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暴趣科技网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 第35卷 第6期 .29. 我国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琳 (陕西省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洋县723300) 中图分类号:¥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474(2011)06—0029—03 近年来,由于“瘦肉精”中毒、多宝鱼药物残留 超标、“红心”鸭蛋等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畜 产品安全问题成为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 点。如何加强畜产品安全控制,消除广大民众对畜 产品安全的疑虑,提升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 生素类药物,不执行药物休药期的规定,导致畜产品 中铜、铁、锰等微量元素和药物以及“瘦肉精”等违 禁物质残留超标,直接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 1.3环境污染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是影响畜产品安全的最 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养殖 中占主导地位,养殖户防疫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加之流通日 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源废水排放总量2 092.81亿t, 废气排放总量637 203.69亿m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化学需氧量3 028.9亿t,氨氮172.91亿t,石油 类78.21亿t,重金属(铬、汞、铅等)0.09万t,总磷 42.32万t,总氮472.89万t,二氧化硫2 320.O0 万t,烟尘1 166.64万t,氮氧化物1 797.70万t。这 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优质畜产品生产。 趋频繁、病原变异、耐药菌增加等不利因素,动物疫 情越来越复杂,形成旧病未控,新病又来,新旧疫病 频繁交替发生的不利格局,加大了对动物疫病 控制的难度,致使病猪肉、死猪肉不断混入市场,严 重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 1.2投入品畜牧业投入品包括饲料、兽药、添加 2不合格畜产品的危害 极少数人受利益驱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使 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物品),通过食物链危害 人体,造成器官损伤,免疫力下降,耐药性增强,甚 至致癌,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给消费者心理造 成了巨大的恐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和安定。此 剂、水等物质,投人品的质量、使用方法直接影响畜 产品的质量。少数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 畜禽饲料中过量添加微量元素和“瘦肉精”等违禁 物质,大剂量、长时间使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和抗 收稿日期:2011—06—13 外,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严重影响畜产品出口 贸易。 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培植 一4.13配齐基础设施,做强做大产业 (1)通过项 批辐射面广,带动力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业、畜禽 目整合或申报新项目配套安排青贮池、药浴池、小水 池和兽医化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2)按照100只 良种繁育基地、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 组织,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开发畜牧业,提高畜 牧业工业化水平。(2)要做实、做大、做强各乡镇 (场)的农民养殖专业协会和营销组织,着力提升营 销水平,形成一批辐射面广、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专 业经济组织,加快全区畜牧产业化进程。 羊或20头牛配套1台饲草加工机械,通过整合项目 不能满足的部分,要给予农户安排农机具购买补贴。 (3)农户建圈时,每20只羊或4头牛配套安排10 m。 沼气池建设,连片种草333.33 hm 以上的养殖基 地,要安排水电路项目配套。 .30.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 第35卷 第6期 3 畜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不顺 目前我国对畜 产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有农业、卫生、工商 和商务等部门,形成分段、分部门多头管理。 各部门都有法规,存在多头管理,条文笼统, 系统性较差,职责不清,职能重叠,利益分配矛盾 和监管职责衔接不好,甚至出现“断链”的现象,协 调困难较大,难与国际接轨。 企业,实行企业自检,这本是对企业的信任,降低 企业运行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检疫权下放 会导致职能弱化,形成企业既是裁判员又是 运动员,谁愿自曝家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 业问的竞争加剧,检疫被企业忽视,打了折扣,不 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出现了畜产品安全事件。 2011年3月份,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就是企业不 按法规开展监测的结果,农业部规定的企业“瘦肉 精”自检比例为3%~5%,而双汇企业实际检验比 3.2检测手段落后 首先,畜产品质量及监管存 在于动物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的每个环节,得对 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 而目前,生产环节的监管尚在初期,标准化养殖技 术才开始在一些大型规模养殖场实施,绝大部分 中小型养殖场和农户散养还没有实施或无法实 施。在这种情况下,疫病预防控制措施、投人品监 管措施、休药期制度、产地准出制度等检管措施难 以全面落实。二是流通环节监管手段落后,检测 设备简陋。目前,从产地进入流通加工环节的监 管措施主要是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宰前检疫和宰 后检验。由于我国养殖业还是以农户散养和中小 规模养殖为主,大部分畜主缺乏自觉接受检疫的 意识,工作难度较大,产地检疫率和运输检疫率很 低,无法有效保障畜产品安全。虽然宰前检疫和 宰后检疫制度目前在屠宰厂落实得还不错,但检 疫的手段和设备严重滞后,县乡两级检疫机构仅 有检疫刀、钩和显微镜。测定肉产品残留物、污染 物的速测设备根本没有,在肉品检疫中只能靠观 察淋巴结、肾上腺等感官指标和检疫员经验来判 断合格与否,对兽药残留、金属、瘦肉精等有毒有 害物质均无法监测,存在无法检、检不了和检不出 的问题。 3.3职能弱 动物防疫属职能,是动物 防疫监督机构代表国家对企业(或个人)所饲养、 运输、屠宰、加工的动物及其产品依法进行防疫的 执法行为,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 全的重要措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与饲养、运输、 屠宰、加工的企业(或个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 系。