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21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21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来源:暴趣科技网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两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1- Ti-48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家用铝制器皿能用来盛装酸性、碱性以及有咸味的食物

B疫情期间,用75%酒精喷洒双手或者皮肤裸露部位是因为酒精能杀菌消毒 C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2下列实验裝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Ⅱ:用氯化氢作喷泉实验 C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实验Ⅳ:验证酸性的强弱:HClH2CO3H2SiO3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5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NA B17gOH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NA

C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CCl键数目是2NA D1mol SO2和足量的O2发生反应,得到SO3的数目少于NA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结构式:OCO

18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l CCCl4的电子式:Cl∶C∶Cl Cl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NaCl:Na:Cl:

、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B原子半径:ZWYX

、Y、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X 、Z形成的化合物可溶于盐酸

6含有8g NaOH的稀溶液与1L 0.1molL的

1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弱酸与弱碱反应也可以准确测出中和热 B有水生成的反应都为放热反应

1HSO8g1L 0.1molLNaOHC用固体与的24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一样

D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NaOH(aq)H2SO4(aq)21Na2SO4(aq)H2O(l)21H57.3kJmol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X(g)Z(g)的HE2E1

B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若增大压强,不仅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Y的产率 D仅从能量角度考虑,物质的稳定性:YXZ 8

一定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3Fe(s)4H2O(g)高温Fe3O4(s)4H2(g)。下列条件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加铁粉的质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9某温度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Z

B反应开始至2min时,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反应进行到2min时,X、Y、Z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

Br2H2OHBrHBrO,加入碳酸钡固体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时不用常温而用500℃

C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D反应

K(g)NaCl(l)

H0,升温平衡体系颜色加深

CO(g)NO2(g)CO2(g)NO(g)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液中通入B

实验操作

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

实验现象 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或无色 无明显现象

结论

SO2SO2

具有漂白性

将一块铁片插入浓硫酸中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振荡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

铁片与浓硫酸不反应

C 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

氧化性:Fe2Cu2

D

水和

CCl4下层显紫色

,振荡,静置

原溶液中含有I

1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H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B图Ⅱ中

t0时增大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t0时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增大压强

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中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1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O2(g)①

CO2(g)

H1393.5kJmol1

2H2(g)O2(g)②

2H2O(l)

H2571.6kJmol1

CH4(g)2O2(g)③

CO2(g)2H2O(l)

H30.3kJmol1

2C(s,石墨)4H2(g)则

2CH4(g)H( )

1174.8kJmol159.6kJmolA B

C74.8kJmol D149.6kJmol

14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VO211(黄色)V2(绿色)

2HVO2(蓝色)H2OV(紫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正极反应为

VO22HeVO2H2O

B正极附近的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 C反应每生成逐渐减小

15图1是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现向甲中充入2mol A、2mol B,乙中充入1mol A、1mol B,

1mol H2O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A(g)B(g)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g)H0实验测得容器乙中c(A)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达平衡时,两容器中平衡常数:

K甲K乙

C将乙容器升温可使两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110.5molLc(A)1molLD平衡时甲中

16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利于保护淡水资源

B从粗盐得到精盐主要涉及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步骤 C由无水

MgCl2得到Mg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

D溴工业中步骤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r2SO2H2O

2H2BrS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9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的摩尔质量为、n、、

H2O(l)H2O(g)0.4mol256.65kJH2(g)Cl2(g)2HCl(g),H185kJmol1aN2H4H2O2H44kJmol132 gH

HH ClCl HCl

kJmol1

CO2CO2(g)3H2(g)CH3OH(g)H2O(g)CH3OHHeCO2H2CH3OHCOH2OvCO2:vH2:vCH3OH:vH2O1:3:1:1v消耗H23v消耗CH3OHH2CO(g)2H2(g)COH25min

CH3OH(g)1L1mol CO2mol H2COp1p2p1p21minmolL 10L

CO

放电充电

H2

CH3OH5minK10minv正v逆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FeO243e4H2OFe(OH)35OH1mol Fe(OH)3ZnAlCl8.1g Al(s)NAFeTiO3Fe2O3SiO2TiO2TiTiO2170g TiO2xH2O80gx90℃

