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管理
足底压力测试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陈大志,陈学灿,吴文
(泉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国家鞋类检测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提出了足底压力的标准测试方法,包括试穿者、试验鞋、试验仪器和设施、试验原理、试验程序
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规范要求等。通过开展方法的验证试验,所有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主要受力区小于20%。应用该方法的测试结果开展足底舒适性的分析与评定,得出:主要受力部位体 现在第2跖骨、第3跖骨、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左右足显著性差异体现在第2跖骨、足弓和足跟内侧 部位,比对鞋较测试鞋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能和平衡稳定性,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定样品鞋间舒适性 能的差异。
关键词:足底;压力;测试;应用中图分类号:TS 94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7)11-0028-07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n Test Method of Plantar Pressure
CHEN Dazhi, CHEN Xuecan, WU Wen
(Quan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China National Testing Centre for
Footwear,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Test method of plantar pressure that included the requirement of men on trail,test shoes,test instruments,test installations,test principle,test procedure and data analysis was put forward.Through verification test ,the RSD of all test results were less than 30%,the RSD of test results for main stress areas were less than 20%.The test results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shoes’comfort.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the main stress areas were meta2,meta3,heel medial and heel lateral,the areas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ft foot and right foot were meta2,midfoot and heel medial,compared with test shoes,the comparision shoes haved better comfort and stability.The test method which had established could evaluate the comfort difference among the sample shoes.Keywords: plantar; pressure; test; application
i
前言
足底压力是运动过程中人体
作用力,是足底压力、剪切力共同 作用的结果。足底压力测试与分 析是制鞋领域舒适性研究的重要 内容,其主要包含裸足足底压力
和鞋内足底压力。通过测试并比 较分析人体运动过程中裸足足底 压力和鞋内足底压力,可为改进 鞋楦和鞋底的结构以及鞋底材料 的性能,改善和提升鞋类产品的 舒适性和功能性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制鞋龙头企业已配置 了先进的足底压力测试设备,着
足底直接受到的地面或鞋底的反
第一作者简介:陈大志,男,汉族,广西贵港人,2006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皮革和鞋类检测,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科技论文 10余篇。
-28-
Vol.39/No.11/Westleather
手幵展了足底压力分布测试和分 析,并将相关数据用于鞋楦设计和 鞋类舒适性及功能性研发,使足底 压力测试技术在制鞋业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但由于无相关标准测试 方法,使得企业间的测试数据不具 备可比性,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 应用。因此,制定足底压力测试的 标准方法,为我国制鞋业足底压力 分布测试和分析提供技术规范,对 促进鞋类生产和贸易企业间的技 术交流,提升我国鞋类研发设计核 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率500 Hz,压力测试量程 (0~1000)N,压强测试量程 (0~200)N/cm2。
