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升供用电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提升供用电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来源:暴趣科技网
第139卷第1期期

2019年2月

冶金与材料

Vol.39No.1

Metallurgyandmaterials

February2019

提升供用电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武银龙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要:为了更好的提高供用电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服务产业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进行改革,不断的加强“双师”师资团队的建设。文章主要就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障院校输入专业人才的质量,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教育体系和“双师”队伍,从而不断推动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提升。

的教学改革,并且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考评制度。

在供用电技术专业开展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课时,从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在计划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对每一个阶段进行不同重点、不同教学目标的计划开展。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双证书”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考取电工证书、电气工程证书、特种电工证书、电子设备装配证书等等。

1人才培养计划的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与方式,并且间接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以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工作需求的接轨、专业能力与技能能力的接轨等为改革原则,确定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秉承着校企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合作、责任共但的原则,进行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落实,在计划规划的时候,邀请对应的企业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学实践课程的规划当中,实现企业全过程参与到人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实际的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在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人才的能力标准,从而以企业的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重点,构建相对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的发挥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

在供用电专业课程优化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职业导向、工学结合、学训结合等进行很好的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实训的要求、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融合后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企业的实习、学校的培养进可以将岗位的工作内容、

行融合,从而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当中。

在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改革的效果,需要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改革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学的项目为导向,开展任务驱动型

2制定针对技能的重点课程培养计划

2.1深化挖掘行业的岗位需求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与之相关的供用电专业都逐渐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今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发掘出市场发展的新生岗位需求,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有关的课程培养计划。

从而形成了企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为教学依据、以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核心、以学生的就业为教学导向的系统化课程教学体系。比如说以电力系统和电气化设备为学生的教学目标,将该职业的岗位要求进行详细的分解,从而根据工作的需求进行教学课程的优化改革,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参与到其中,将行业中的新工艺、新知识和新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2改革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次来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供用电技术专业改革的过程中就可以让专任的老师和对应企业的兼职老师组建一个

作者简介:武银龙(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115

冶金与材料第39卷

《电气设备》的课程研究小组,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行企业和学校双责任管理的方式。

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老师对市场与岗位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察之后,参考企业生产的实际岗位需求、职业的素养、服务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之后,将实际的教学课程分为基本知识内容、电气设备模块、电气系统模块、电气设计模块、电气设备维护模块等等,在教学课程分解之后,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2.3教学课程的编写优化

在教学课程编写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教学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关联性,在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编写的时候,需要组织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共同的课程开发,从而保障可以将企业最新的岗位需求和施工技术,加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并且将专业的实训工作内容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最后就可以获得编写的教材和实训的教材,从而保障教材的编写水平。

考察学习和企业挂职实习等方式来完成,在过进修、

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老师专业能力的考核,从而保障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的整体质量。

4提高专业实习实训设备的建设

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实训教学的质量,可以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由于学校规划出一片场地,企业建设相应的电力职业实训设备,在实训中心建立好之后,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相关电力证书的考核,从而不断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根据院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中心,打造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电气控制系统、电力基础训练、继电保护等多个实验中心,这样才能给学生提高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训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岗位工作能力,并且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的职业能力中的不足,从而在实习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岗位竞争力。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的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学生顶岗实习旷工的情况,在学校和企业的双责任管理下,才可以让学生的顶岗实习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学生实习之后,还需要学生提供一份实习报告,在报告中详细的记录学生的实习的内容、实习的收获、实习中出现的错误等等,通过老师的考评,才可以给学生颁发相关的电力证书。

3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3.1企业兼职团队的建设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企业兼职团队的建设,可以让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的电力管理人员,组成高校学生的兼职培训团体。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中由于企业参与的比重较少,从而导致了高校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岗位工作能力,降低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通过电力有关企业兼职师资团队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3.2提高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

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过程中离不开学校专职教师的工作落实,在编写新教学课程时,企业兼职高级工程师和学校的专职老师共同参与了该项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新编教材的教学质量,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

在提升教师团队实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项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方式进行,教师能力的提高可以通(上接第114页)5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指标;提高了作业率,平均日产由1050t/d提高到1200t/d,产量提高14%以上,效果较为明显。

5结语

在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培育出专业的人次,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双师教育等方式,不断的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路文梅,夏国明,李文才,等.提升供用电技术专业服务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J]2014,(3):83-85.学报,

的根本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改进,有效的解决了轧制φ5.5规格的存在问题,事故率明显下降,生产指标明显提升,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褚双学.直径5.5mm高速线材精轧时堆钢的分析处理.武钢技术,2000,38(6):29-30.[J]

[2]于鹏彬,李铁军,余坤样.TMB机组的设备特点和工艺控

.山西冶金,2009,(5):9.制[J]

5结语

文章主要针对TMB轧机在轧制φ5.5规格的生产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

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