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2期 2010年6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Forestry Education) 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韩超杰 , 刘峰涛。, 武兰兰 (1.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 要:当前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母体高校几乎相同,忽视了生源、师资等方面的差异,学院毕业生在人 才市场上处于劣势。因此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合理的定位。通过对全国学院人才培养现状进 行解析,指出当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依托母体、错 位发展;考虑学生质量、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学院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关键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927(2010)02—0144—03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HAN Ohao—j ie 。LIU Feng—tao 。WU Lan-lan (1.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2.Faculty of Scienc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Current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almost the same,in ignor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source of students,teachers,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graduates at a disad— vantage in the job market.Therefore,th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should be orientated for the SUS— tainabl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cross the nati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cerned problems are discov— ered,such as student quality and its development,and independent colleges develop staggeringly to seek survival in qualities and with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s;target of talent training;application—type talents;Diversity 截止到2009年,全国共有学院318所,已经 学院的健康发展。 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学院的 一发展,教育部第26号令《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于2008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学院的 发展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 、学院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 问题 人才培养涉及3个方面,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用 提高质量成为新形势下学院的主要任务。但当 什么培养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培养人。当前, 前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 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下述4个方面问题。 的问题。本文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院的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学院走过了10年的历程。但相对于很多大 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阐述现阶段学院人才培养模 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 学100多年的历史,学院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处 收稿日期:2009—11一O2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08一A5)。 作者简介:韩超杰(1978一),女,河北唐山人,实验师,从事教学管理。 第l2卷 第2期 韩超杰等: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145 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目标定位上考虑与母体的关系,显然是明智的[1】。但 的要求。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更 (四)任课教师方面 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 是远远不够。 当前,不少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克隆母体 学院的教师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兼职的母体 高校,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到 高校教师、退休的老教师、学院自己招聘的专职 大众教育阶段。在教育大众化初期,面对教育资源紧 教师 ]。母体高校教师本来就有教学科研任务,奔波 缺、市场需求过热等情况,不少学院在各自人才 于两类学校中间,很难有针对性地根据学院的学 培养目标定位上往往忽视特色的营造,一窝蜂地追随 生特点来备课,往往用母体高校的标准来要求学 社会热点。这就失去了学院“独”的特色,了 院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学院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高校退休老教师,对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较少,在专 (二)专业设置方面 业知识上有一定的老化。学院的专职教师,都是 学院的母体高校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没有教学经验,不了解高 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学院设置母体高校现有的 等教育的特点,也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专业,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少走弯路,规避办 再有,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任课 学风险。基于此,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母体高校专 教师多是研究型的理论人才,这就出现目标不统一的 业设置几乎完全相同。这样做优点是:可充分利用母 矛盾。学院兼职和专职教师结构比例失调,兼职 体的优质资源,全面快速形成自己的品牌,并得到社 教师比重过大,自身师资建设严重不足,给学院 会的认可。缺点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和母体高 的师资队伍带来不稳定隐患。 校相比很难有竞争优势。 人才市场的需求,是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因 二、学院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 素。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的人才,是学院的目 标。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是追逐社会热点,不考 学院脱胎于所依托的母体大学,必须科学地 虑自身师资水平,不考虑就业前景,什么专业热门就 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要有 都上什么专业。比如,几乎所有的学院都有信息 别于母体大学错位发展,否则学院将失去存在的 与计算科学、英语、财会类等当前热门专业。这样造 价值。教育部8号文件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对 成人才的供大于求,毕业生就业难。 (三)课程安排方面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优”,即“办优质本 科”。因此,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是 学院往往是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学 学院必须死守的底线,并力求在此基础上按“优质本 大纲,采用和母体高校完全一样的教材,甚至考试都 科”的目标去努力。学院的学生一般基础较薄 是同一张试卷。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学院学生的 弱,做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不太现实。但是,他们思维 教材,采用和母体高校相同的教材。母体高校所用教 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所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最 材理论性强、基础知识要求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 准确的定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应 显感觉吃力。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过多的设置 用型人才”。 数学方面的课程,学生感觉很难达到专业要求,有的 (二)合理设置专业 要求转专业,有的产生厌学心理。 科学设置专业方向可使得学院增强自身竞 学院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当前, 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可借 学院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教学实践环节。学院在 助民办机制的灵活性,将母体学校的一些专业学科结 创建之初,多半依托母体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只建设 合起来,优势互补,孵化特色专业。其次,学院设 少量自己的实验室,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使用的 置专业不仅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还要了解本区域内 实验室。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 甚至全国范围内其他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从学 增多,母体学校的实验资源已不能满足学院共享 校本身的特点出发,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14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O10年6月 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 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母体高校应该出台,鼓励 学院还可以通过挖掘现有专业的内涵,拓宽 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为 专业口径,增强现有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学院要 学院共享母体高校的优质师资提供保障。 结合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寻求人才需求链上的需求 加快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向社会招聘的方 缺口,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跨专业培养,结合学生兴趣 式,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 爱好,构建具有市场适应性和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应 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灵活运用民办机制,以 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培养人才在就业市场的 聘用制构建学院的专任师资队伍。 广泛适应性。坚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整体 优化专业内涵结构,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面对市场竞争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学院应该 走一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追求差异化发 展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以人才兴 校。学院可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 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 设,营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环境,是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得以真正实施的最重要保证。学 院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与各专业的实践教 学体系相匹配。一些技术性强的工科专业不仅要设 置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室,而且应建立能让学生进 行实际操作、实际训练的教学实训工厂。学院应高度 重视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3]。在 这方面,南方一些学院已经走在了前头,如:江南 大学太湖学院根据企业集团对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设置若干对口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和校企 合作办学的内容,在各董事单位建立金工实习车间、 数控机床实习车间等多个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 实训、实践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通过这种“嵌入式”教 学,实行“订单式”培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最终决定于教师,学 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 资队伍建设。鉴于学院师资现状,应做好下面4 点。 充分依托母体高校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分享母 体学校良好的师资声誉和资源,合理调配、有效利用 建立导师制度。由母体高校委派优秀教师担任 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通过听课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走出去,引进来。一方面,学院要定期组织 教师深入企业、公司,接触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双师型”人才,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 学需要。另一方面,积极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经 营管理专家等作为固定的兼职教师,利用他们自身的 优势,给学院的发展带来最前沿的指导建议。 此外,学院要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充分认识 到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解 除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全学院劲往一块使,形 成合力。 目前,国家正在规范学院的办学,使之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 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学院生 存与发展的根本。只要从理论和上正确定位,根 据市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实践中 提升理论水平,学院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胡.依托母体错位发展强化应用凸显特色[J].民 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1):5—7. [2]梁仕云,黄婧,莫锋,等.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 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2):185—188. [3] 叶国灿,胡.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 探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2):15—17. (编辑:潘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