 区别就在于自运动特性[22.同样在末端位姿确定的情况下,冗余自由度机械臂有多组关节角 ]与之相对应,这就可以避开某些受限的关节角.7自由度机械臂因其具有避障、避奇异点、灵 活性好等优点【3】.因此得到广泛应用.7自由度机械臂末端位姿对应多组逆解,求解7自由度 机械臂逆解有一定难度,主要分析方法有梯度投影法[4]、神经网络算法【5]、遗传算法[6]等.文 收稿日期:2013—12—06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资助项目(SS2012AA041604) 通信作者:雷静桃(197O一),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E-mail:jtlei2000 ̄163.com 第5期 雷静桃,等: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589 献[7】提出了第4个关节角的额外约束,运用了较多的矩阵变换.文献[8】采用位姿分离法求解 机械臂正逆解,用9个参数表示末端姿态. 本研究采用位姿分离法分析机械臂逆运动学.首先,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坐 标法进行正运动学建模,姿态逆解时采用欧拉角表示末端相对于基座的姿态,将姿态变量减 为3个,从而减少了计算量. 1正运动学分析 机械臂正运动学即根据机械臂的各关节变量求解机械臂末端的位姿.在机械臂各连杆上 建立D—H坐标系,计算相邻连杆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进而计算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齐 次变换矩阵. 1.1 连杆坐标系及参数表 模块化机械臂由若干单自由度模块化关节和连杆串联而成,7自由度机械臂有7个关节, 初始状态为机械臂竖直向上的展开状态. 通过7自由度机械臂建立D—H坐标系(见图1),自下而上为机械臂的每个关节编号1 7, 0t表示各个坐标系原点,其中01和02重合,D3和04重合,05,o6和O7重合.第1,3,5,7关 节的旋转轴线均垂直于地面,第2,4,6关节的旋转轴线与地面平行,其中第5,6,7关节的旋转 轴线相交于一点. 图1 D—H坐标系 Fig.1 D—H coordinate systems 1.2 机械臂正运动学 根据D—H坐标系,D—H参数如表1所示.相邻两连杆齐次坐标变换矩阵通式为 c ai-1 SOiCO ̄i——1 -disc ̄i——1 sOisc ̄i——1 0 0 0 dicai——1 1 式中,0t一1,oLi一1, , 为一组D—H参数,c0i=COS ,s0t=sin 590 上海天 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 表1 D.H坐标系参数 Table 1 D—H coordinate parameters 由式(1)依次计算机械臂相邻两连杆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则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 齐次坐标变换矩阵为 佗 佗 佗 Ox ax Pz 0 OT= 0 n p =眈 0 2 ・5 ・; .i ・} ・3 .9 , (2) 唱 0 睨 O 2 Oz az Pz 0 0 0 1 0 .一. l 0 0 00 0 0 1 0式中 C1 mS1 0 0 s1 el 0 0 0 0 T= 1 l1 0 1 2T= 0 0 C3 0 -S3 0 0 0 1 Z2 ;T= -i = S3 -C3 0 0 0 0 0 1 2T= ,2T= 第5期 雷静桃,等: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591 C7 0 --S7 0 0 0 1 0 S70 -C7 0 0 0 0 1 其中Ci=COS ,Si:sin9i,i:1,2,…,7. 中各元素参见附录A 2逆运动学分析 机械臂的逆运动学分析,即已知机械臂末端空间位姿,求解各关节变量,通常采用反变 换法、几何法和解析法等.7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逆解是研究难点之一.从式(2)中的P ,P P 可以看出,机械臂末端位置只与前4个关节变量有关,6l5, 6, 7与机械臂末端的空间位置无 关,仅与机械臂末端的空间姿态有关.故可采用位姿分离法进行7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2.1机械臂位置逆解 由于7自由度机械臂是冗余的,因此进行逆运动学分析时,除了需给定末端位姿外,还需 增加机械臂的一个约束条件.最简单的方法即指定一个冗余关节,其关节角位移可以是转动范 围内的任意值. 前4个关节变量中第4关节变量可基于01和07的坐标用解析法直接求得,而第1,2关节 都会对末端位置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选取第3关节为冗余关节. 下面根据机械臂末端位置和 来求解 1, 2, 4. (1)关节变量 4.由于机械臂的第2,4关节和末端关节的中心始终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 以采用几何解析法求解 4(见图2). 