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2期总第205期
教育教学研究
No.12. 2019Sum 205
循证护理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施 斯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名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循证护理教学与常规护理教学,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学习态度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期间,实行循证护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妇产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12-0145-02
在妇产科护理学的课程教学期间,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加她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成果令人满意。本文选取来自我校17级高职护理专业名学生为观察对象,详细资料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大二学生名为观察对象,因我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安排在大学课程的第三、第四学期。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6月。将她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2名女学生,平均年龄(20.6±1.3)岁。对照组为32名女学生,平均年龄(20.3±1.4)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均为女性、年龄的数据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组间比较(P>0.05)。
2.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的是常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按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估。
观察组学生接受的是循证护理的教学干预,其中主要措施包括:(1)确定问题。教师根据妇产科护理的临床实际工作需求,确定循证护理的问题(以产褥期产妇的护理为例)。指导学生根据产褥期产妇的身体状况,结合自身认知以及课前预习结果,整理成册。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投票方式选出组长,负责整理组员收集的资料,形成具体护理方案。(2)查找资料。由于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且通过大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文献检索能力,因此以小组为单位,组间阅读材料,获得不同专家在产褥期护理中的经验成果,记录在案,对比自己的资料收集结果,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小组成员资料查找结束之后,组长总结差异,带领小组成员评估各项护理活动的科学性,并对学生最初的护理方案进行讨论调整。(3)小组练习。我校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非常重视,学生实训中心配备了与医院环境别无二致的实训室以及教学所需的全套设备。组内学生在实训室里模拟还原临床工作场景,根据修正后的护理方案,在组长指导下划
分不同护理人员的角色,进行组内模拟。模拟期间,组长听从教师的建议,设置不同场景,包括产妇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卫生指导、母乳指导、健康宣教等,使学生迅速融入角色,体验临床护理工作。(4)组内评价。根据组内演习结果,要求组内成员对演习内容与心得进行总结,最终决定结论,指导临床实践。
3.观察指标
遵照文献所介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评价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说明学习效果越好。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各项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学生学习成绩(x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
实践操作成绩96.3±2.190.4±1.926.13<0.05
±sfalse,分)
理论成绩97.4±0.2.2±2.328.22<0.05
学习态度98.6±0.594.1±0.330.25<0.05
三、讨论
循证护理是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的模式,围绕临床护理工作,根据各种护理问题,结合以往研究成果与患者需求,并对护理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最终满足患者康复需求。而医学的教学紧跟临床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观察组学生的各项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循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下转第147页
收稿日期:2019-11-14
作者简介:施斯(1986—),女,福建南平人,助教,本科,主要从事护理教学研究。
145
2019年第12期总第205期
教育教学研究
新与实践教学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No.12. 2019Sum 205
践意识,所谓强化创新与实践意识,就是要让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认识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能够下意识地关注创新与实践,并且将创新与实践融入教学之中。故而需要借助宣传和贯导的作用,要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宣传“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让教师认识到其概念和内涵,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意识予以实践,将创新与实践做好,真正地做起来。
2.扩充“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方式
扩充“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策略,只有不断扩充“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才会令创新与实践课程以多种丰富精彩的模式表现出来。做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者来说,要懂得开启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到医院和诊所去实践,鼓励他们在校内开展联动合作,让其在比赛和训练中协同接受教学,从中感受强大的协同力,在联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最终不断激化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创新有所感悟,达到最终的创新与实践效果。
3.培养大量“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人才
培养大量“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人才,只有培养大量的创新和实践人才,就会为“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带来最大的发动力和无穷的动能。培养人才要从根本做起,要为高职护理专业招聘更多的优秀老师,对在校老师进行培训,组织专业的专家担任培训者,使护理专业老师爱上学习,在创新与实践方面获得更多知识,同时高职可以组织老师多进行交流和学习,让他们可以随时交流经验和心得,最终为“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帮助创
上接第145页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是一个非常火热的专业,大部分女生都会选择这一个专业,然而对于护理专业学习来说,其本身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需要得到创新,要让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必须能够按照“校院联动,赛训协同”的模式予以运行,这样才会令高职护理专业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着重说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通过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和研究,指出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不足,通过策略来改善其创新与实践,令高职护理专业“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变得更有内涵,具备更加深远的意义。相信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定会带给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者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高职护理专业“校院联动,赛训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走向更加美好的发展天地。参考文献:
[1]杨艳玲,周家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
[2]刘雪琴,孔卫丰.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3]唐省三.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7).
[4]薛梅,马连娣,王庆,王芃,储媛媛,赵蓓,陈静.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医学,2015(28).
[5]田玉凤,陈泽新.从课程设置看中美护士人文素质的差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10).
(责任编辑:李凌峰)
实施阶段可以持续转变学生的护理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护理
在循证护理模式下,妇产科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未来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学生可以在选定的课题下进行自主讨论、学习,与传统的被力保障。而与本科护理学生相比,高职高专护理学生最薄弱动学习相比,循证护理下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不仅能够积的就是科研能力。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也能根据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们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科研能力认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引入循打下良好的基石。证护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四、结语第一,教师的任务发生变化。教师由临床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深化学
在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教学期间,使用循证护理教学模
生对知识的认知。
式的教学成果令人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第二,学生的学习地位发生了改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题学习中,发挥了求知的创造性、积极性,从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转变为探索知识。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加深知识的深度还有利于扩大知识的广度,而且通过主动学习还能对知识形成
[1]曾晓军.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自己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2018,32(51).
第三,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灵活学习,在[2]张睫.浅谈循证护理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
36(8).
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更有效地参与到临床知识的讨论中,实现
[3]黄培雯,许丽娟.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中融入循证护理教育的效果评价[J].
了优化学习。循证护理,2017,3(6).
第四,循证护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手段,在临床(责任编辑:李凌峰)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