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来源:暴趣科技网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双孢蘑菇栽培前的准备工作及其规范化、集约化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双孢蘑菇;栽培;真菌

双孢蘑菇简称蘑菇,永春县蘑菇栽培始于1970年,经历了自发分散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式生产模式,进入规模化、集约化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06年度永春县的蘑菇产量达1.97万t,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或砖混结构内床架式栽培。

1 蘑菇栽培前的准备

1.1 培养基材料 ①主料:干稻草、干牛粪。②辅料:过磷酸钙、石膏粉、豆饼粉或菜籽饼粉、碳酸钙、尿素、石灰粉。

1.2 栽培季节 蘑菇菌丝体生长适温为22~26℃。子实体的发生适温为14~18℃,属于偏低温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条件下。可安排在秋季栽培。永春县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建堆日期。

1.3 栽培场所 选择交通方便,水量充足、水质卫生、环境干净。

1.4 菇房设施 ①菇房规格:蘑菇床架宽度0.7~1.2m,层数一般为8层,底层离地面0.5m,顶层离房顶1m以上,层间距离0.6 m。每条通道设有上、中、下通气窗,窗的大小为0.3 m×0.4 m。②建菇房所用材料:每座菇房估计使用毛竹7000 kg,草帘450kg,5~6丝塑料薄膜55kg,铁钉和铁丝16kg。用毛竹搭菇房与菇床,外披塑料薄膜,再覆盖草帘。

2 蘑菇规范化、集约化栽培技术要点

2.1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配方的碳氮比(C:N)为28-30:1,含氮量1.4%~1.6%,投料量30~35 kg/m2。

配方1(以栽培面积100m2计算):干稻草2 000kg、豆饼粉或菜籽饼粉80 kg、石膏粉50 kg、干牛粪1300 kg、碳酸钙40kg、过磷酸钙30 kg、尿素30 kg、石灰粉50 kg。

配方2(以栽培面积500 m2计算):干稻草8800 kg、石膏粉200 kg、尿素120 kg、干牛粪4 000 kg、豆饼粉或菜籽饼粉400 kg、过磷酸钙120 kg、碳酸钙160 kg、石灰粉240 kg。

2.2 培养料堆制

2.2.1 前发酵。①堆制:稻草、牛粪应新鲜无霉变,一切配料严格过秤,稻草切短,在1%石灰水中浸泡,充分预湿,捞起随堆随踩成长方形。牛粪碾碎,均匀混入饼粉,加水预湿成长方形,含水量掌握在手抓成团,放地松散既可。②建堆:底层铺30 cm厚的稻草,宽1~1.5 m,长度可根据面积多少适当增减,然后交替铺上牛粪(3~5cm)和稻草,从第3层起开始均匀加水和尿素,并逐层(层数10~12层)覆盖,一直堆到料堆高达1.5 m以上。③翻堆:建堆3 d后即可进行第1次翻堆,3 d后翻第2次,再2~3 d后再翻第3次,使培养料得到良好的转化和分解。④进房时料的标准:颜色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有韧性而又不易拉断、疏松,含水量为65%~68%。pH值7.5~8.5。

2.2.2 后发酵。把经前发酵的培养料迅速搬进菇房,均匀、疏松地堆放于各层床架上,料厚20~35 cm.关闭门窗,即让其自然升温,促其达到46~52℃,培养1~2d,再进行巴氏消毒。每座菇房约500m2,可采用4~6个汽油桶装成的蒸气发生炉灶外加热,使料中心温度达62℃、周围温度60℃之后,保持10 h,之后压炉火保持48~52℃,继续培养3~5 d(视料的腐熟程度而定),每天小通风1~2次,每次数分钟。

2.3 菌种选购 蘑菇菌种的生产和供应必须严格按照“福建省蘑菇菌种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目前经福建省审定的菌株有闽4号(As2796)、闽5号(As3003),栽培者所需的原种和栽培种应到经过审批的菌种生产供应点购买。

2.4 播种 二次发酵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待培养料温度降至26℃以下时播种,每平方米栽培面积使用一瓶麦粒菌种,撒播并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关闭门窗。应经常检查室内温度,适时通风,防止温度过高产生烧菌现象。

2.5 覆土 播种后(约20 d),菌丝基本走满即可覆土。取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将土打碎(土粒直径小于1.5 cm),用石灰水调pH值7.5左右,使用前用5%甲醛溶液均匀喷洒土粒,并覆盖塑料薄膜24 h,对土粒消毒。覆土时用2/3的粗土粒放在下层,细土粒放上层,粗细土层总厚3~4cm,并控制土粒吸水量在75%,菇房相对湿度在90%左右,3d后加大通风量,有利于菌丝爬土。

2.6管理覆土12d后,待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及时喷结菇水,促进菌丝扭结,喷水量为平时的2~3倍,以土层吸足水分不漏进料为准。因蘑菇是好气性真菌,所以在喷结菇水的同时,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若气温高于22℃时应适当减少喷水量,增加通风量,并推迟喷结菇水。当土缝中出现黄豆大小的菇蕾后,及时喷出菇水,促进子实体形成。

2.7 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标准规定的大小未成薄菇时应及时采摘。采摘时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