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 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每只鞋垫 均匀分布99个传感器,采样频率 100 Hz,压力测试量程(0~500)N, 压强测试量程(0~60)N/cm2。供试穿者行走或跑步试验的
跑道,宽度150 cm,长度16 m,跑 道材质为塑胶,表面平整,软硬适 中。测试平板嵌于跑道正中间,其 上表面与跑道表面保持水平。
左右足各一个完整步态,并记录足 底各区域的压力变化情况。取每次 行走或跑步的完整步态进行分析, 并通过压力分布解析系统计算和 生成出每次行走或跑步时足底各 个区域的压力、压强和沖量峰值及 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足底压 力平衡中心线等数据。
⑵穿鞋足底压力测试:将测 力鞋垫放入试验鞋后,试穿者穿着 试验鞋以平常速度进行适应性行 走10 min,再行走或跑步通过跑 道,行走速度控制在1.0~1.2 m/s, 跑步速度控制在3.5~4.0 m/s,共
2试验部分
2.1试穿者及试验用鞋
本研究选取身体健康、体型 匀称、脚型正常、脚码相同和足部 无平足、拇外翻等畸形及无踩关 节不稳等下肢关节损伤史的10 名男性青年作为试穿者。试穿者 足部运动机能良好,具有正常的 感知和表达能力,经培训后能正 确表达足部主要部位受力和舒适 性感觉。试穿者平均年龄(20.5土 2.1)岁,平均身高(170.6±3.6) cm,平均体重(62.0±3.1) kg。
试验用鞋包括测试鞋和比对 鞋。测试鞋选用国内某品牌同款、 同码、同材质的慢跑鞋,比对鞋选 用与测试鞋同款、同码的某国际知 名品牌慢跑鞋,每双测试鞋和比对 鞋均符合对应试穿者的脚型。
2.3试验原理
进行3次试验,取三次试验数据的 (1) 裸足足底压力测试:测力
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每次试 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测试平板内 部,人体裸足行走或跑步通过测 试平板,足底所受重力压迫测试 平板,测力传感器对其所受压力 进行采集,获得足底各区域的压 力数据。
(2)
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测试鞋垫内 部,试验前将测试鞋垫平置于鞋 内,使之处于鞋与脚之间。试验 时,人体行走或跑步经过跑道,足 底所受重力压迫测试鞋垫,测力 传感器对其所受压力进行采集, 获得足底各区域的压力数据。
验压力测试系统至少采集左右足 各一个完整步态,并记录足底各区 域的压力变化情况。取每次行走或 跑步的完整步态进行分析,并通过 压力分布解析系统计算和生成出
每次行走或跑步时足底各个区域 穿鞋足底压力测试:测力
的压力、压强和沖量峰值及足底压 力中心线运动轨迹、足底压力平衡 中心线等数据。
2.5数据处理
“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 测试系统和“Pedar”鞋垫式足底 压力测试系统通过计算机集成传 感器数据,可自动采集到足底各 区域压力、压强和沖量数据及足 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足底压 力平衡中心线。本研究中数据的 统计处理在Microsoft Excel中 完成,同组左、右足间压力参数比 较及测试鞋与比对鞋间压力参数 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均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2.4试验程序
(1)裸足足底压力测试:试穿 者裸足以平常速度进行适应性行
走10 min,再行走或跑步通过测试 平板,行走速度控制在1.0~1.2 m/s,跑步速度控制在3.5~4.0 m/s,共进行3次试验,取三次试验 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每次试验压力测试系统至少采集
2.2试验仪器及设施
比利时Rscan公司的 “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 系统,测试平板宽50 cm,长2 m,传感器密度4个/cm2,采样频
-29-
Jfft A.
瘦
)哥
政
等
I STANDARD AND MANAGEMENT
|标准与管理
3结果与分析
3.1足底受力部位划分
人体在行走和运动状态下, 身体的重力最终承载在脚底面 上,集中分布于足底各部位。足底 受力部位划分见图1。3.2峰值压力
足底压力分布关系到足部的 健康和安全,足底所受的压力过 大,轻则使脚的神经、血液、皮肤 及生理机能受到损伤,重则使韧 带、肌肉甚至骨骼遭致永久性伤 害。因此,对足底压力进行测试的 目的主要是找出足底各区域的峰 值压力,再通过改变鞋底结构或 材质,提高鞋底抵抗地面沖击的 能力,减小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 力,避免足部受到伤害而产生足 部疾病,从而达到保护人脚健康 的目的。
如表1,表2所示,10名试穿 者裸足峰值压力较大的区域均主 要出现在第2跖骨、第3跖骨、足 跟内侧和足跟外侧,表明上述区 域为人体运动过程中主要受力部 位,这主要与人脚行走的步态有 关:人自然行走时,后脚跟首先着
