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的思考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并生长发育,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由于残角子宫的肌层往往发育不全,残角子宫妊娠常在4~5个月时自然破裂。收治残角子宫妊娠误诊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24岁,农民,因停经20.+6
2年
余,下腹胀痛伴阴道流血2天于2012年6月10日17:30步入病房。患者自诉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1月15日,停经1.+月自测尿早早孕阳性,孕期未按时产检,无特殊不适,6月9日无诱因的出现持续性下腹胀痛伴阴道少许流血到某妇保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先兆流产,予安胎药服用(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腹痛无改善,6月10日上午因腹痛加重,故来我院求治。患者孕2产1,2009年12月30日因头盆不称在某妇保院剖宫产术,现有1女。入院后值班医师诊断为先兆流产,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安胎治疗。6月11日2∶16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腹痛剧烈,查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急诊彩超示孕19周,腹腔积液,子宫前壁低回声结合临床考虑子宫破裂。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胎儿如孕5个月大小并游离于腹腔,腹腔积血约2500ml,术中行残角子宫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加死胎取出术,输液4000ml,输同型ab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6u,血浆200ml,患者经过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7天痊愈出院。
讨论
误诊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全面分析,切不可患经验主义正确。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正确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深刻体会到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应广开思路,科学诊断以免误诊、漏诊。该患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为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之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口未开,妊娠物未排出,妊娠有希望继续者[1]。残角子宫妊娠临床上罕见,残角子宫妊娠很少能在手术前作出诊断。因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低,仅0.001%~0.008%,且其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故临床上误诊率高,其破裂可致严重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该患者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①该患者两年前行剖宫产术,术中应该常规探查,探查到残角子宫畸形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行残角子宫切除,该患者及家属不知情。在剖宫产或妇科手术时发现残角子宫,也应同时切除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以后发生残角子宫妊娠或宫外孕[2]。要引以为戒,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②凭经验诊治,对病情缺乏全面分析,满足于常见病的诊治。该患者主诉腹痛是持续性且越来越厉害,与先兆流产阵发性腹痛有区别,抑制宫缩药无效。若妊娠发生在残角子宫内,人工流产无法刮到,至妊娠16~20周时往往破裂而出现典型的输卵管破裂症状,出血量更多,若不及时手术切除破裂的残角子宫,患者可因大量内
出血而死亡。③缺少必要的辅助诊断,该患者入院时常规产科彩超未做。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宫腔内无妊娠迹象,在子宫外上方的包块内可见妊娠囊可见到胎盘及肌壁回声。郭益逊提出b超对孕期筛查有决定性意义,可以取代其他诊断方法,应在15孕周前例行检查[3]。④患者未按时产检。残角子宫妊娠有停经史而妇科检查子宫无明显增大,在子宫一侧上方扪及小于停经月份的较软的包块。该患者农民,健康意识差,孕期从未检查过。如果能早期诊断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生命危险。
总之,引起临床误诊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多种原因同时存在,要想降低临床误诊率,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127.
2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6.
3郭益逊.残角子宫妊娠诊治体会[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