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语文(下)期末测试卷_2

高一语文(下)期末测试卷_2

来源:暴趣科技网
高一语文(下)期末测试卷

张家口市第三中学闫向军命制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车辙(zhé) 熨帖(yùn) 铿然有声(kēng) 珠砾(lì)

B.譬如(bì) 颓墙(tuí) 摇曳不定(yì) 生吞活剥(bō)

C.恪守(kè) 尺牍(doǘ) 惴惴不安(zhuì) 矫揉造作(jiāo)

D.萦绕(rào) 岑寂(cén) 垂拱而治(gǒng) 有的放矢(shǐ)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不卑不亢  委曲求全  出神入化  弱不经风B.变化莫测  恼羞成怒  衣锦还乡  相安无事C.必恭必敬  脚踏实地  发号施令  叹为观止D.方兴未艾  仓皇失措  销魂勾魄  星罗其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所谓见解,包括对一事物的主张或评论,以及驳斥别人的主张

而   自己的主张。②那些想利用克隆技术   生命或再造人的企图是注定不能得逞的,而科幻小说中的所谓克隆出大批完全相同的人也将是不可能的。③进步终究要战胜落后,科学终究要战胜愚昧,正义终究要战胜,这是历史不断    人们的科学真理。A.申述  延缓  启示        B.申诉  延续  昭示C.申述  延续  昭示        D.申诉  延缓  启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

A.不久前有位玩车人搞了个自行车收藏展,在展品介绍说明中使用了“国内惟一”“自选车收藏之最”等字眼,引来众多玩车人的贻笑大方。

B.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

觉得话费“明降暗升”。

D.苏菲与中国电影失之交臂,《芬妮的微笑》的主角将由奥地利当红首席女星妮娜担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A.那种在问题上采取动辄教训别人或采取双重标准,将问题政治化,显然对促进和保护的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B.由于《水浒》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出身阅历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C.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新的世纪中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改革开放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光彩,得以升华,从而使亿万人民在申奥活动中迸发出不可战胜的精神。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的欢乐是步向成功的过程,而不是获得成功的一刹那,这就好比爬山的快乐,是在爬山的过程。    因此能得到莫名的喜悦。 A.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险阻,不断地开扩了视野,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B.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险阻,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断地开扩了视野。

C.由于攀越了险阻,提升了境界,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断地开扩了视野。

D.由于攀越了险阻,提升了境界,不断地开扩了视野,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①。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②。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③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爱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节选自《后汉书·郭太

列传》)

注:①坟籍:泛指古书。“坟”指“三坟”。传说中的古书。②有道:汉代选

举科目之一。③党事:东汉末年,宦官擅政,遭到一些士大地的抨击。于是宦官称他们为“党人”,以诽谤朝廷的罪名予以逮捕,先后杀害、鎏徙、办禁六七百人。史称“党锢之祸”。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    )

 A.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   斗筲:比喻人的器量狭小 B.夜观乾象       乾象:天象

 C.林宗虽善人伦       人伦:品评人物

 D.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殄瘁:指国家病困危亡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是                (    )

 A.①善谈论                B.①始见河南尹李膺

②林宗虽善人伦              ②其见慕皆如此C.①车数千两               D.①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

②弟子以千数               ②吾为碑铭多矣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

A.①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        B.①乃游于洛阳②以为神仙焉               ②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

C.①时人乃故折巾一角           D.①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

②故宦官挤车政而不能伤          ②蔡邕为其文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句

是                   (    )

A.衣冠诸儒送至河上――穿戴整齐的儒生们送他到黄河边上。B.后遭母忧,有至孝称――以后遇到母亲忧愁时,他都表现得特别孝顺。

C.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我写的碑文铭文多了,都因颂扬墓主的话过头而感到惭愧,唯有郭太无愧于碑文的颂扬。

D.隐不违亲,贞不绝俗――隐居不仕而不违背亲人意志,为人正直而不拒绝庸俗之人。

11.作者写下“瞻乌爱止,不知于谁之屋”一句,其用意是            (    )

A.写郊野之景,给人以悲凉不祥之感。    B.感叹自己不知该是个什么下场。

C.感叹大祸不知又要落在谁头上了。     D.感叹不知政权将要落在什么人手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

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千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发,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

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2.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

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

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增加,使

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

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3.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

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

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

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千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

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

体滑坡,交通中断。

14.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

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

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

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这些却束手无策。15.根据原文的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

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

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然料替代

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

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第Ⅱ类(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生命一抹