图2运动学逆解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inverse kinematics 图2所示的A020405中,采用余弦定理可求出ZO20405,则由 4和ZO20405的互补关 系可求得 士 ̄--arccos( 塑 )), 式中,11=0002,12=0204,13=0405,末端位置坐标为(Px P!,,P ). 592 上海天 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 (2)关节变量 2.由式(2)中 Pz=ll+13(c2C4一C3S2S4)+/2c2 则 =士arcsin zP-11、/,A。+B。 一arcsin( )), (4) 2,B=-las4. 式中,A e3c4+1=关节变量 1.由式(2)中 P =一/3(¥4(CLS3+C2C3SI)+C4SLS2)一/2sis2 则 1 arcsin-Pv + 4)一12 sin /3 sin(02 (5) = lI 士 C 2.2 机械臂姿态逆解 n 下面根据期望的机械臂末端姿态,求解关节变量 5, 6和 7.设定 —Y一名欧拉角( , , )表 示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座的空间姿态,则用欧拉角表示的末端相对于基座的齐次变换矩阵为 cncpc,y—Sc ̄S./, -/(j2/ —D—E FCcxCBS7——Sc ̄C-), casfl 2T= s。c c,y十CaS-y —-S ̄CflS7+Cc ̄C,7 sasfl sf ̄s.y C口 s c 0 0 0 由于 已知,且已求得 1—04,则OT可由 OT=2T・ T・;T・iT 求得.由 OT=2T_。・OT 为已知,可求得 5, 6和 7,即 式中 C=c ̄c2ca—C/ ̄C3S2S4一cnS/3Cl C4S2—8 8 ̄C4S1 82+caSj3S1 S384 一s 8口c1s3s4一c s卢c1c2c3s4一sQ 卢 2c3s184’ D=cf ̄s2s3+caSf ̄C3S1一saSflClC3+casf ̄clc2s3+snSf ̄C2SlS3, E:C ̄C2S4+C/3C3C4S2一caS ̄ClS2S4一caSflC4SI¥3 +saS/3ClC4S3一SaS/3SIS2S4+Cc ̄S/3ClC2C3C4+sas口c2c3c4s1, F=sps C2C4一CaC C4S1S2+C7S CLC4S2一cQc C1S3¥4一sac—r81S3S4一s s C382S4 +c CBS,7CIC4S2一CaC,,/C2C3SIS4+Sc ̄C-),ClC2C3S4+sac 8一yc4s1s2一cacps—y81s3s4 第5期 雷静桃,等:基于位姿分离法的模块化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s c s1c1s3s4+c c卢8,yc1c2c3s4+sac s—yC2C3SIS4, 593 G=So ̄S,-f.CIC4S2一cas7c4sls2一SDC?C2C4一CoLS,TC1S3S4+szc C3S2S4一sns7S1S3S4 一c c c c1c4s2一sQc卢c—yc4s1s2十cQc卢c s1s3s4一sQc c—rc1s3s4一ca81c2c3s1s4 +8aS ̄ClC2C3S4一cQc卢c—yc1c2c3s4—8 c口c7C2C3S184. 假设机械臂末端的空间姿态即欧拉角已知,则由式(6)可确定关节变量 5, , 7. 2.3计算示例 2.3.1机械臂结构参数 以SCHUNK公司的模块化7自由度机械臂为例,根据期望末端空间位姿,通过运动 学逆解计算各关节角位移.7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如图3所示.机械臂结构参数为f1: 293.51TI1TI,12=340.0mm,13=294.5mm. 图3模块化7自由度机械臂 Fig.3 Modular 7-DOF manipulator 2.3.2末端期望空间位姿 选择机械臂末端点为第5,6,7关节回转轴线的交点,末端姿态用欧拉角表示.机械臂初始 状态为竖直展开状态. (1)设定末端期望位置.设末端期望运动轨迹共100 S,由以下3个分段函数组成:当0≤ t<40时, lr  P = {【 : p = 当40≤t<60时, 上海戈 报(自然科学版 594 第21卷 当60≤t≤100时, p ̄-----7.5X/2扎- 机械臂末端期望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 蟊fz ,lI-l__J llII【 = x/mm I Jl l圈4设定的末端轨迹 Fig.4 Predefined track。f the end—e船。t。 仳一 疵一邶 一螂 景 _;(2)设定末端期望姿态.机械臂末端姿态用欧拉角表示,设定欧拉角如下:当。≤ < 40时, 兀一十 + 一 + +冗一6 一当40≤ <60时, r 一 ≮I =一  【7 一 当60≤t≤100时, 设定的机械臂末端姿态变化如图5所示 596 上海戈 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 通过机械臂虚拟样机仿真,得到末端运动轨迹在3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如图8(a)和(b)所 示.与图4设定的期望轨迹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一致. 通过机械臂虚拟样机仿真,获得的机械臂末端姿态用欧拉角表示,如图8(e)所示.与 图5设定的期望姿态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重 臣 譬 一 一一 1 s 八 ’ 0 鲁950a  (a)机械臂末端沿x轴和 轴方向位移 ...。。. 