前些年,国家将大型屠宰场的检疫权下放给 例为4.5‰,相差10倍,充分暴露出这个问题。 3.4投入品监管不到位饲料、兽药等投人品的 安全直接关系到畜产品的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 保证和前提。在投入品监管上存在不到位的问 题:一是执法队伍不稳,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名存 实亡,监管形同虚设。二是设备落后,执法手段单 一。县乡两级无兽药、饲料产品成分检测仪器设 备,对兽药、饲料只能检查标签、性状、颜色等感 官,其成分含量等详细指标靠抽样送检,手段单 一,流于形式,不适合“安全肉”生产的需要。三是 人员素质低。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大部分是高中 文化,畜牧兽医专业大本学历的专业人才很少,人 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4 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4.1加强宣传,增强全识利用广播、电视 等新闻媒体和“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宣传,提高 人们的安全意识,使生产者自觉按“安全肉”生产 标准组织生产,消费者消费带有检验标记的安全 肉产品,改变传统消费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增强 全民安全意识,营造一个全社会重视、关心畜产品 质量安全的良好环境。 4.2 改革监管,推行垂直的官方兽医制度 改革当前畜产品安全监管,从多头管理向垂 直的官方兽医制度转变,提高兽医的职权和权威 性。同时,要加强对兽医部门工作的监督,提高管 理与服务效率,提高畜产品监管能力。 4.3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良种是畜牧业健 康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优质畜产品的基础。根据 各地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统一的品种改良目标和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 第35卷 第6期 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畜禽良种,建立 良种繁育基地,开展良种繁育,并加大劣质品种淘 汰力度,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提高养殖效益和畜产 品质量。 质量管理认证与品牌培育、标识使用管理与市场 准人管理紧密结合的认证和管理工作体系,积极 鼓励畜产品生产、屠宰、加工企业开展HACCP(危 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IS09001(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体 系)、兽医卫生保证体系等认证,全面推行畜产品 凭证人市制度。 4.8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预警防范体系 加强预 4.4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县、 乡、村三级疫病防控网络,落实村级人员工资,稳 定防疫队伍,加强县级人员防疫执法和乡、村防疫 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县级执法和乡、村两级服务水 平;加大防疫“钉子户”处罚力度,依法强制开展防 疫工作;加强养殖基地、小区、村和规模场户等重 点区域防疫监管,提高免疫率;加大投入,狠抓防 疫冷链体系、疫情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4.5加强投入品监管体系建设完善行政监管、 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三个层面的监管网络;严格 按《兽药管理条例》、《饲料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实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和监管工作,做到“严格 审批,规范许可,依法督查,加强监测,强化监督, 严厉查处”;全面对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清 理和建档工作,查清投入品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 产品流向和投入品经营企业产品来源,在此基础 上,强制推行生产企业建立生产情况和产品去向 登记,经营企业购销台帐;加强对养殖企业投入品 使用监管,建立投入品购买、使用登记,严格执行 休药期制度;推行外来投人品经营登记备案制度, 加强跟踪检查;强化技术手段检测和市场督查,不 定期对生产、经营投入品的企业开展检查和使用 投入品的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检测,加大对违法生 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生产、经营 和使用市场。 4.6健全药物残留监控体系 加快县乡监测中 心建设步伐,做到人员、设备、责任三到位,尽快开 展市场流通环节抽样检测,提高检测质量,掌握畜 产品安全动态;加强养殖环节监控,在养殖企业推 行“定点、定人、定项、定期”监控和投入品使用承 诺制度;加强生产加工和市场流通环节监管,鼓励 加工企业建立检测实验室,开展自查自控,做到政 府监管和企业自查相结合。 4.7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认证体系 加快建立 警体系建设,制定安全检测、信息汇总、事故报告、分 析评估、预警发布等信息管理制度。按照“统一组 织、责任明确、决策准确、反应迅速、处理及时、处置 有序、控制有效”的原则,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重 点区域、市场、企业、产地开展预警监测,不断提高畜 产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4.9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 制定畜产 品安全信用监管、诚信、评价、披露、服务、奖惩等 工作制度,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公开投诉查询方式 方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和监 督工作,定期举行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发挥信用体 系对畜产品和投人品市场中违法行为的警示和惩 戒作用。 4.10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 完善追溯 体系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畜产品购销查验、入市备 案、安全抽检、信用公示、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制度; 健全养殖、免疫、投入品使用等档案,加大牲畜二 维码标识推广使用力度,所有牲畜必须佩戴二维 码,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标识和伪造档案的违法 行为,逐步建立起以牲畜二维码标识为主要法律 凭据的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 4.11 推行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养殖是生产安全 优质畜产品的重要方式,养殖基地(小区)是实现 标准化养殖的基础,可以更快更好地按照畜产品 安全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统一规划设计、 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规范管理,根除防疫难、用药 不规范的养殖弊端,是创建市场品牌的一种好形 式。因此,应制定优惠,鼓励发展养殖基 地、小区,推行标准化养殖,逐步实现畜禽品种优 良化,饲养管理科学化,饲料兽药标准化,疫病防 控程序化,产品安全无害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