图1足底压力分区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脚趾2-5;大脚趾1;足弓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跖骨1;跖骨2;跖骨3;跖骨4;跖骨5
地,重力全部落在足跟部位,而蹬 罔地面时,则是跖骨部位最后罔 地,重力则主要集中在跖骨中间
的第2和第3跖骨部位。穿着测 试鞋后,上述区域峰值压力略有 减小,穿着比对鞋后,峰值压力则 明显减小,表明穿着测试鞋能减 缓地面对足底的作用力,穿着比 对鞋则可以明显降低和分散足底 所受的压力,使足底主要受力部 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纵观足底 各区域峰值压力测试的重复性和 可靠性,峰值压力大的区域,10名
表1试穿者左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测试结果
试穿者间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
差均小于20%,其余区域的相对 标准偏差也在30%。的范围内,造 成测试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试穿 者本身的体重、运动习惯和步态 等方面的差异,再者就是仪器和 重复性测试造成的偏差,作为引 入真人试穿的评估性标准方法, 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仍难以 达到低于10°/。的一般测量要求, 但作为鞋类样品间的舒适性定性 评价,其测试结果已具备较理想 的参考价值。
比对鞋测试鞋裸足
平均信/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倌/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倌/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
29.4123.636.3165.235.221.3126.219.615.5第一趾骨
56.212.321.936.28.222.652.310.620.3第2-5趾骨
.618.520.672.319.627.178.620.125.6第1跖骨
368.246.312.6223.636.516.3123.519.315.6第2跖骨
42.1253.039.815.7226.218.6160.518.111.3第3跖骨
16.4第4跖骨165.330.118.2156.325.6115.322.319.3
100.218.618.698.016.917.2106.320.319.1第5跖骨
22.462.512.319.772.316.2120.316.513.7足弓
15.4365.356.2256.845.617.8165.926.816.2足跟内侧
16.4256.246.018.0226.1.318.2128.921.2足跟外侧
部位
-30-
Vol.39/No.11/Westleather
表2试穿者右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测试结果
裸足 测试鞋
-f-均值/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 _f•均值/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 _f95.226.527.8128.625.119.5第一趾骨
68.218.215.226.766.123.0第2-5趾骨
20.120.0100.685.319.322.6第1跖骨
232.2256.946.017.936.915.9第2跖骨
45.2286.515.8165.317.714.8第3跖骨
32.028.217.2第4跖骨1.316.9163.8
18.2123.019.315.7102.617.7第5跖骨
110.2102.316.916.518.316.6足弓
265.550.619.0226.942.318.6足跟内ft
286.243.248.316.9210.620.5足跟外侧
表3试穿者左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强测试结果
裸足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N/cm2)/(N/cm2)/%3.212.225.02.614.313.33.913.830.15.233.210.7
20.038.28.9
4.223.215.83.62.38.98.2
16.115.115.817.0
21.318.242.345.3
测试鞋标准差
/(N/cm2)
比对鞋
•均值/N标准差/N相对标准偏差/%
21.023.290.3
15.476.611.8
17.282.520.8
132.019.425.6116.2126.3100.3112.0175.6132.6
20.123.021.317.925.330.3
17.318.221.216.014.422.8
比对鞋
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
/(N/cm2)/%
14.416.215.018.612.022.3
28.213.8
17.830.8
22.016.8
18.8
16.517.017.4
20.6
部位第一趾骨第2-5趾骨第第第第第1跖骨2跖骨3跖骨4跖骨5跖骨
平均值
/(N/cm2)
标准差
/(N/cm2)
