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分习题参

部分习题参

来源:暴趣科技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预测

1.简单平均。公式:

yt1xtxt1xtN1(tN)N

注意:公式分子上共有N项。

例子:各月物流收入如下表,组距为4(N=4),预测8月份收入。 月份 收入(万元) 2 20 3 25 4 18 5 19 6 22 7 23 解题:带入公式

y82322191820.54(万元)

yt12.加权平均。公式

w1xtw2xt1wNxtN1(tN)w1w2wN5

注意:公式分子、分母上各有N项。 对上例,:设组距为4,权数:{4,3,2,1}]

月 份 收入(万元) 3 15 4 13 5 10 6 9 7 12 8 14 解题:带入公式,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y84*143*122*91*1312.34321(吨)

在POS收银软件提供了四种成本核算法,分别是\"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手工

指定\"。

19、 什么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解答:\"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x1*y1+x2*y2+…+xn*yn)/y1+y2+…+yn ,(注:x1,x2,…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y1,y2,…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 20、 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解答:\"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21、 什么是\"后进先出\"法?

解答:\"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22、什么是\"手工指定\"法?

解答:\"手工指定\"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由人工指定。 23、使用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中的商品成本怎样计算? 解答: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成本均价进行显示的。 24、使用非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中的商品成本怎样计算?

解答:如果你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或者是手工指定法,你可以在库存商品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的成本。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第5章 MRPⅡ原理:主生产计划

思考练习题

(11) 已知一个MPS项目的期初库存为275;安全库存50;MPS批量200;销售预测:第1~8周均200;实际需求:第1~8周依次为:180,250,185,230,90,200,50,30。计算预计MPS的数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完成该MPS项目初步计划的制订。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 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275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200

提前期:2 需求时界:3 计划时界:8 单位:台 时段 预测量 合同量 毛需求 当期 1 2 3 4 5 6 7 8 03/04 03/11 03/18 03/25 04/01 04/08 04/15 04/22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80 180 95 95 0 250 250 -155 245 205 400 185 200 45 245 5 200 230 230 15 215 35 200 90 200 15 215 35 200 200 200 15 215 35 200 50 200 15 215 35 200 30 200 15 215 35 200 计划接收量 PAB初值 PAB 净需求 现量275 计划产出量

(12) 按照表5-13主生产报表表头条件填写成完整的主生产计划报表: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 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提前期:2 需求时界:3 计划时界:8 单位:台 时段 预测量 合同量 毛需求 当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3/04 03/11 03/18 03/25 04/01 04/08 04/15 04/22 04/29 05/06 05/13 60 80 8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110 110 -30 70 80 100 100 90 90 -20 80 70 100 100 10 10 70 70 10 110 40 100 30 30 70 70 40 140 10 100 100 30 30 50 60 80 80 0 100 60 60 20 120 30 100 40 40 80 80 40 140 10 100 100 20 20 60 80 80 0 50 60 20 120 30 100 100 50 50 60 60 60 0 20 60 0 100 50 100 80 80 计划接收量 PAB初值 PAB 净需求 现有 量80 计划产出量 计划投入量 100 可供量ATP 调整后ATP

(13) 对上一题的主生产计划横式报表,编制对应的主生产计划竖式报表。

表5-3 主生产计划典型报表格式(竖式报表)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 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现有库存量: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提前期:2 需求时界:3 计划时界:8 单位:台 供 给 措施 加工单号 产出量 202181 下达 202261 203041 203111 确认 203251 204011 计划 安全 库存 计划 (本表改自参考文献2) 需 求 产出日期 2002/03/04 2002/03/11 2002/03/18 2002/03/25 2002/04/08 2002/04/15 2002/04/29 2002/05/13 毛需求 110 90 70 70 50 10 60 80 60 50 10 60 20 40 需用日期 2002/03/04 2002/03/11 2002/03/18 2002/03/25 2002/04/01 2002/04/01 2002/04/08 2002/04/15 2002/04/22 2002/04/29 2002/04/29 2002/05/06 2002/05/13 2002/05/13 需求追溯 合同511 合同513 合同524 合同533 合同535 预测 合同546 合同549 合同552 合同560 预测 预测 合同566 预测 库 存 结余 70 80 110 140 80 120 140 80 120 60 100 投入日期 2002/02/18 2002/02/25 2002/03/04 2002/03/11 2002/03/25 2002/04/01 2002/04/15 2002/04/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4) 某电视机厂要对物料号为202001的29英寸高清晰度电视机编制主生产计划表。现有库存量180台,安全库存量50,生产批量为100,批量增量100,生产提前期是2。计划开始日期是2001年6月1日,计划时段单位是周,计划展望期为11周,需求时界3,计划时界8,销售预测第1周到第11周均为200;实际第1到11周已签定的合同量依次为:280、200、190、230、190、150、250、230、170、160、110。编制该项目的主生产计划报表。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2001 物料名称:高清晰度电视机 计划日期:2001/06/01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1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提前期:2 需求时界:3 计划时界:8 单位:台 时段 预测量 合同量 毛需求 当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6/01 06/08 06/15 06/22 06/29 07/06 07/13 07/20 07/27 08/03 08/1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80 280 200 200 -100 100 150 200 200 0 190 190 -90 110 140 200 200 10 10 230 230 -120 80 170 200 200 -30 190 200 -120 80 170 200 200 10 10 150 200 -120 80 170 200 200 50 50 250 250 -170 130 220 300 200 50 50 230 230 -100 100 150 200 200 -30 170 200 -100 100 150 200 200 30 30 160 200 -100 100 150 200 40 40 110 200 -100 100 150 200 90 90 计划接收量 PAB初值 PAB 净需求 现量-100 180 100 150 200 200 -80 计划产出量 计划投入量 200 可供量ATP 调整后ATP (1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生产的批量为15,提前期为2周,需求时界为2周,计划时界为6

