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

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

来源:暴趣科技网
第11卷第1期 科技与管理 Vo1.11 NO.1 2009年1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Jan.,2009 文章编号:1008—7133(2009)01—0012—04 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 周庆行. 杨福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通过对比四JII省和重庆市的贸易结构,分析了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对外贸易结构各自的特点及共通性 与互补性。同时利用1998—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对l ̄3 Jl省和重庆市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的结果表明,四川省和重庆市现有的贸易模式对于他们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重庆市;四川省;贸易结构;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de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ZHOU Qing—hang, YANG Fu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of Chongqing Univesity,Chongqing 400030,China) Abstract:We compar of the trade structure about Sichuan and Chongqing’S trade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ir commonality and complementarity.At the same time,using statistics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from 1998 to 2007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trade for their economic growth has a promoting effect. Key words:Chongqing city;sichuan province;trade structure;comparative analysis 1 引 言 贸易结构各自的特点及共通性与互补性,并利用 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蓬勃生 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机,加入WTO后更是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期间,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在 2・四川省与重庆市贸易结构的比较分析 全国形势一片利好之下,虽然不如东部沿海地区那样 四川与重庆做为情同手足的相邻省市,同处我国 增长飞速,但也有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尤其是在国家 西南地区,自古就具有很深的渊源。1997年重庆被列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绝大多数省、市都实 入我国直辖市后,重庆市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进入 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增长。做为西部两个重要的 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并且迅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经 省、市,四川省和重庆市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比四JiI 济和外贸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而四川省也在重庆直辖 省和重庆市的贸易结构,分析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对外 之后,迅速调整战略目标,挖掘自身潜在的比较优势, 收稿日期:2008—09—03 维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的持续稳定增长。如今,作为 作者简介:周庆行(1948一),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西部对外贸易的两强,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对外贸易结 杨福(1983一),男,硕士研究生. 构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相互之间也具有一定的互 第1期 补性和排斥性。 2.1 四川省贸易结构的特点 周庆行等: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1 3 直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方式,但一般 贸易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加工贸易明显呈现上升的趋 势。加工贸易比重的上升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推 四川省对外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由 1998年的20.9亿美元到2006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达到1l0.2亿美元,2007年更是达到了143.8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66%。四川省对外贸易在快速 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结构性的调整。 (1)进口和出口结构据海关统计,2007年四川 省出口额较2006年增长30%,高于同期全国25。7% 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的结构升级,加快 了工业化的脚步,使四川更大程度上参与了全球分工。 (5)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 四川省外贸的市场 结构这几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市场多元化的格 局初步形成。2007年,四川省对亚洲的出口比重下降, 对欧美的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而对以前不太重视的 的增速;进口较2006年增长31.4%,同样高于全国同 期20.8%的增速。回顾四川省1998年至2007年进口 和出口的增长过程,可以看到,四川省的外贸在1998 年到2001年间进口和出口相差不大,1999年还出现 了外贸逆差。从2002年开始出口明显大于进口,顺差 规模呈扩大趋势,对外贸易的勃勃生机已经成为四川 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如图1所示。 100— 80 1 60 4O 20 O 1998 1999 2O()o 20o1 20o2 2oo3 2oo4 20o5 20HD6 2007 年份 图1四川省进出口趋势 (2)经营主体结构从出口方面看,2007年,国 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占 全省出口总额的31.7%,25.1%和43.2%。从进口方面 看,2007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和私营企 业分别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1.1%,48.7%和10.3%。可 以看到,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在 出口贸易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在进口贸易 中,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集体 和私营企业依旧是配角。 (3)商品结构 2007年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中 农产品进出口额占全省全年外贸出口额的6.5%,比 2006增长16.4%;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分别 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42.5%和19.2%,较2006年分 别增长49.4%和71.1%。进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机 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增长幅度分别为63.3%, 35.2%和54.6%。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高速 增长带动了四川省外贸和经济的发展,对四川省以价 格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起到了 一定的转变效果。 (4)贸易方式结构 四川省对外贸易方式近年来 拉丁美洲,非洲市场的出口比重大幅上升,美国依旧 是最大的进口市场。 综上所述,四川省的对外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可 以概括成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 进发展格局,一般贸易依旧占据绝对地位,粗放型的 外贸增长方式有所缓解,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四川贸易结构的特点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 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的比较优势。首先,四川省拥 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为四川省 发展现代工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产业基 础较好。第一产业中,农副产品货源丰富,品种多样, 而且质优价廉,具有很好的竞争力;在第二产业上,四 川省的工业规模较大,门类基本齐全;第三产业即旅 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带动了全省服务贸易的大发 展。另外,众多公司以及银行,证券等一些现代金 融机构的相继落户,为四川省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提 供了基础。最后,国家宏观的指导和倾斜。随着国 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成都被确定为统 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宏观实施,四川省 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丰富的自然 资源,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相对于西部其他省份相对 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条件使得四川省吸引外资水平又 上了一个新台阶。 2.2重庆市贸易结构的特点 重庆市在1997年被列入我国直辖市之后,又适 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三峡库区移民,东中 部地区产业西移,我国加入WTO等一系列机遇,对外 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I)进口与出口结构1997~1999年,重庆市外贸 处于逆差,2000年开始转入顺差,到2007年一直保持 着贸易顺差且顺差总体呈扩大的趋势,只有2004年 较2003年顺差减少,如图2所示。 (2)经营主体结构出口方面,从1997年到2003 年,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04年,民营企业首 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出口主体,之后一直保持着出口 方面的优势,且优势越来越明显。进口方面,外商投资 企业占据统治地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口额相对 14 50 40— 科技与管理 第1 1卷 部,也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水陆空四通八达的物资 集散地,商贸中心和最大的通讯枢纽,对整个中西部 地区均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另外,和四川省一 1 30- j11l《 一 样,重庆市的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且成本较低。② 工业基础雄厚。重庆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城 市和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市的工业基础特 一 一 一 20 1O O……一一别是重化丁业相比于四川省来讲要好,这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改造和 1998 1 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OH05 2o06 2007 年份 结构调整,目前重庆市工业已形成了汽摩,装备,化 图1重庆市进口,出口趋势 较小。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具有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经营灵活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全 市出口产品结构层次,引进先进技术,\\ 设备和管理,促 进全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重庆市对外贸易和整体经 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3)商品结构机电产品是重庆市最主要也是份 额最大的外贸产品。2007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占全 市出口总额的67 O%;进口占全市进口总额的73.5%。 另外,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形势也比较乐观,出 口同比增长4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进口同 比增长55.3%,占全市进口总额的14.3%。 (4)贸易方式结构 同四川省一样,重庆市也以 一般贸易为主。以2007年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 出口总额比重的88.7%。进口占全市进口总额的 80.6%。同时,;0H- ̄贸易比重稳定增长。其中,进口加工 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出口增幅巨大,而来料加工出 口同比降低40.2%,来料加工贸易的大幅下降表明重 庆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有所改进,高耗能,高污染,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的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有 所抑制,推动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5)进出口市场的贸易结构从出口市场构成来 看,美日德占据前3位。越南等一些市场也是重庆市 商品特别是汽摩行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市场 近年来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重庆市开始注重北美和非 洲市场的开发。进口市场中日本,德国和美国占据前 3位。可以看到,重庆市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进一步发 展,200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外 贸市场共计20个,比上一年增加了3个。