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6、7 的加减法 姓名: 张秀风 工作单位:
江西于都梓山中心小学 学科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 13 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 6 和 7 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一图式的过程中体会多样化的策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6 和 7 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 8 和 9 以及 10 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 四、教学策略选
1 / 17
择与设计 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师: 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收获的季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6、7 的组成,那么你们能从下面的这些轮子中给小汽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小汽车就会嘟嘟的开走了。 师:
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
---------------------------------------------------------------最新资料推荐------------------------------------------------------
喜欢。 生:
第一辆车,4 和 2 组成 6。 生:
第二辆车,3 和 3 组成 6。 生:
第三辆车,1 和 5 组成 6。 生: 3 和 4 组成 7。 生:
6 和 1 组成 7 可爱的小动物去菜地收获的童话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的组成练习变得趣味横生;有趣的安装车轮的数学活动,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始逐步淡化复习准备的时候,这样的设计与教学却在告诉我们 :
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程同样需要必要的复习准备。 二、发现问题,探索交流 1、屏幕出示萝卜图 师: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动物们谢谢你们,你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 师:
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
3 / 17
要解答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
1 个白萝卜和 5 个红萝卜合起来是 6 个萝卜。 师:
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1+5=6 吗? 生:
我看到了 1 个白萝卜和 5 个红萝卜。 生:
一共有几个萝卜呢? 生: 1+5=6 生 1: 1 和 5 组成 6。 生 2:
5 个添上 1 个是 6 个。 生: 5+1=6 生:
5 和 1 组成 6,5 个添上一个就是 6 个了。 生:
看到 1+5=6,想到 5+1=6 师,你们可真会算。
一个白萝卜和 5个红萝卜,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可以列成算式 1+5=6,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师: 你又是怎样算的呢? 师:
---------------------------------------------------------------最新资料推荐------------------------------------------------------
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 师:
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即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2、屏幕出示西瓜图 师:
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
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 师:
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 师: 你是怎样想出 4+2=6 这道算式的? 师: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会算 4+2=6 吗? 师: 你们听,他说的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是呢? 3、屏幕出示玉米图 师:
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 师:
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那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 师:
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
5 / 17
说一 生:
一共有几个西瓜呢? 生: 2+4=6 生: 4+2=6 生:
我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 生:
看到 2+4=6,想到 4+2=6。 生:
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 生: 3+4=7,4+3=7。 生:
一共有多少朵花? 得数是 7 的加法教学,不是得数是 6的加法教学的简单重复。
在又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前面教学环节中所获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积极而主动的猜问题想算式说算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有效形成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说。
4、黑板上出示小花图 师:
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 师: 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 师:
如果不看图,你会算 6+1=7 吗? 5、屏幕出示玉米图 师:
---------------------------------------------------------------最新资料推荐------------------------------------------------------
刚才,你们帮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 7 个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 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还剩几个玉米呢? 师: 会列式吗? 师:
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 会列式吗? 师:
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 6、黑板上出示圆片图 师:
好了,要摆小圆片了,老师摆了 7个圆片,在这儿画了一条虚线,你知道虚线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
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来。 师:
为什么根据这幅图也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了呀? 师: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说的太好了! 7、屏幕出示小棒图 师: 请你们翻开数学书 45 页,看到小棒图了吗?请你拿出铅笔把空填完整,开始! 生: 1+6=7,6+1=7。 生:
看到 1+6=7,想到 6+1=7。
7 / 17
生:
小熊扛走了一个玉米。 生: 7-1=6。 生:
小熊扛走了几个玉米呢? 生: 7-6=1。 生:
从 7 个玉米里面去掉扛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 7 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的扛走的。 生:
虚线在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 生:
从 7 个圆片里面减去 4 个红色的圆片就是 3 个黄色的圆片了,从 7个圆片里面减去 3 个黄色的圆片就是 4 个红色的圆片了。 生:
2+5=7,5+2=7,7-5=2,7-2=5。
从现实情境中学数学迁移到操作活动中做数学,这是教学的一次质的飞跃。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另一方面,为由动作思维过度到符号思维作准备。
8、黑板上出示三角形图 师:
---------------------------------------------------------------最新资料推荐------------------------------------------------------
看,老师要摆什么了? 师:
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你们是怎样想的? 9、教学算式的书写 师: 这些算式在田字格里该怎样书写呢?老师先来写一个。
3+3=6,每个数占一个日字格,运算符号也占一个日字格,注意啦,运算符号一定要写在日字格的中间,这样看起来就很美观!你们会写了吗?请你们翻开数学书 46 页,在田字格里写一道 3+3=6 的算式。 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写算式,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评比。 10、揭示课题 师: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关于几和几的加法和减法? 师板书 生:
摆三角形。 生 1: 3+3=6。 生 2: 6-3=3 生 1:
3 个红色的三角形加上 3 个黄色的三角形就是 6 个三角形了。 生 2:
一共有 6 个三角形,去掉 3个红色的三角形就是 3 个黄色的三角形了。
9 / 17
生齐答: 6、7 的加法和减法。