周,当前可用库存为30,第一周的计划接受量为10,产出率为95%,已知所接受的订单情况和销售预测,试根据下表制定该产品的主生产计划。 类别 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预测量 订单量 毛需求量 计划接受量 30 30 0 0 0 0 0 10 20 24 20 32 32 20 30 20 10 15 10 20 28 20 30 21 30 26 0 26 10 24 10 预计可用库存 30 净需求 计划产出 计划投入 可供销售 40 40 14 4 -20 -24 -16 2 8 4 12 20 20 28 4 24 24 28 0 -4 16 16 28 30 -2 0 0 30 -18 -20 10 8 18 18 28 20 20 28 7 30 30 30 40 40 14 4 -15 0 第10章 MRPⅡ原理:能力需求计划

13、什么是无限能力计划?若企业采用无限能力计划,它反映了什么样的企业管理思想?

答:无限能力计划是在作物料需求计划时不考虑生产能力的,而后对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负荷进行计算得出工作中心的负荷情况,产生能力报告。当负荷>能力时,对超负荷的工作中心进行负荷调整。

采用无限能力计划,反映了企业以市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14、粗能力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是同一概念吗?二者有何差异? 答:粗能力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区别如下:

对比项目 计划阶段 区别 粗能力需求计划 MPS制定阶段 能力需求计划 MRP与FCS(有限能力计划)阶段 各个工作中心 相关需求件 能力计划对象 关键工作中心 负荷计算对象 需求件 计划的订单类型 计划及确认的订单(不含全部订单(含已下达订单) 已下达订单) 使用的工作日历 工厂工作日历或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日历 日历 计划提前期的考偏置天数 虑 开始和完工时间,有时精确导小时 15、若生产能力不足,调节能力的方法有哪些?若负荷过高,调节负荷的方法有哪些?

答:调节能力的方法有:加班,增加人员、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改工艺路线,增加外协处理等。 调节负荷的方法有:修改计划,调整生产批量,推迟交货期,撤消订单,交叉作业等。 16、某企业的生产流程如下表1,设备能力如表2,试对该企业的能力需求计划进行调整。 工艺路线表: 工作中心 物料 能力类别 能力数据 能力类型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WC01 WC02 物料A 物料B 工时 工时 4 6 小时 小时 物料需求计划 周 物料A 物料B 需求负荷 周 过去需求 需求计划 总负荷 平均能力 余/欠能力 1 60 80 140 150 10 2 60 60 150 90 100 3 100 20 120 150 30 130 4 60 50 110 150 40 170 5 200 40 240 150 -90 80 1 5 10 2 3 5 4 5 5 5 10 累计余/欠能力 10 调整方案:增加第2周的负荷,从60调整到150;降低第5周的负荷,从240降低到150;调整后如下表所示: 周 过去需求 需求计划 总负荷 平均能力 余/欠能力 1 60 80 140 150 10 2 60 60+90=150 150 0 10 3 100 20 120 150 30 40 4 60 50 110 150 40 80 5 200 40 240-90=150 150 0 80 第10章 MR

累计余/欠能力 10 PⅡ原理:生产成本管理

思考练习题

(9) 设某公司在同一制造车间同时加工生产两种产品A和B,已知A、B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为2.5和3,直接材料费用为25和38。人工费工时费率为10,按工时单位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5。利用传统工时分配核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表10-4 传统成本法核算过程 产 产 品 品 核 算 核 算 直接人工工时(元) (1) A产品 2.5 B产品 3 说明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直接人工费用(元) (2) 直接材料费用(元) (3) 单位制造费用分配率(元) (4) 单位制造费用(元) (5) 单位成本(元) (6) 25 25 15 37.5 87.5 30 38 15 45 113 工时费率为10 按工时 (5)=(1)×(4) (6)=(2)+(3)+(5)

(10) 在上题数据的基础上按作业基准成本法核算A、B两产品的作业成本。已知A、B两种产品的加工产量分别是800和1000,各作业步骤发生的作业成本费用分列如下,各作业步骤的成本率标准已知,A、B两种产品加工作业时耗用的各分步作业量分别通过比例分摊,所归结的数据如表10-8所示。

表10-8 ABC法制造费用数据表 作 业 机器调整 质量检验 订单分检 机器工时 物料接收 合计 作 业 成 本 18 150 5 550 800 45 500 5 000 75 000 成 本 率 55 15 10 5 25 作 业 量 330 370 80 9 100 200 A耗用作业量 130 150 35 4 000 85 B耗用作业量 200 220 45 5 100 115 解答: 作 业 机器调整 质量检验 订单分检 机器工时 物料接收 合计 作业成本(1) 18 150 5 550 800 45 500 5 000 75 000 成本率(2) 作业量A耗用 A分配作业成B耗用 B分配作业成(3)=(1)/(2) 作业量(4) 本(5)=(4)×(2) 作业量(6) 本(7)=(6)×(2) 55 15 10 5 25 330 370 80 9 100 200 130 150 35 4 000 85 7150 2250 350 20000 2125 31875 200 220 45 5 100 115 11000 3300 450 25500 2875 43125

表10-6 ABC成本法成本核算 产 产品 算 核算品 A产品 31875 42.5% 800 39.84 25 25 .84 B产品 43125 57.5% 1 000 43.13 30 38 111.13 75000 说明 制造费用(元) (1) 制造费用占%(2) 产量(件)(3) 单位制造费用(元) (4) 直接人工费用(元) (5) 直接材料费用(元) (6) 单位成本(元) (7) (4)=(1)/(3) (7)=(4)+(5)+(6)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传统方法下的成本(元) 87.5 113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