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 1.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2.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满足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求知欲。 3.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中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中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 创新:
太阳能脉冲HB-SIA
使用太阳能电池,在7月的时候太阳能脉冲HB-SIA了一个成功的飞行持续超过26个小时。飞机达到
高度28,500英尺,飞完后白天收集一天光。
欧洲航天局Cryo-Sat 2卫星
Cryo-Sat 2卫星的功能是研究前所未有的极地冰帽并跟踪在极地冰帽厚度的有关数据,人造卫星已干
涉雷达测距及同步的双天线来研究冰在海上的漂浮。
TanDEM-X对地观测卫星,几乎相同的是TerraSAR-X雷达卫星,形成的高精密雷达干涉系统。这颗卫星团队能够生成类似于立体照片的图像。它将可能衡量三年以内的所有地球上的陆地面积。
4.航天技术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
多个航天器上天。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5.航天技术促进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目标的定位、监控、指挥、调度系统,在汽车导航和交通管理中,可以实现车辆跟踪、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紧急援助等许多功能。警务、银行、缉私等特种行业,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部分出租车行业和部分公交汽车已经装备了GPS指挥监控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涉足消费市场,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GPS照相机、GPS手机、GPS手表等。GPS用户机正在向寻人机、引路仪、计时器、紧急报警、急救报警和医疗救助等消费品方向发展,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群体,成为卫星应用首先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领域之一。专家预测,GPS消费产品市场将成为今后5至10年内主要的、会有爆发性增长的市场。 6.两面性:
好处:促进生产力的变革,促进人越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文化进步。 坏处: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个别国家的过度发展甚至是有军事目的的针对性发展,很容易造成 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和军备竞赛。
7.航天技术除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在于它对科学技术的结构性变革和对其它先进技术的发展起着某种先导作用或带动作用,并向社会扩散相关技术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产生巨大的间接效益。总的来讲:益处大于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