虚线,一种特定意义的数学符号。 教师抓住这条虚线的意义,让学生先理解、后运用。 在运用的过程中,较好的渗透了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适当的教学收敛,适时的课题板书,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精心思考。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屏幕出示小燕子送信图 师: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一个什么游戏呢?请看大屏幕,小燕子这儿有几封信要送出去,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谁的家,你们愿意帮助小燕子吗? 生: 愿意! 师:
想一想,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谁的家呢? 师: 说对了,你真不错! 师: 猜一猜这一封信该送给谁呢? 师: 你真聪明! 师:
这一封信小燕子送给了小花猫,你们说它送对了吗? 全班齐答送对了。 师:
这一封信呢? 师: 太棒了! 师: 这一封呢? 师:
---------------------------------------------------------------最新资料推荐------------------------------------------------------
你们看,小狗收到信可高兴啦! 师:
最后一封信你们猜一猜小燕子会送给谁呢? 师:
哇!真的是小猴的信!你猜信上写的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呢? 师: 像这样得数是 2 的算式还有很多呢!好的,小燕子谢谢你们帮助它 的完成了任务! 2、屏幕出示算式 第一组: 4+2=□ 6 2 =□ 2+4=□ 6 4 =□ 第二组: 2 + 5 = 7 7 2 = 5 5 + 2 = □ 7 5 = □ 第三组: 1 + 6 = 7 7 1 = 6 □+□ = 7 7 6 =□ 师:
聪明的小白兔想考考你们呢!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 你能一眼看出这两道题等于几吗? 生: 小燕子应该送到小兔的家。 生:
这一封信应该送给小松鼠。 生: 是小熊的信。 生:
这封是小狗的信。 生: 是小猴的。 生 1: 1+1=2。
11 / 17
生 2: 3-1=2。 生 3: 4-2=2。 生 4: 5-3=2。 生 5: 6-4=2。 生 6:
7-5=2 生: 愿意! 生:
2+4和4+2都等于6,6-2=4, 在现实的情境、趣味的游戏、开放的活动和务实的作业中综合练习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 师:
小白兔很满意,请继续看题,会填吗? 。 师:
答对了,你怎么知道是填 5+2=7的? 师:
你们又答对了,小白兔可不服气了,还想考考你们。 看到 1+6=7,你能很快的说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吗? 师:
---------------------------------------------------------------最新资料推荐------------------------------------------------------
那么根据 7-1=6,你知道 7 减 6 等于几吗? 师: 你们太了不起了,小白兔对你们竖起了大拇指! 6-4=2。 生:
5+2=7,7-5=2 生:
我看到上面的 2+5=7,想到下面的应该是 5+2=7。 看到上面的7-2=5。 想到下面的应该是 7-5=2。 生齐答: 6+1=7。 生:
看到 7-1=6,就知道 7-6=1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小朋友们为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他们可感谢你们啦!他们说呀,希望下一节课再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见! 生:
愿意! 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再次获得了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的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书本延伸到了生活。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浓烈数学味夯实了数学化的基础。 当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时,数学课堂的生活味也随之日渐浓烈,这是数学教学的一大进
13 / 17
步,实在可喜可贺。
但数学不仅需要生活味,更需要数学味,否则,数学课将削弱甚至丧失数学教育的功能。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选用了不同的小动物到菜地收获的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凭添了许多魅力,让原本乏味的数学活动凭添了许多情趣,让原本活泼的儿童凭添了许多灵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加工和对教学流程的精心预设,让学生从始至终都在面对现实生活学数学,都在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做数学,数学知识得以内化,数学技能得以形成,数学思维得以训练,数学学习的意义得以明确,数用的意识得意增强,全面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数学味也因此而得以浓烈。 这些都为数学化的历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突出算法抓住了数学化的核心。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是新课标的明确规定,是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也是新课堂的教学要求。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计算教学,也包含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很好的把握了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具体的问题情境作支撑,学习计算就会意义难明;如果没有必备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又缺少了有效的数学策略。 但是,我们说计算与解决问题密不可分,并不等于一节课的教学就此可以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中,教师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计算方法的探究,计算方法解决好了,数学化的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问题解决对学生而言毕竟是已学旧知的再现。
3、优化算法推进了数学化。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能够理性的对待算法多样化了,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就是如此。
在计算 1+5 和 5+1 这组加法算式时,学生经过探索,先后得出了计算 1+5 可以用点数法或组成法、计算 5+1 直接用联想法时,我兴奋地评价道 :
说得多好呀 ! 请同学们像他这样想一想,算一算,并相互说一说。
这就是教师在强调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对算法优化的重视,对优化后的算法的合理推荐。
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对算法优化的重视,让学生始终在不同算法间展开低水平的重复,学生的计算技能就不能又好又快地形成,数学化的进程也必然会延缓 八、板书设计 6、7 的加法和减法。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 200 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选用了不同的小动物到菜地收获
15 / 17
的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凭添了许多魅力,让原本乏味的数学活动凭添了许多情趣,让原本活泼的儿童凭添了许多灵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加工和对教学流程的精心预设,让学生从始至终都在面对现实生活 学数学 ,都在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 做数学 ,数学知识得以内化,数学技能得以形成,数学思维得以训练,数学学习的意义得以明确,数用的意识得意增强,全面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数学味也因此而得以浓烈。 这些都为数学化的历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计算教学,也包含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很好的把握了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我们说计算与解决问题密不可分,并不等于一节课的教学就此可以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
教学中,教师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计算方法的探究,计算方法解决好了,数学化的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问题解决对学生而言毕竟是已学旧知的再现。
优化算法推进了数学化。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能够理性的对待算法多样化了,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就是如此。
在计算1 1+5 和 5+1 这组加法算式时,学生经过探索,先后得出了计算 1+5 可以用 点数法 或 组成法 、计算 1 5+1 直接用 联
---------------------------------------------------------------最新资料推荐------------------------------------------------------
想法 时,我兴奋地评价道 :
说得多好呀 ! 请同学们像他这样想一想,算一算,并相互说一说。
教师在强调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对算法优化的重视,对优化后的算法的合理推荐。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