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9.10 极坐标系

19.10 极坐标系

来源:暴趣科技网


极坐标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极坐标系的定义;

2. 能根据极坐标系的定义确定点的极坐标;

3. 根据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将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进行转化 学习重点:

1. 理解极坐标的意义; 2. 熟练继续两种坐标的转化。 计划课时:

二课时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导学】

1. 极坐标系和点的极坐标

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和它的方向构成极坐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规定:

当点M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0,可以取任意值。

2. 平面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区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与有序实数对(x,y)是一一对应的,可是在极坐标系中,虽

然一个有序实数对(,)只能与一个点P对应,但一个点P却可以与无数多个有序实数对对应(,),极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极坐标

(,)不是一一对应的。

3. 极坐标系中,点M(,)的极坐标统一表达式(,2k),kZ。

4. 如果规定0,02,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表示,

同时,极坐标(,)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5.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1) 互化的前提:①极点与直角坐标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X轴的正方向重合;③

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xcos(2) 互化公式,

ysin

2x2y2。 ytan,x0x1

【知识迷航指南】 【例1】

在极坐标系中,描出点M(2,3),并写出点M的统一极坐标。

【点评】点M(2,M 3O )的统一极坐标表示式为(2,2k3),如果允许0,还可以表

示为(2,(2k1)3)。

X

【例2】已知两点的极坐标A(3,),B(3,),则|AB|=______,AB与极轴正方向所成的26角为________.

0

解: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可得|AO|=|BO|=3,∠AOB=60,即∆AO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AO|=|BO|=3, ∠ACX=

5 6【点评】在极坐标系中我们没有定义两点间的距离,我们只要画出图形便可以得到结果. 【例3】化下列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表示的曲线. (1)3,(R) 4(2)sin2cos

【解】(1)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因为tan3y,即yx,所以方程表示直线. 4x2(2)因为方程给定的不恒为0,用同乘方程的两边得:sin2cos

22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yy2x,即(x1)(y)212215,这是以(1,)为

24圆心,半径为

5的圆. 2【点评】①若没有R这一条件,则方程表示一条射线.

②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方程两边同乘,使之出现是常用的方法.

2

【课堂能力测试】

1.已知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3,坐标。

2

4),B(2,23),C(,),D(4,),求它们的直角322

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3,3),B(0,

3.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5,5),C(2,23),求它们的极坐标。 3A.(5,)

3

),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的坐标的是( ) 3425B.(5,) C.(5,) D.(5,)

3334.点P的直角坐标为(1,3),则点P的极坐标为( )

A.(2,)

3

B.(2,4) C.(2,) 33

D.(2,4) 3课堂小结:

【课后强化训练】

1.在极坐标中,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是A(2,是( )

4)、B(2,5),那么顶点C的坐标可能4

A.(4,3) 4

B(23,3) C.(23,) 4D.(3,)

2.在极坐标系内,点(3,A(3,0)

.(R)的对称点坐标为( )

26211B(3,) C(3,) D(3,)

236)关于直线2855)..R(2,)..M(2,).N(2,2k)(kZ)33333.若P(2,3)是极坐标系中的一点,Q(2,四点中与P重合的点有( )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极坐标方程cos2..(0)表示的曲线是( ) 2A 余弦曲线 B两条相交直线 C 一条射线 D 两条射线 5.极坐标系中,点A的极坐标是(3,6),则 (1)点A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_______.

(2) 点A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极坐标是___. (3) 点A关于直线

3

2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规定: (0)0,2

【知识要点归纳】

一、(1)要注意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区别,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是一一对应的,在极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不是一一对应的,只有在规定

(0,0,2)的前提下才一一对应.在解题时要注意极坐标的多和表示形式.

(2)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化要注意互化的前提.若要判断曲线的形状,可先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判断. 二、坐标系

〔课堂能力测试〕 1. A(

322,322) B(1,3)C(32,0)D(0,4)2. A(23,56)B(3,32)C(4,43). 3、A、4、C 〔课后强化训练〕

1、B 2、D 3、C 4、D 5(1)(3,116) (2)(3,76)

3)(3,56)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