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秋南通市田家炳中学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9秋南通市田家炳中学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暴趣科技网


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一语文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4题。

我喜欢雨。春天的雨清新而rùn zé,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驱走了寒冬,改变了世界的姿容。夏天的雨别有一番风情,热烈而又cū guǎng。因为我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的原因,所以豆粒大的雨并不可怕,只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秋天的雨端庄 A (沉着/沉静)。使人静谧,使人怀想,纯净人们的灵魂。冬天的雨化妆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人间,显得那么自然 B 平静……这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rùn zé ( )

cū guǎng ( )

lì lín ( )

2、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的横线上。(1分) 填在A处的词语是 3、B处的标点符号是 (1分) 4、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我们的家乡南通举办,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海之约·森林之旅”,请你为活动献计献策 (1)请为这次森林旅游节设计一则宣传标语。(2分)

(2)在开展“江海之约·森林之旅”活动中,某班设计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活动一:图片展示,描绘通城 活动二:美文诵读,聆听通城

活动三: 活动四: (3)如果请你接待外地来通的游客,你会给他们介绍哪一个最具通城魅力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说说

你的理由。(2分)

第 1 页 共 7 页

6、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朱自清)

(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春》朱自清) (3) ,山岛竦峙。(《观沧海》曹操)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5)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 。

(8)曹操《观沧海》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抒发乐观豪迈情怀的名句是 ,

; , 。 7、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各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是① ,那位三味书屋里的私塾老师是② 。(2分)

(2)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请结合整篇文章中的典型情节概括衍太太的性格特点。(3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5分)

天净沙·秋

(元)白朴(1)

第 2 页 共 7 页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2)。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1)白朴(1226—?),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2)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飞行着的鸿雁。

8、画线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了 、 的氛围。(2分)

9、有人说“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两句一扫前人写悲秋一悲到底的俗套,你同意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曾子之妻之市(1),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2)还,顾反(3)为汝杀彘(4)。”妻适市来(5),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6)与婴儿戏(7)耳(8)。”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9)也,待(10)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11)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12)不信其母,非所以(13)成教。”遂烹彘也。

【注释】(1)之市:到集市去;之,到。(2)汝还:你回去吧。汝,人称代词,你,(3)顾反:我从街上回来。反:同“返”,返回。(4)彘:读“zhì”,意为猪。(5)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往,到,去。(6)特:只不过,只是。(7)戏:开玩笑。(8)耳:同“尔”,罢了。(9)知:同“智”,指判断能力。(10)待:依赖。(11)子:你,对对方的称呼。(12)而:则,就。(13)所以;用来。(14)成教:教育有效果。

10.用斜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遂烹彘也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3)其子随之而泣( )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8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第 3 页 共 7 页

(2)元方入门不顾( ) .(4)妻止之曰( ) .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3、(甲)(乙)两文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请简要概括。(2分)

14、(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5分)

春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A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

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B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

第 4 页 共 7 页

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5、文中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4分)

16、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划线A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A、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士吗?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B句的表达作用。(4分)

B、仿佛冬眠惊醌,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18、结合全文思考:文章两处写到“江南的春天”,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5分)

自行车之歌 苏童

①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

②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③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巳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

第 5 页 共 7 页

④1980年我中学毕业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

⑤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卸弄坏了车子。我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打了气,这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心也是热的。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我必须出发了。

⑥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凤凰牌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十速跑车,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凛凛的自行车。

⑦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风凰”,它们就像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

⑧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

⑨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 ⑩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19、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时间点 童年

(2)

长大后

(4)

回忆“自行车”往事的原因

(1)

自行车让我感受到异样的亲情

(3)

自行车令我感伤又欣喜

20、阅读第⑤节,思考: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热的”呢?(3分)

第 6 页 共 7 页

21、为什么作者在第⑥节中会感叹“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呢?(4分)

22、结合全文思考:文章以一对陌生父女并驾齐行的画面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

三、(65分,含5分书写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纵贯线乐队有一首歌这样唱:“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的出发,从无到有,从生涩到成熟,从孤独到充实,从舍不得到含得,从故步自封到放眼天涯……出发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绽放更美的年华。

请以“就这样出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