26.318.228.348.4.626.522.315.256.348.3
3.62.03..66.83.94.03.07.27.9
2.22.2
3.24.25.34.03.83.26.06.5
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
19.635.232.0
相对标准偏差
/%13.611.814.314.917.218.218.416.317.020.3
表4试穿者右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强测试结果
裸足
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标准差
/(N/cm2)/(N/cm2)/%
21.02.812.6
2.214.516.63.614.328.6
15.438.24.8
7.217.130.56.820.828.56.225.222..617.818.3
48.27.016.6
7.817.542.6
测试鞋标准差
/(N/cm2)3.02.93.25.65.26.26.54.68.06.9
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
/(N/cm2)/%
14.315.817.522.311.222.0
14.617.021.828.825.116.616.2
30.622.320.322.325.630.228.6
比对鞋标准差/(N/cm2)2.63.23.06.23.85.04.23.97.26.2
相对标准偏差
/%16.414.313.620.317.024.618.815.2
23.821.7
部位第一趾骨第2-5趾骨第第第第第1跖骨2跖骨3跖骨4跖骨5跖骨
平均值/(N/cm2)22.315.225.231.242.232.624.625.842.244.6
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
如表7所示,10名试穿者左 右足裸足峰值压力主要在第1趾 骨、第2跖骨、足弓和足跟内侧部 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部位则 无显著性差异,这主要与试穿者 的运动习惯有关,在第1趾骨、第
2跖骨和足跟内侧部位,左足峰值 压力均明显大于右足,而足弓部 位峰值压力则明显小于右足(表 1,表2),说明试穿者左足足弓部 位较少着地,受力则主要分布到 了趾骨、跖骨和足跟部位。穿着测
试鞋后,左右足峰值压力的显著 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第1趾骨、第
2-5趾骨、第3跖骨和足弓部位, 穿着比对鞋后,则主要体现在第1 趾骨、第2-5趾骨和第3跖骨部 位,说明穿鞋改变了足底的受力
-31-
STANDARD AND MANAGEMENT标准与管理
表5试穿者左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冲量测试结果
部位第一趾骨第2-5趾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
平均值
裸足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
测试鞋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
比对鞋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N.s31.27.626.548.368.042.326.58.970.258.6/N.s4.61.34.28.29.08.23.91.512.310.2/%14.717.115.817.013.219.414.716.817.517.4/N.s28.68.622.345.056.240.322.313.265.348.6/N.s5.21.83.66.98.67.83.22.39.69.0/%18.220.916.115.315.319.414.317.414.718.5/N.s22.38.216.832.045.228.628.212.939.632.2/N.s4.01.63.25.66.56.83.02.05.68.9/%17.919.519.017.514.423.810.615.514.127.6
表6试穿者右足足底各部位峰值冲量测试结果
部位第一趾骨第2-5趾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足跟外侧
平均值
/N.s26.78.222.632.366.844.522.620.155.662.1
裸足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N.s4.22.03.84..69.34.23.210.510.6/%15.724.416.814.914.420.918.615.918.917.1
平均值
/N.s22.37.820.142.355.238.618.618.362.355.1
测试鞋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N.s4.01..07.69.58.23.92.612.09.8/%17.920.519.918.017.221.221.014.219.317.8
平均值
/N.s18.611.215.835.242.027.626.820.2.535.6
比对鞋
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N.s3.92.53.86.97.87.23.23.26..2/%21.022.324.019.618.626.111.915.516.025.8
