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关键词:小确幸 物质 心灵 心态 国家 个人
摘要:The subject WHAT IS THE HAPPINESS always sticks in human being’s mind.In ancient times, the great men in all kinds of fields demonstrated thei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hich are renewed and deepened as time pass by.Nowadays ,especial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people tend to explore the spiritual world and 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us more likely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bout happiness by lots of means.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亘古不变,从古至今,亦被人们不倦探讨的问题。对于幸福,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说:“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杨格说:“真正的幸福,双目难见。真正的幸福存在于不可见事物之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得上是幸福?怎样才能够获得幸福?下面就来一一探讨。 2012年央视发起“你幸福吗”的随机调查,撩拨着国人屡受冲击的“幸福神经”,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或多或少地都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这其中,有美美地数着自己幸福事儿的老者,有满脸幸福样的青年小伙子,也不乏满腔愤慨,吐槽抱怨的人。我们固然可以为大部分民众表现出来的幸福感感到欣慰与喜悦,但也不能忽视了少部分人幸福感的缺失,他们才是值得关注并以此为契机反思自身不足与社会问题的人。 古语有云:“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有说:“隔锅的饭香,别人家的孩子最优秀”由此观之,幸福总在别处,许多人都羡慕着别人的幸福而忽视了自身的幸福,在央视这一调查中,吐槽不幸福的群体中,应该说有一部分的人便属于上述巴望着别处幸福的人。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他们真的就没有幸福可言吗?真的就时时生活在不如意当中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不过是没有真正领悟幸福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幸福并不是大把大把的钞票,装饰华丽的楼房,或是崭新时尚的跑车,它其实是一件简单而随意的事,随手可得 ,俯身皆是。只要有心,生活处处皆幸福。
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里有个“小确幸”的词,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幸福真的可以是一件件微小和具体的事,它可以是这样一些东西:在某个街角的小餐馆,偶然吃到一碗美味的面条;某一刻很想给一个人打电话,而此时正好接到了他的电话;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熟识的人;因为某件事的触动,灵感一动便写下一篇优美的文字;在某个平淡的日子,收到来自远方朋友的信„„它们都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又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是内心的恬淡与宁静,是对生活的宽容与释然,如果每个人能够知足常乐,能够时时擦亮自己被物质利益蒙蔽的双眼,以澄澈之心面对生活,拾起这一个个“小确幸”,幸福也就如约而至。
由此可见,幸福的本质就是这些个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琐事,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深切地感受得到,它存在于生活中的边边角角,关键看身处其中的人是否用心感受罢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可见,没有物质生活,人类就无法生存与发展,精神文明也无法得到延伸与延续,换言之,物质生活是影响幸福感的基本因素。试想一下,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出行不便,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生病了也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的贫困生活,即使他有着极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很难真正地感受到生活所带给她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所以,物质生活是幸福感的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对于个人来说,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工作,充分利用身边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尽可能地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一个人处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时,他会有进一步发展精神生活的欲望与机会,会更加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幸福感也随之而来。
对于国家来说,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如:最低工资、义务教育、医保社保等等,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把关乎百姓钱袋子的问题落到实处,不断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制度,让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而切实地保障民众的物质利益以提升社会幸福感。
当然,并不是说幸福仅仅是靠物质维护,也不是说推崇金钱至上,凡事适可为止,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对金钱都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毕竟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生活中,即使有些人身缠万贯,富甲一方,也不见得比家境普通的老百姓过得幸福与满足,因此,殷实的物质生活固然能让人感到幸福,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提升幸福感。正如前面所述,个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懂得感恩,学会知足,抓住微小而实在的幸福。无论富贵或贫穷,内心的淡然与自足才是幸福的源泉。国家也要努力引导与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文化环境,赋予穷人与富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百姓在丰富与发展精神世界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触手可得的幸福感。
幸福可以是具体的、微小的、简单的,小到一俯身、一转头、一伸手便可获取;幸福也可以是抽象的、宏大的、复杂的,大到需要每个公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只要尽心创造、用心发现、尽情享受自己的小幸福,那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以始流,一个个小幸福终会百川如海汇成国家的大幸福。
参考文献:《幸福心理学》,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
内容提要: 幸福的本质 幸福与物质、心态 幸福与个人、国家
20124268 邱杨 翻译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