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11月 第17卷第11期 2083 CoPD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陈小霞 费松柏【摘要】 目的廖文华 陈伦虎赵华 比较COPD稳定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炎症标志物相关性。方法组(稳定组)、急性加重期组(急重组)与正常人(对照组)在APN、CRP、IL-6、IL一8和TNF-Ot的差异,分析APN与CRP、IL-6、IL-8 和TNF—Ot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和急重组APN、CRP、IL-6、IL一8和TNF—d显著高于对照组(P<O.001);急重组APN、CRP、IL. 6、IL-8和TNF— 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1)。稳定组和急重组APN均与CRP、IL-6、IL一8和TNF一 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APN与CRP、IL-6、IL一8和TNF—d正相关,可作为COPD炎症标志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CRP)、IL-6、IL一8和TNF一 。 ease,COPD)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呼 吸道的多种炎症细胞激活、浸润并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导致,其 中自介素6(IL-6)、白介素8(IL一8)和肿瘤坏死因子一0【(TNF—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 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 料采用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组别样本均数间 )等炎症标志物在COPD病情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 义” J。气道上皮细胞可分泌脂联素(Adiponectin,APN),通 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对COPD炎症过程发挥调节作用,但 目前对APN在COPD中是抗炎作用或促炎作用存在争议,对 其与炎症关系研究较少 J。本研究检测COPD患者血清APN 的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 验。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结 一果 和炎症标志物水平,分析血清APN和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探讨血清APN在COPD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资料 一、APN和炎症标志物对比 稳定组和急重组COPD患者血清APN、CRP、IL-6、IL一8和 TNF—o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急重组COPD患者血 清APN、CRP、IL-6、IL.8和TNF一 显著高于稳定组COPD患者 (均P<0.001)(表2)。 、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诊治的COPD患 者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二、APN与炎症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H 中COPD的诊断标 准;(2)近6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3)排除合 将稳定组和急重组COPD患者血清APN分别与CRP、IL- 6、IL-8和TNF—Ot进行相关性分析,稳定组COPD患者血清 APN分别与CRP、IL-6、IL一8和TNF— 正相关(rs分别为 0.208、0.412、0.506、0.472,P分别为0.013、0.034、0.022、 0.031);急重组COPD患者血清APN分别与CRP、IL-6、IL一8 并哮喘、支气管扩张、严重心、脑、肾、血管疾病、肿瘤和自身免 疫性疾病。符合人选标准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分为稳定 期组(稳定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急重组)。另以本院健康体 检的45例正常人对照(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 料见表1,三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病程方面具有可比 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三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对比(/'t=45) 和TNF一0【正相关(r 分别为0.345、0.588、0.659、0.604,P分 别为0.006、0.013、0.021、0.023)。 讨 论 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细胞在气道内被激活,激活 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可释放IL-6、IL-8和 TNF.0l等炎症因子损伤气管和肺实质,在COPD的气道炎症 和气流阻塞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慢性炎症反应在 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均显著存在。IL-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产生,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并促进肝细胞合成CRP,参与 COPD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IL一8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及 二、检测指标及方法 激活因子,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向气道活化和迁移,破坏肺泡, (1)测量身高和体重,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 (ITI ); (2)血清APN检测:于次晨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试剂盒为美国TPI公司产人APN定量ELISA kit; (3)炎症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2.1 1.070 产生多种炎症效应;TNF-Ot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表面C3bi受 体/黏着蛋白表达增加,促进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 在趋化因子的帮助下向气道迁移 。研究表明,在COPD患 者中,IL-6、IL-8和TNF.Ot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急性加重期 显著高于稳定期,是COPD病情和预后评估的重要炎症标志 物 。 作者单位:442600湖北郧西,郧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APN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APN 2084 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11月 第17卷第11期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莫兰英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l临床诊治水平。方 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8例COPD患者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根据 气胸类型不同及肺压缩程度不同给予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吸氧、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内科治疗,有57 例患者气胸完全吸收治愈,患者原发病治疗好转出院,转外科治疗l例,无1例发生死亡,治疗总有效率98.28%(57/58)。结论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时患者多有病情急、重、发展快等特点,lI缶床医 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采取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及 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 ses,COPD)是主要以气流受阻为临床特征的肺部疾病,在老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认 识和临床诊治水平,现将我科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 期间收治的58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临床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年患者中发病率极高 ,而自发性气胸是COPD最为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等 疾病,延误治疗时机引起患者死亡 。为探讨COPD合并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2.11.071 、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共 作者单位:402360重庆,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收治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5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 p ≯ ; 表2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APN和炎症标志物对比 ’P<O.001。稳定组 对照组、急重组 对照组; P<O.001,稳定组 急重组 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参与COPD炎症的调节,在COPD 的炎症机制扮演重要角色。田银君等 检测老年COPD患者 血清APN水平,急性加重期及临床稳定期APN均较对照组 可作为COPD的炎症标志物。 参考文献 [1]夏阳,白冲,徐永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尿白三烯E4的 变化[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987—988. 显著升高(P<0.01),临床稳定期血浆APN较急性加重期进 一步升高(P<0.01);戴宏燕 等检测AECOPD患者血清 [2]陆晶晶,郑永华,尹琦,等.白介素6、白介素l7与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40—941. [3]Miller M,Cho JY,Pham A,et a1.Adiponectin and functional adi— ponectin receptor 1 are expressed by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in chron— APN,结果显示APN为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27±0.17 me,/mL傩0.41±0.35 mS/mL)。本研究中,COPD稳定期组和 急性加重期组,血清APN分别为17.9±5.6 ns/mL、26.3± 7.2 ns/mL,显著高于正常组11.7±4.1 ns/mL,表明COPD患 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随着症状严重程度增加 而增加。 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Immunol,2009,182(1):684 —69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30(1):8—17. 研究表明,APN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 ,降低其合成 分泌并抑制其生物活性,同时APN可抑制IL-6和IL-8的合 成而发挥抗炎症作用。本研究中,稳定组和急重组COPD患 者血清APN、CRP、IL-6、IL一8和TNF一0【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01);急重组COPD患者血清APN、CRP、IL-6、IL一8和 [5] 邱川,李明才,武燕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011,10(2):196—199.2 [6]杨陵懿,朱晔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研 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9):534—537. [7] 田银君,刘前桂,赵黎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APN 的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424—2426. [8]戴宏燕,历风元.血清APN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 相关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11):28— 30.33. TNF一0【显著高于稳定组COPD患者(均P<0.001);相关性分 析表明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APN分别与 CRP、IL-6、IL一8和TNF一0【正相关(均rs值>0,均P<0.05), 表明在COPD患者中,APN具有促炎症作用和抑制炎症作用, [收稿日期: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