分布,使主要受力区足跟部位左 右足压力分布更趋于均衡,穿着 比对鞋使左右足的足弓部位均更 贴于鞋底,能更好的分担足底的 压力。如表8所示,试穿者穿着测 试鞋和比对鞋的足底峰值压力比 较,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 跖骨、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等主 要受力部位左右足均呈现出了显 著性差异,说明比对鞋能更好的 减缓和分散足底的受力。3.2峰值压强
足底压强与人脚感觉的舒适 性息息相关,足底所受压强过大, 足部就会产生压迫感甚至疼痛 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足部疲劳
甚至肌肉、韧带受损,从而引发足 部疾病。因此对足底压强进行测 试的目的主要是找出足底各区域 的峰值压强,从而设法避免足底 局部压强过大,降低人脚的不适 感和疼痛感。
如表3,表4所示,试穿者裸 足峰值压强较大的区域主要出现 在第2跖骨、第3跖骨、足跟内侧 和足跟外侧,与足底峰值压力分 布结果一致。穿着测试鞋后,左足 上述区域峰值压强略有减小,但 右足则呈现出第3跖骨、足跟外 侧部位略微减小,第2跖骨和足 跟内侧部位则略有增大,说明穿 着测试鞋可以降低试穿者左足主
要受力部位和右足部分部位的峰 值压强,但不能完全改善和提高 右足主要受力区的舒适性。穿着 比对鞋后,左右足上述部位峰值 压强则均明显减小,表明穿着比 对鞋可以明显降低和分散足底所 受的压强,提高试穿者穿着的舒 适性。纵观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强 测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峰值压 强大的区域,相对标准偏差均小
于20°/。,其余区域也均在30°%的 范围内,满足鞋类舒适性定性评 价要求,造成测试误差的原因与 峰值压力同。
如表7所示,试穿者左右足裸 足峰值压强主要在第2跖骨、足弓
-32-
Vol.39/No.11/Westleather
表7试穿者左足与右足间各动力学参数t检验P值
裉足峰值压强0.150,160320.030.260.160.160.040.040.12
测试鞋峰值压强0.180.050.320.090.050.120.220.360.150.18
峰値压力0.050.050.150.220.040.120.330.200.210.12
比对鞋峰值压强0.330.050.560.100.050.190.230.080.260.22
第_趾背第2-5趾背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4足跟内侧足跟外侧
峰值压力0 0 50J80220.040*240J20J20.020.030.21峰值冲世0.110.320.180.050.380.280.130.050.030.16峰値压力0.040.020.160.260.030.200.180.040.180.15峰值冲®0.120.160.300.150.230.180.260.050.220.06峰值冲®a 160.030.280.16a 150.180.260.050.200.28
1):P值大于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或等于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表8试穿者穿着测试鞋与比对鞋间各动力学参数t检验P值1)
部位 第一趾骨
第2-5趾骨第1跖背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纪跟内侧足跟外侧
_
峰值压力0.080.060.360.030.050.050320.020.030.03
左足峰值压强0.060.040.080.050.050.200.260.220.040.03
峰值沖5:0.080.220.060.040.040.030.050.180.020.04
峰值压力0.060.12a 32a 〇20*04a 〇5a 320320.050.04
右足峰值压强0.060.05a 〇8a 〇50.03a ioa 280.060 010.Q2
崢值冲ts:
0.160.060.060.050.050.020.030J60.040.03
材质来降低足底峰值沖量,也可 以在足部所受沖量的变化量恒定 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髋、膝、足弓、 鞋等的减震功能,增加足与鞋底 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足的沖击 力,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31。
如表5,表6所示,试穿者裸 足、穿着测试鞋、比对鞋峰值沖量 较大的区域均主要出现在第2跖 骨、第3跖骨、第4跖骨、足跟内 侧和足跟外侧等主要受力部位。 穿着测试鞋对试穿者足底上述区 域峰值沖量的影响,表现出除右 足第2跖骨外,上述区域峰值沖 量均小幅减小,而穿着比对鞋则 呈现出除右足第2跖骨外,上述 区域峰值沖量均明显减小,表明 穿鞋对试穿者主要受力区峰值沖 量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足底各 区域峰值沖量测试相对标准偏差 范围及造成测试误差的原因与峰 值压力和峰值压强相同,满足鞋 类舒适性定性评价的要求。
如表7所示,试穿者左右足 裸足峰值沖量主要在第2跖骨、 足弓和足跟内侧部位存在显著性 差异,其他部位则无显著性差异。