莹800 0 ;0 l  -l l  lV l ● I I 吾750 0 l0 2O 3O 40 50 50 70 80 90 1O0 s t/s (b)机械臂末端沿z轴方向位移 (c)机械臂末端位姿 图8 ADAMS仿真结果 Fig.8 Simulation results in ADAMS 4 结束语 冗余机械臂能提高机械臂的灵活性,但会增加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难度.本研究采用位姿 分离法,求解7-DOF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析解.求姿态逆解时,采用3个欧拉角描述姿态,减少 了运算量.以SCHUNK机械臂为例,进行运动学正逆解分析,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仿 真验证. 参考文献: 【1】陈鹏,刘璐.一种仿人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的几何求解方法【J].机器人,2012,34(2):211—216. (2】DAGRACA M M,FERNANDO B M D,MACHADO J A T.Fractional dynamics in the trajectory control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8,13(9):1836—1844. [3】张秋毫,孙汉旭,叶平,等.冗余度机器人附加速度避障方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17(3): 4-6. [4】赵建文,李来航,左志远.冗余度机器人梯度投影逆解算法的改进【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28(5): 618-621. [5】YUN Y S,MOON C.Comparison of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or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3,10(4):584—590. [6 WANG J6] P,XU C S,SUN X J,et a1.A novel genetic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robot【J】.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5,9(3): 255—260. [7】王海,蔡风英,张为公.一种7DOF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析算法及其应用【J】_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1,32(3):254-259. f8】徐俊虎,栾楠,张诗雷,等.7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与优化[J].机电一体化,2011,6:28—33. 附录A 式(2)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中各元素值如下: 孢一: + ( (。 ( -C1 c3卜clc s2)’%(c5(c4(s1s。 c2c3)+c1s s4)+S5(c3 +clc2s。))) l 3~CLC2C3)+c1¥284)一c5(c3s1+c1c283))一 , 他 二 87 一3)), c4(c1s3+C2C3S1)一¥1S2S4)一c5(cIc3一c2s1s" ̄-C2C3S1)+C4SIS2)一ce(c5(c (cls3+c ̄c3s1)-SIS284)+s5(c1c3 s1s。)))  ’‘上。 川 nr)z ‘C  ‘。 ‘。。 4+。3c4s ?——s S。8s)+s。(c。c ——c3s。sa11——s (s (C2S4 ̄-C3C4S2)+ 。 。),T(S5(C 4(SlS一 ,。( ( ( 3一 lC2C3)+C182S4)+s5(c3s1+clc2s3))), c23二吼2c3)+ 。s4)一c5(c。s +c1 。-)/)J s-7( 。 椭 :) … c ̄s1)+c4s18 )——cs(c5(c (c 83+c2c381)————874 ( 86 (¥3 +(C 1S——— r。, 【 【 ( l 3+C2C3S1)——SIS2S4)——c5 clc3c2s1s3))。rrs s s4)+85(c c3—— 。s 3))) 。 .u ~cT(s ̄(c2s4+c3c4s2) ̄C58283)一s7(c6(c5(c 8 +c3c 8 1--¥2¥3S5)+86(c 一。。8 s4))a x ̄--c6(s4(s1s3--CLC2C3)--clc4s2)+ (c5(c4( 。~ s)+cs2s4)+ s5( 。- cG(y=s4(cls3+c2c3s1) + c4s ̄ )-s6(c5(c4(cls3--}-c2c。s1) --j , 一…、28385)、 口 =c6(c2c4——c382s4)——s6(c5(c2c4+c3c4s2)—s…—s。s4)+ 。二 ))I 。 。 。3 ’ Px 。【 4【 l 3一CIC2C3)一CLC4S2)一12c1s2, p ~f3【 4(c1s3+C ̄C3S1)+c4s1s2)一12s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