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亲密的接触——导课:
学生进入课堂,放音乐《雪绒花》。上课师生问好,打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雪绒花”(导课以简单形象为主)那么今节课咱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雪绒花》。
2、多彩的旋律——学习歌曲
放录音,学生欣赏。体会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雪绒花》。但是他是借用“花”来赞美——“祖国”(学生答)。那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呢?
⑴、情绪: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
放录音,学生欣赏。学生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⑵、节奏:舒缓的、舒展的。
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学生回答。(老师要深入的进行范唱示范,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⑶、力度是:弱与强的对比。
⑷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三 拍。那么 ,三 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
好了,下面咱们来做一个练习——“拍一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规则: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并且通过两个弱拍拍腿交换进行。
练习:拍手清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⑸引导: 拍子我们该怎样指挥呢?同学门看一下它的指挥图示。(课本)咱们在指挥时可以划一个三角符号来表示——老师示范后学生练习。
练习:指挥清唱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二组指挥。然后再交换进行。
⑹老师弹伴奏,学生拍手或指挥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7)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强拍两个同学双手击掌,弱拍各自拍手或拍腿交换进行,以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
(8)集中教唱英文。
五、意境的感受——练习歌曲
引导:通过展示两种不同意境下的图片,(上校在家时演唱的与上校一家逃离时唱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根据情况加入拍手和指挥,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
注:上述练习就是让学生去体会电影插曲的意境,使学生能体会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老师引导进行。
六、情景的感受——艺术再现,二次创作。
1、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哪部音乐剧的选曲?——《音乐之声》。那么,这部音乐剧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同学门想不想知道电影的概况呢?——“想”。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来讲述电影的概况,并且放录音,用一 之二遍讲述完。
2、“实践与创造”第五题,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表演、乐器(老师提供打击乐器或用自己自制的乐器)、舞蹈。然后分别让他们任选《西游记》当中的一人作为对象,分别用上述不同的形式再现人物的形象。然后再请同学们分别表演。(在学生练习中,老师要分别给予指导)
七、美好的回忆——课堂总结
1、阐述授课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3、集体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雪绒花 教案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题:唱出心中的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情感地演唱歌曲《雪绒花》。
(2) 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3) 聆听、欣赏《雪绒花》及《啊,朋友再见》,通过演唱等活动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并对所学的电影音乐产生兴趣。
教材分析:
1.《雪绒花》/《Edelweiss》是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插曲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2《啊,朋友再见》是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桥》的主题曲。
电影主要讲的是二战后期,德军竭力要保住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便撤退。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小分队前去炸桥,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斗争,在桥梁工程师的帮助下及时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会演唱《雪绒花》
2. 难点:学会打三拍子节奏
教具:钢琴或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踏着音乐《do re mi》进教室,归位。
二. 导入
问:我想请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什么花呢?
答:月季花,牡丹花,杜鹃花,栀子花,百合花,满天星,康乃馨。。。(嗯,不错,大家知道的还真多)
问: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雪绒花这样一种花呢?
答:知道(请人说说雪绒花)(补充)
*答: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老师今天将会给你们介绍一下雪绒花)
说到雪绒花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呢也是叫做雪绒花
三. 新课教学
1.教唱《雪绒花》
A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刚进教室时老师播放了一首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是《do re mi》,这首歌曲跟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雪绒花》一样都是出自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歌曲 。
我们班有同学看过《音乐之声》吗?
请同学简介《音乐之声》剧情 (鼓励并给予补充)
B听了音乐之声的故事内容,那么我们便结合故事情境来一起欣赏一下《雪绒花》这首优美的歌曲,听的同时大家可以去体会和想象一下音乐的优美意境(音乐起)。
C听完音乐,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将歌词大声朗读一下(学生朗读,鼓励)
还有哪个同学愿意再朗读一下吗?(学生答,鼓励)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着老师读一遍歌词,注意读的时候要有音乐的节奏(领读)
通过朗读大家对歌曲的节拍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了,我们学的这首《雪绒花》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我们通常会用三角形来画节拍Δ,就像华尔兹音乐(嘣XX),我们也可以用击掌来表示其强弱弱的特点,像老师这样。(示范)
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试一试(很好,大家都做的很不错)
我们先暂时停下来,刚刚我们根据节奏读了歌词,那么我们现在边读歌词边打节拍
我看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唱了,那好,老师就开始叫你们来唱这首歌。
大家先跟着老师把歌谱一句一句的唱一遍。(唱谱)
大家学的都很快,那我们就把歌词套进去来唱一下
现在我再把音乐播放一下大家跟着音乐来哼唱一下,会的同学可以把声音放出来唱(音乐起)
跟着音乐唱了一遍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吧,其实这首歌曲是一首比较深情婉转的曲子,唱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一点,不要唱得像看到仇人一样,让我们有感情的跟着钢琴再来唱一遍,大家边唱边打节拍
现在让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首英文版的雪绒花,体会一下其他国家的音乐风格与文化。
2.欣赏《啊,朋友再见》
A学完雪绒花我们再来听一首同样是电影音乐的曲子——《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是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桥》的主题曲。电影主要讲的是二战后期,德军竭力要保住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便撤退。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小分队前去炸桥,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斗争,在桥梁工程师的帮助下及时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B那么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音乐起)
*<可要可不要>请同学们在节拍、速度、情感表现等方面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带着问题再次欣赏)
3.回顾《雪绒花》 最后再次欣赏歌曲《雪绒花》
四. 小结
通过两首优美歌曲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的了解电影歌曲,并更加喜欢这些经典曲子。下面让我们在优美的歌曲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