18TiO2Fe270℃

H2SO4H2SO4HClNaOHO220.5mol0.5mol O220.5NAn18OH19g/mol17gOH17g1717170mol1mol OH10 molNACCl411.2L CCl40.5mol2SO2O2mol18OH19g/mol1919192SO31mol SO2O2SO3NACO2OCOCCl4NaClSiXWZXWZZWXYYXWZSiO2SiO21mol H2O(l)57.3kJ57.3kJ/molNH4ClBa(OH)28H2ONaOH8gNaOH1L 0.1molL1H2SO411.46kJ1mol H2O(l)1NaOH(aq)H2SO4(aq)21Na2SO4(aq)H2O(l)H57.3kJmol12X(g)2Z(g)2X(g)Z(g)HE1E22X(g)3Y(g)2mol X3mol Y1mol Z1mol X1mol Y1mol Z2minn(X)0.3moln(Y)0.1moln(Z)0.2moln(X):n(Y):n(Z)3:1:23XY2Z2min0.2molcK(g)CO(g)NO2(g)V2L0.05mol/(Lmin)HBrt2minCO2(g)NO(g)(H0)NO2500℃

SO2SO22FeCl3CuCH4(g)CuCl22FeCl2Fe3Cu2Fe2CCl4I2ICOCOC(s,石墨)2H2(g)H3(393.5571.60.3)kJmol174.8kJmol1VO22HeH2H3149.6kJmol1VO2H2OVO2VO21mol H2O1mol0.5mol50%0.5mol/Lc(A)1mol/LK甲K乙Br2SO22H2O1molSNO4NH35O2催化剂4H2BrSO424NO6H2OH2OONSH2OSO2为H2S,n为O2,Y为O元素,m的摩

尔质量为p的2倍,可知p为NH3,s为NO,由此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S元素,以此解答该题。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符合转化关系,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即可。

18.(10分)

(1)HOOH(2分) (2)N2H4(1)2H2O2(1)N2(g)4H2O(g) H1.625kJmol1(2分)

(3)817.625kJmol1(2分) (4)NaClO2NH3(5)434(2分)

【解析】(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运用盖斯定律H,注意计算不要出错;(4)求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液态肼,Cl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到1,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5)根据键能计算: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从而求出a的值。

19.(12分)

(1)①ac(2分) ②ade(2分) (2)①放热(1分) <(1分)

②向容器中充入1mol H2(2分,答出向容器中充入H2可得1分) (2分) >(2分)

【解析】(1)①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充入氦气,各物质的浓度没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从体系中移走CH3OH,CH3O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②CO2、

N2H4NaClH2O(2分)

H2、CH3OH、H2O的浓度均不再变化,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故a正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之比与其化学计量系数成正比,所以vCO2:vH2:vCH3OH:vH2O1:3:1:1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恒温恒容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错误;v消耗H23v消耗CH3OH,即

v消耗H2:v消耗CH3OH3:1,等于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d正确;反应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正向是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所以体系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

(2)①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下降,平衡逆向移动了,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同温度下p2压强下CO转化率大于p1压强下CO转化率,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O的转化率增大,所以p1p2。

②据表中数据知,5~10min,C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而氢气和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加入氢气,C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0.01mol/L时,则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0.02mol/L则加入的

nH2(0.200.120.02)mol/L10L1mol;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则化学平衡常数

K0.04molL10.06molL10.12molL0.05molL10.05molL0.2molL1121246.3mol2L2,10min时,其浓度商

25mol2L2K,则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

20(10分)

(1)①锌(或Zn)(1分) 还原(1分) Zn2e2OH②(2分)

(2)Al(1分) 正(1分) (2分)

【解析】(1)①由高铁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知,负极材料应为作还原剂的Zn,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而正极反应式为

Zn(OH)2(2分)

FeO423e4H2OFe(OH)35OH则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②由总反应方程式知生成2mol Fe(OH)3时消耗3mol Zn,则生成1mol Fe(OH)3需要消耗Zn的质量为

3mol65g/mol97.5g。(2)根据具体反应物间的相互反应方程式2A13Cl22子在正极反应,

2AlCl3,可知Cl2得电

A1失电子在负极反应;电子由负极A1流向正极;8.1g Al ( s ) 的物质的量为

8.1g0.3mol,1mol Al反应转移3 mol电子,0.3mol Al反应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27g/mol3NA0.30.9NA。

21(11分)

(1)增大硫酸浓度(或将钛铁矿粉碎或适当提高温度等合理答案均可)(1分)

2Fe3Fe3Fe2(2分)

(2)取少量钛液Ⅰ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有血红色物质出现,

证明钛液Ⅰ含有Fe2(2分)

(3)①温度过高会导致TiO2水解平衡右移,产生沉淀而损失(2分) ②5(2分)

③升高温度加快水解反应速率(1分) 加水稀释促进水解(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