1):P值大于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或等于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足跟内侧部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他部位则无显著性差异,与峰值 压力呈现大体的一致性,进一步证 实了与试穿者的运动习惯的相关 性,表明了试穿者左足足弓部位较 少着地,受力则主要分布到了跖骨 和足跟部位。穿着测试鞋和比对鞋 后,左右足峰值压强的显著性差异 均主要体现在第2-5趾骨和第3 跖骨,与峰值压力也呈现出较大的 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了穿鞋改变了 足底的受力分布,使主要受力区足 跟部位的左右足压强分布更趋于 均衡。如表8所示,试穿者穿着测 试鞋和比对鞋的足底峰值压强比
较,在第2跖骨、第3跖骨、足跟内
侧和足跟外侧等主要受力部位左 右足均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进一 步说明了比对鞋具有更好的舒适
性能,在第2-5趾骨部位也呈现 出了显著性差异,说明比对鞋对该 部位也具有更好的分散足底压强 的功能。3.3峰值冲量
沖量是足底所受压力与作用 时间的积分,体现了力在一定时 间内对足底各区域连续作用所产 生的积累效应11-21,足底各区域沖 量的大小受每个区域的压力值和 接触时间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 对于鞋类研发设计者而言,既可 以通过改变鞋的结构和改进鞋的
-33-
STANDARD AND MANAGEMENT标准与管理
表9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与足底压力平衡中心线最大宽度及t检验p值结果
1):值大于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或等于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 迹与足底压力平衡中心线的比 对,仅能大抵的观察出足底的平 衡稳定性,为了幵展客观的定量 研究的需要,还须在相同图形尺 寸的前提下,测量和比较两者间
b外翻
c内翻
的最大宽度。
如表9所示,试穿者穿着测 试鞋后,右足最大宽度较裸足略 有减小,左足则小幅增大,表明测 试鞋并不能完全改善试穿者的足 部平衡稳定性,而穿着比对鞋后, 则呈现出左右足最大宽度均较裸 足明显减小,且测试鞋与比对鞋t 检验结果显示,左右足均呈现出 显著性差异,表明比对鞋具有更 佳的平衡稳定性。纵观测试结果 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满 足鞋类舒适性定性评价的要求。参考文献:[1] 孟昭莉,元文学,吕永新.基于足底压力 的优秀竞走运动员支撑足力学特征研 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6): -92.[2] 赵煥彬,霍洪峰,张静,等•老年人健身 背向走的足底压力与步态特征[J]•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 (5): 435-438.[3] 李峰,李珩,文静,等•基于步态分析的 击剑运动员膝损伤原因探讨□•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2008,23 (3): 254-255.
图2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 与足底压力平衡中心线比对图穿着测试鞋后,显著性差异则主 要体现在足弓部位,穿着比对鞋 后,主要体现在第2-5趾骨和足 弓部位,表明穿鞋改变了试穿者 第2跖骨和足跟内侧两个主要受 力部位的沖量分布,鞋具有一定 的调整和分散左右足间足底沖量 的作用。而且在穿着测试鞋时,试 穿者右足在上述两部位峰值沖量 (表6)较裸足大的情况下,峰值压 力(表2)反而略有减小;穿着比对 鞋时,则呈现了试穿者右足在第2 跖骨部位峰值沖量(表6)较裸足 大的情况下,峰值压力(表2)反而 明显减小,表明鞋具有减缓足底 压力的减震功能。如表8所示,试 穿者穿着测试鞋和比对鞋的足底 峰值沖量比较,在第2跖骨、第3 跖骨、第4 S跖骨、第5 S跖骨、足跟 内侧和足跟外侧等部位左右足均 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也进一步 说明了比对鞋具有更好的减震缓
图3人脚内外翻示意图沖性能。
3.4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与 足底压力平衡中心线
足底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反 映的是人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脚的 平衡稳定性。评判足底平衡稳定 性好坏的指标是足底压力中心线 运动轨迹与足底压力平衡中心线 的偏离情况,通过比较两者的偏 离情况,还可直观的分析出足底 的内外翻情况。一般而言,足底压 力中心线运动轨迹偏离足底压力 平衡中心线于足底的外侧,显现 出内翻,反之,则是外翻,两者的 偏离越大,足底内翻或外翻越严 重,足底平衡稳定性越差,脚踝关 节越容易扭伤。图2为足底压力 中心线运动轨迹与足底压力平衡 中心线比对图,其中曲线为足底 压力中心线运动轨迹,直线为足 底压力平衡中心线;图3为人脚 内外翻示意图。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