郭枫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游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奇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经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许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④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过呢?谁没有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这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

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长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地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如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6.第3自然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两点:(4分)一

是:                                 二

是:                                 17.第4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比作蜘蛛:(4分)①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是                          ;②文中说:“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

答:                                 18.第6自然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从全文来看:(6分)①我得到的启示

是                               ②“充实我”的意思是                                                         。③“美化我”的意思是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物欲蠢动的世界和非现实的精神清明的世界。

  B.作者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历尽沧桑,可仍固守着心灵的纯真。

  C.作者的生活态度是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

讽。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D.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

他的心愿。

  E.美是什么,作者年轻时说不出来,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美是真理,

美是永恒。五、(12分)

20.用“音乐”作头,重组下面的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

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音乐                                  21.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句,另举一史例,用相同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前后句子要文意连贯)。

    心正笔则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

不是用笔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

红》?                                                           22.简要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中心和内容要点(限于60个字以内)    本报讯 太阳黑子活动于8日再次达到高潮。这期间,太阳能量

增加而向太空喷出大量带电粒子,形成了太阳风暴。科学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为太阳打“喷嚏”。太阳的活动对地球至关重要,因为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往往会发“高烧”。本次太阳黑子的猛烈活动将持续8天左右。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已加强观测,以了解它对地球的影响。有关专家还指出,5月5日,海王星、天王星、金星、木星及火星在太阳的一侧呈直线排列,地球和月球位于太阳的另一侧。这种组合形状将导致行星之间的引力发生变化,加上太阳正处于活动高峰期,对地球可以产生的影响有:地壳板块运动、发生新的断裂、火山爆发、出现龙卷风和台风。

                                                                                                               六、(15分)23.将下列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①乔阳不闻,②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③欲与父母相欢娱耳,④何以愧为!”⑤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①                     ②                 ③                     ④                 ⑤                                24.任选一题填空(4分)①默写《咏柳》一诗并指出作者及其朝代。碧玉妆成一树

高,          。          ,          (作者             朝代             )。②根据内容写出作品及其作者、朝代。     (朝代)     (作者)那首有名的《绝句》:“     ,     。

      ,      。”前两句鹂鸣鹭飞,自由自在;三句自己终日面对雪山,绝非故乡景色;四句眼看吴船,买棹无门。这四句乍一看来,好像各有不相干,却表现出一种思归不得的心情。

2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

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        (不超过5个字)(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不超过4个字)(1分)。(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分)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以“生命的真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60分)

有一次,世界闻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演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凯勒女士:“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凯勒女士回答说:“忘我!”

那个学生接着又问:“一个人可能遭遇到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凯勒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有眼睛而仍然看不见!”不断地艰苦奋斗,能够造成一个人的勇敢与成熟。所以凯勒说:“虽然耳聋目盲,别人也许会引为惊异,但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对于生命的真谛都茫无所知,而生命的快乐应该是基于对生命的认识……我仍然是一个正常的人,在孤寂中,我有兴趣读书和深思,对于我,黑暗和孤寂已不复存在。” 答案

1.D 2.B 3.C 4.D 5.C 6.D 7.A 8.A 9.B 10.C 11.D 12.A13.C 14.D 15.B

16.面对生命繁荣时的喜悦,面对生命凋零时的喟叹。

17. ①生命都局促在一个孤寂的世界里。②说我像蜘蛛,主调蜘蛛的孤

寂;说蜘蛛像我,则是突出我的孤寂。

18. ①在纷繁的物质世界里,一个人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②我从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③平淡的生活中,我感到了醇厚的情趣。

19.C、E

20.音乐可以让只能让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听众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净化。

21.宋代的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是用笔写五了气贯长虹的《正气歌》?

2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或太阳“打喷嚏”,地球“发高烧”)。猛烈活动将持续八天,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地壳板块运动、发生新的断裂、火山爆发、出现龙卷风。

23.译文:范乔同乡腊月除夕盗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①范乔假装没有听见,②同乡惭愧地将盗砍的树归还给他。范乔前去明白地告诉同乡:“你的节日命点柴,③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④为什么惭愧呢!⑤他通情理善开导,都像这样。24.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成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贺知章)《咏柳》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杜甫《绝句》

25.(1)①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 ②清和(或“清新、和

暖”)。 (2)这首诗的“散”与“不散”是指,作品在写景上是放开的,在含情上是不放开的。作为一首定写景诗,本诗取景可谓“散”;就天气情况说,有雨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

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情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彼一时点在“向日”的葵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26.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