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重庆市以一般贸易为主并 依靠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的强势 表现提高了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增加了外汇储备,使 外贸由逆差转向顺差,而且对提出的“把重庆市 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部署以及三峡 库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决定重庆市对外贸易结 构的因素主要有:①区位优势在西部地区首屈一指。 重庆市地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 工,冶金,电子五大相互衔接的支柱产业群。③国家政 策的倾斜。重庆市直辖之后,国家对重庆市的发展倾 注了大量的心血。重庆市的崛起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 上都关系着国家战略部署的实施。 3 四川省与重庆市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在此,假定进出口总额XM,进口额,,出口额E 与GDP之间都具有一般线性关系,即:GD :G+ ,GDPo.=C +6 ,GDPii=Ci+diEo.。其中 =』,2,分别代 表四川省和重庆市, 表示第 年,G是常数项,ai,b , 分别表示回归系数。数据选用时间是从1998—2007 年。具体回归结果如下。 四川省:GDPl=271.35+7.61XMl 1"2-0.99 G,jPI=299.1 8+1 2.32El 1"2=0.99 GDt"1=229.68+1 9.801l rZ=0.99 重庆市:GDP2=1 12.93+5.85X rZ=0.99 GDP2=1 24.78+9.38E2 r2=0.99 GDP:=98.20+15.15& r2=0.96 比较上述四川省与重庆市对外贸易中进出口总 额XM,进口额,,出口额E与GDP的回归结果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 第一,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进出口总额XM,进口额 ,,出口额E与GDP之间具有很密切的正相关性,而 且拟合优度较好。这表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对外贸易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进出口 规模,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的扩大对四川省和重庆市 的经济增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重庆市的进出口总额系数,进口额系数和 出口额系数都小于四川省。这也意味着重庆市进出口 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GDP的边际效应都小 于四川省,也可以说重庆外贸与内部产业的关联效应 要比四川省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 原因:一是,四川出口商品结构较重庆市种类更多,涉 及行业更全面,带动了更多行业的发展,对全省整体 产业的贡献更大;二是,重庆市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 比重较四川省小。加工贸易对是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 主要贸易方式,重庆市加工贸易比重的小于四川省意 第1期 周庆行等: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1 5 味着重庆市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不如四川省。 比重都超过了70%,,加工贸易的比重过小,这在一定 第三,进口系数大于出口系数。即四川省和重庆 程度上了两地对外贸易的更大发展。 市的进口贸易对GDP的边际效应比出口贸易的边际 (4)两地在发展对外贸易上应该相互协作,共同 效应大。一方面,两地在进口贸易中主要以高新技术 发展丽地在自然资源,物质文化等许多方面都极为 产品为主,而且外商投资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进 接近,这为两地的更多的贸易合作添加了砝码。正因 口贸易在引进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 为如此,笔者认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在调整外贸结构的 同时也可以发挥其溢出效应发展相关产业,促进产业 原则应该是:相互借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 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 作,合作的成分大于竞争的成分,最终的目标是达到 面,我国的出口贸易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加工贸易比 共赢的局面。同时,两地都应该加强与其他相近省份 重太大的同时加工层次不高,出口商品存在结构性问 的贸易合作,最终形成一个对外贸易的区域合作。 题:粗放型、外延式扩张的传统贸易模式这些年来有 所转变,但并未彻底消除等等。出口贸易的这些不足 5 结 语 使其对GDP的边际效应打了折扣。 作为西部地区外贸两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对外 4对四川省和重庆市外贸结构调整的建议 贸易占整个西部地区外贸总量的比重较大,两地的对 外贸易的发展对整个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 笔者根据上文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外贸结构的 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 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贸易结构相似 背景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正在加大,两地应 性大于差异性。因此,两地的外贸调整思路有很多共 该借助国家的倾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升出口 同性,具体来说,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贸易结构的调整 商品的层次,利用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级,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化,进而为国家产业 (1)充分重视进口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外汇储备 结构的调整做出贡献。 规模并非越多越好从上文的回归分析中看到,进口 贸易对经济的边际效用要大于出口贸易。因此,两地 参考文献: 在加大出口贸易的同时应该适度扩大进口贸易。 [1]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II[M].北京: (2)扩大出口产品的多样性,提高进口产品的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术含量四川省虽然在出口商品的多样性方面好于 [2 J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V[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重庆市,但是,与一些对外贸易发展的省份相比仍然 版社,2006. [3]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第二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有差距。重庆市更应该在保持出口产品中汽摩行业及 社,2005. 其相关产品优势的同时发掘其他优势产品的出口。在 [4]BASTOS P,CARBRAL M.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进口产品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仅可以来 pattenrs[J].Review of Economics,2007(4):79-83. 带来直接经济效应还可以带来溢出效应。 [5]LEAHY D,YOUNG O.Trade and industiral policy under (3)重视加工贸易的作用 从对两地贸易方式的 international olig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s,2005(3):45- 分析中,发现两地的贸易方式中近几年一般贸易所占 50. [编辑:王劲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